《岳阳楼记》中从内容、结构说说第五段的作用 《岳阳楼记》第五段中的“或异二者之为””,紧承三、四两段,请...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1、内容上,直抒作者胸臆,砥砺友人同道,作者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古仁人”为楷模,忧国忧民),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2、结构上,点明中心,升华主题。表现作者的旷达胸怀及政治抱负,起了铺垫的作用。

扩展资料

这篇文章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时的另一位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

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无疑仍有教育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阳楼记



内容上,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写出作者的愿望.
结构上,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景。请你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作者写景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

写景为了抒情言志:(1)①借总写之景来总写人的胸怀。   ②以景的宏伟壮阔写人的志向远大。   ③表明仁人志士有别于迁客骚人。(2)①以哀景写仕途“退”的逆境。   ②借迁客骚人反衬古仁人(自己)的“不以己悲”。   ③表明自己“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失意不失志的情怀与抱负。(3)①以美景写仕途“进”的顺境。借迁客骚人的得意忘形反衬古仁人(自己)的“不以物喜”。   ②表明自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与追求。(1)(2)(3)列举1个即可

一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
二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蔡花胁# 岳阳楼记第五段的主要内容 -
(15517158925): 借“古仁人之心”来抒发自己的旷大胸襟和远大政治抱负.

#蔡花胁# 请简要分析《岳阳楼记》第二、三段对第四段的作用 - 作业帮
(15517158925):[答案] 第二段是描写,总写洞庭湖胜景,三四段描写抒情,写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之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之所以写迁客骚人的悲和喜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和古人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即第五段),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

#蔡花胁# 岳阳楼记中第五段文字表现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抱负 -
(15517158925):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蔡花胁# 岳阳楼记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起什么作用 -
(15517158925): 为后文引出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铺垫.以此来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与古仁人作对比,以引出主旨.

#蔡花胁#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文中的作用 -
(15517158925): 承上启下

#蔡花胁# 岳阳楼记 答案:(阅读第五段)1.概括文段只要内容,并指出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发式? -
(15517158925): 第5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蔡花胁# 岳阳楼记第4 ,5段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
(15517158925): 第四五段运用了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阴一晴两种截然不同景象,并说明“迁客骚人”面对景象所产生或喜或悲感情,为下文引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了铺垫.

#蔡花胁# 《岳阳楼记·范仲淹》全文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急急急!! -
(15517158925): 本文共五个自然段,其中叙事的是第1段,写景、抒情的是2、3、4第段,议论的是第5段. 第5段是全篇的重心,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最后第五段的表达方式的作用是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蔡花胁# 《岳阳楼记》三、四两段在内容上是什么关系?结构是什么关系? -
(15517158925): 第一段记述作者撰写此文的缘由:应滕子京的托付而撰写.这段写岳阳楼的重修、增制. 第二段描写登上岳阳楼看到的壮阔湖景,提出一个看法. 第三段描写湖上久雨阴晦的凄凉景象以及“迁人骚客”登楼睹此的伤感心情. 第四段写湖上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象以及“迁人骚客”登楼览之的喜悦心情. 第五段直抒作者胸臆,砥砺友人同道.作者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古仁人”为楷模,忧国忧民),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蔡花胁# 阅读理解!《岳阳楼记》(最后一段) -
(15517158925): 1是指看到不同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悲喜两种心境的迁客骚人 表现就是3 4段最后的议论句 2表现了范仲淹的伟大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