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智慧:人世间的四个入世心法——刘丰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这个世界的宝藏其实无处不在,但是你要发现他们,不能靠普通的肉眼,要靠戴上特殊的眼镜才能发现。而这个特殊的眼镜,就是意识的升级,或者说智慧的增长。

以前的文章提过,刘丰老师的《开启你的高维智慧》这本书,但是没有读进去,也没看懂。不过,在两年里的各种事情的碰撞,在听到张老师一句:每个人内在都有一个高维的自我,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发现,激活,验证它。这一句话瞬间启发了我。这已经是这本书的核心了。但是理论说了这么多,具体要怎么去做,还是要落实在现实中能做到的地方。

我们现代人,也就是入世的三维空间的人,如何在每一个当下,去提升内在意识能量的自由度,刘丰老师把它称为“入世心法”。入世心法有四个部分,分别是:信、愿、行、证。

一、信

信什么?在不同的系统里面给出了我们不同的信的目标。佛教系统信的是佛,道家系统信的是道,基督教、神学系统信的是神和上帝,而这个信的终极目标指的全都是N维空间(N趋于无穷大)的宇宙智慧。

空间中任意质点都具足宇宙中所有智慧, 而我们每个人也必具足宇宙中的所有智慧。所以说相信我们内在本自具足,才是真正的正信 。当我们真正能够回归到自己内在的高维,或者说回归到自己内在零维这两个方向的时候,我们就能验证我们真正内在本自具足的生命状态。

所以入世心法的第一讲就是“信”,如果你不相信你内在本自具足的话,你就没有办法实现你自己内在的圆满,这叫“信为道源功德母”。这种信才是本质的信,一切外在的描述都是为了成就这个信,而这个信实际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和整个宇宙合一的,并不是对自我的一种膨胀,而是对整体宇宙能量的正信

而他相信众生本自具足的时候,他不会妄自菲薄,会永远有进取的能力和自信 。他也绝对不会妄自尊大,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众生内在都是本自具足的,所以他的心态是高度平衡、高度和谐的。

二、愿

只有信还不够,入世心法第二步就是“愿”。什么是愿?就是目标,就是我们内在成长的根本目标。

有多大的愿,就会相应产生多大的内在动力。有句很简单的话说:“有大愿的人,在现实中没大事。”如果我们在现实中摊上所谓的大事,让我们手足无措,让我们无法超越,那只能说明我们的愿力还不够。所以说真正立下大愿,才是我们生命中最关键的一步。

我们整个智慧系统指向同一个大愿,道家也管它叫“天人合一”, 也是指的N维(N趋于无穷大),因为只有在N趋于无穷大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达到宇宙智慧的顶点。所有智慧指向的这个大愿,才是我们生命真正的归属。

有这个大愿的时候,我们才在整个生命的过程之中,在内在智慧与生命提升的过程中,不会执着于任何中间层次。 我们既不排斥中间遇到的所有能量、所有呈现,同时也不会迷信这些能量,它们将变成我们内在成长的助缘,因为它们都是我们在不同阶段超越有限认识的阶梯。

三、行

我想上山,我躺在山脚下不动是不行的,所以一定要行。这叫“立于高远,行于足下”。但是,我们要在这个行字前面再加一个字“心”字,即“心行”。

为什么强调心行?因为万行必归于心行,万法必归于心法。 如果我们不能在投影源里下功夫的话,说明我们只是在像上下功夫,我们没有办法攀登我们内心的高峰,所以这个行一定是心行。这个心行使用的就是心法。

心法在我们三维空间的入世里面怎么使用呢?很简单, 首先是觉察,因为我们在现实中遇到的所有事情都跟我们内在成长相关,都跟我们的内在认识相关。所以第一时间 我们就要觉察 。

觉察题目就是要发现题目。当我们发现题目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读懂题目,而要读懂题目的前提就是要反求诸己。因为读懂题目的目的是要读懂这个题目反映了自己的什么认知, 而所有的认知都在内在,根本不在外面,所以一定是反求诸己,向内寻找原因,这样才有可能读懂这道题。 如果我们在外面寻找原因的话,对不起,你解的那道题与成长没有关系。

