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书重点内容总结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2

初一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基础,这篇文章我给大家总结归纳了初一上册数学课本的重要知识点,供同学们参考。

整式的加减

1.单项式:表示数字或字母乘积的式子,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称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5.整式:①单项式②多项式。

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

7.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8.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9.整式的加减:

一找:(划线);

二“+”:(务必用+号开始合并);

三合:(合并)。

10.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

一次函数

(一)一次函数是函数中的一种,一般形如y=kx+b(k,b是常数,k≠0),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特别地,当b=0时,y=kx+b(k为常数,k≠0),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二)函数三要素

1.定义域:设x、y是两个变量,变量x的变化范围为D,如果对于每一个数x∈D,变量y遵照一定的法则总有确定的数值与之对应,则称y是x的函数,记作y=f(x),x∈D,x称为自变量,y称为因变量,数集D称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2.在函数经典定义中,因变量改变而改变的取值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值域,在函数现代定义中是指定义域中所有元素在某个对应法则下对应的所有的象所组成的集合。如:f(x)=x,那么f(x)的取值范围就是函数f(x)的值域。

3.对应法则:一般地说,在函数记号y=f(x)中,“f”即表示对应法则,等式y=f(x)表明,对于定义域中的任意的x值,在对应法则“f”的作用下,即可得到值域中唯一y值。

(三)一次函数的表示方法

1.解析式法:用含自变量x的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解析式法。

2.列表法:把一系列x的值对应的函数值y列成一个表来表示的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用图象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象法。

(四)一次函数的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即:y=kx+b(k≠0)(k不等于0,且k,b为常数)。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交点,坐标为(0,b)。当y=0时,该函数图象在x轴上的交点坐标为(-b/k,0)。

3.k为一次函数y=kx+b的斜率,k=tanθ(角θ为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正方向夹角,θ≠90°)。

4.当b=0时(即y=kx),一次函数图象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5.函数图象性质:当k相同,且b不相等,图像平行;当k不同,且b相等,图象相交于Y轴;当k互为负倒数时,两直线垂直。

6.平移时:上加下减在末尾,左加右减在中间。

角的知识点

1.角: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几何对象。

2.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

3.顶点:角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是这个角的顶点

4.角的比较:

(1)角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2)平角和周角: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当始边和终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平角。当它又和始边重合的时候,所成的角角周角。平角等于108度,周角等于360度,直角等于90度。

(3)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5.余角和补角:

(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度,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

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

(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度,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

性质:等角的补角相等。

一元一次方程

(1)定义:

一元一次方程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式的解。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①去分母:把系数化成整数。

②去括号

③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

④合并同类项

⑤系数化为1.

平行线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邴胜莘#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学重点? -
(18974449591): 有理数混合运算,三线八角,代数式.就这三章是重点也是初中数学的精髓.

#邴胜莘# 初一上册人教版数学复习重点重点!~ - 作业帮
(18974449591):[答案]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x1d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

#邴胜莘# 初一数学内容介绍初一数学书中的难点和总内容介绍
(18974449591): 初一数学概念实数:—有理数与无理数统称为实数.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无理数: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 自然数:表示物体的个数0、1、2、3、4~(0...

#邴胜莘# 七年级上册书(数学)主要有什么内容
(18974449591): 封面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阅读与思考 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1.3 有理...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

#邴胜莘# 七年级上册数学1到3单元总结 -
(18974449591):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negative number).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1.2 有理...

#邴胜莘# 初一年数学知识要点总结 -
(18974449591): 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至于知识要点,不知道你是哪个版本的书,很难总结的~~~~~

#邴胜莘# 七年级上人教版数学知识脉络总结要4个章节飞知识脉络总结~ - 作业帮
(18974449591):[答案]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1、 整式:只含“*”“÷”运算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含“*”“÷”“+”“—”的代数式叫多项式2、 整式的加减:(1)去括号时,括号前是“+”时,直接去括号.(2)去括号时,括号前是“—”时,括号内符...

#邴胜莘# 人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 -
(18974449591): 抓住两个主要环节:一是紧紧抓住这一道题和一类题之间的共性,想想这一类题的一般思路和一般解法;二是紧紧抓住这一道题的特殊性,抓住这一道题与这一类题不同的地方.选择一个或几个条件作为解题的突破口,看由这些条件能得出什么...

#邴胜莘#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下册知识点总结每章一个总结,短的 - 作业帮
(18974449591):[答案] 初一数学(上)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代数初步知识 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

#邴胜莘# 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七年级上册课本知识点整理 -
(18974449591): 可用目录法整理知识点:一,看书前目录,整理出大概框架二,每个目录翻到书中对应章节,整理大标题,小标题,以及重要的公式定理 如果想好好补下数学,把书上例题自己做下,好好想想,再做下书后练习,这样数学会慢慢提上去的~以后就不会头疼O(∩_∩)O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