反求诸己的下一步, 就是要看到这件事情是因我们的什么认知而产生的,观到这个认知再把它颠覆,这就是所谓的“消业”。在颠覆的那一瞬间,在超越这个认识的一瞬间,我们就成长了,我们就在与高维连接,在这一瞬间,我们就产生了无尽的喜悦。

这种喜悦在宗教里称之为“法喜”。没有体验过法喜的人,无法理解法喜其实比我们三维空间里面获得的任何喜悦都更有价值 。

当我们的生命在实现的过程中是由一连串的法喜构成的时候,我们每一个当下都会感到自在、喜悦、快乐、充满创造力,而生命的意义取决于当下的状态。所有人类的所有修炼、修行,修的都是当下这一刻,因为当下的心行才可以跟我们内在高维能量连接。

心法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不断地跟内在高维智慧连接。用的方法就是持咒、诵经、祷告、瑜伽、内观等 。 这是真正心行的一部份。这些心行是跟高维空间连接的关键,如果不能进入我们内在去行的话,或停留在表面,那它只是低维实践,解决不了本质问题。所以心行、心法都是高维实践,而高维实践需要高维实践条件。

如何创造呢?

1、净,干净的净, 当我们内在是干净的时候,我们才能够通透地与我们内在高维连接。

2、静,安静,平静。 只有湖水平静的时候,我们才穿透湖面看到水底,才能看到湖面反射的日月星辰,所以我们要让心平静。

3、敬,恭敬。 接受高维对低维的引领,能够无条件臣服在高维能量的调制之下,这样才能超越所有的我执和法执。

4、镜,镜子的镜。 我们每个人相当于坐在一个球面镜的中心,我们看向四面八方,其实看到的都是我们自己的像,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外部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内在的投影,这个世界没有别人,只有你。

5、境,环境的境,也是境界的境。 在我们无明的时候或在我们迷失的时候,我们需要创造一个让我们能够走向长成的道路或环境。有好的自然环境,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创造客观修炼环境 。同时我们此时此刻达到的境界也非常 重要,对治的问题,对治的方法,一定要跟我们现在所在的境界能够对应才行。

四、证

证其实是印证。

这个印证有一个前提,必须要直心面对自己,直心面对现实,就是在凭你的直觉做选择的时候,才能真正地看到你的内在的认知到底是什么 。

因为当你用知识包装了自己以后,内在认知和现实的像之间就 了一层隔阂,就有了一层障碍,你没办法通透地看到自己的认识障碍是什么 。

只有你直心地面对现实的时候,现实的呈现才会给你最好的印证。 当你直心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做成了,它帮助你证明你本自具足;这件事没做成,它帮助你发现你的认识障碍,你只要把障碍颠覆了,下次你就成功了,这就是“失败是成功之母”。

所以信愿行证的证的前提就是直心,有句话叫“直心是道场,率性之为道”。不能真正直心面对自己,不能直心面对现实的人,就没有办法在这个环境中真正证得本自具足 ,也没有办法在现实中去觉察自己的认识障碍。

一开始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小的事情,不那么重要的事情,用我们的直觉去做决定, 这样不断地积累我们内在的自信,不断地验证我们本自具足。

我们的生命往往是迷茫的,既看不到根本方向,又不能脚踏实地实现我们每一个当下的价值。而以信、愿、行、证这个入世心法面对我们自己的时候,可以呈现我们生命的根本意义,提升我们意识能量自由度。

~


#牧阅航# 十一维空间怎么理解?
(19652355152): 由上述情况可知,对多维空间的确定一般采用矢量,其方向互成九十度直角,矢量的... 还有一些生命体,他们不是依智慧而体证到较高维空间的,他们之所以能进入那些美...

#牧阅航# 既然爱因斯坦的智商只有160,也只算10万人出一个天才,为什么他的相对论当时没几个人看懂呢? -
(19652355152): 当时的思想已经超出了那个实际的认知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