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干戈为玉帛什么意思 化干戈为玉帛是什么意思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化干戈为玉帛 (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解释】: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干戈:兵器,借指战争或者争斗,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

【示例】: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了。 ◎老舍《茶馆》第一幕。

近义词:化戾气为祥和。

应    用:徐州奥体中心的设计主题是化干戈为玉帛。

扩展资料

【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白话译文:

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三仞(八尺为一刃)高的城池来保护国家守卫百姓,大家都想离开他,别的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发现这一情况,就拆毁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来进献玉帛珍宝的部落首领上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干戈为玉帛



解释为:玉帛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干戈指兵器,借指战争或者争斗,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出处:出 处 《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化干戈为玉帛 (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解释】: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干戈:兵器,借指战争或者争斗,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

化干戈为玉帛
解释: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
干戈:兵器,借指战争或者争斗,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

化干戈为玉帛的意思。~

化干戈为玉帛 [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 变战争为和平。玉帛:古代诸侯会盟朝聘时的礼物。
【解释】: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出自】: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译文】:过去的夏季鲸筑三丈高的城墙,诸侯背叛的,海外有狡诈之心。禹知道这点的,于是毁坏城池平定池,散发财物,焚烧兵器,用德,海内外宾客穿,四方夷纳贡,在涂山会合诸侯,执玉帛的万国
扩展资料
化干戈为玉帛的典故
大禹受舜的禅让而继位,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奠基者。据说大禹活到了一百岁,死后葬在会稽山。大禹是夏后氏部落首领鲧的儿子,据传为颛顼(zhuānxù)曾孙,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君。 大禹幼年时便随鲧东迁,来到中原。
其父鲧被尧帝封于崇(即中岳嵩山),叫崇伯,实际上是一个封国国君。当时中原闹水灾,尧帝便叫鲧治水。因为治水的组织是半军事性质,号令很严,所以鲧的地位和权势迅速上升,以致发展到有能力以暴力破坏氏族社会“禅让制度”的地步,尧帝看到了这种威胁,便命舜以“治水无状”的罪名,把鲧处死于羽山。
大禹的父亲被杀之后,舜又向尧推荐说:“可以让鲧的儿子禹接替父职,继续治水。”禹深知这里面隐藏的政治意图,因此,他“薄衣食,卑宫室”、“声为律,身为度”、“左准绳,右规矩”、“疏九河,陂九泽”、“度九山,开九州”,为平定水患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忠于职守,克勤克俭,身先士卒,埋头苦干,还把地域划定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不仅如此,大禹还功成不居,好让不争,谦卑自律,责躬罪己,仁厚爱民。
以前,大禹的父亲鲧在自己的封地上建造了很高的城墙来保卫自己,使得自己属下的部落及族人纷纷离他而去;也使得其他部落的人认为有机可乘,都虎视眈眈地等待着机会。大禹当上首领后,注意到这个情况,就马上派人拆掉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不但如此,他还把自己的财产分给大家,毁掉兵器,以道德来教化人民。
大禹带领部下,因地制宜,教民众学种稻谷、种杂粮,发展农牧业生产。这时候天下安定,国富民强,老百姓家里集聚了够好几年吃的粮食,国库中的贮备也足够用好几十年。 大禹带领整个部落的人都各尽其责,别的部落相继来归附。大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来进献玉帛珍宝的首领有上万人。舜也觉得大禹是一个能够治理天下的贤能之人,就在老了以后把帝位禅让给了大禹。

化干戈为玉帛是变战争为和平。玉帛:古代诸侯会盟朝聘时的礼物。读音: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干戈:兵器,借指战争或者争斗,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
出处:
《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译文:
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三仞高的城池来保护国家守卫百姓,大家都想离开他,别的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发现这一情况,就拆毁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
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来进献玉帛珍宝的部落首领上万。

扩展资料: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着的。《原道训》是《淮南子》的首篇。刘安,西汉皇族,淮南王。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刘安是豆腐的创始人,著有《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着的。据《汉书。艺文志》云:“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现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说的内篇所遗。
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份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汉书。艺文志》则将它列入杂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化干戈为玉帛


#凤义婵# 化干戈为玉帛是什么意思 -
(19140035074): 词名:化干戈为玉帛 (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解释】: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干戈:兵器,借指战争或者争斗,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

#凤义婵# 化干戈为玉帛是什么意思?源自哪里?
(19140035074): 化干戈为玉帛 (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 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 干戈就是兵器的意思,借指战争或者争斗. 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凤义婵# 化干戈为玉帛中干戈玉帛的意思是什么? - 作业帮
(19140035074):[答案] 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 干戈:兵器,借指战争或者争斗. 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

#凤义婵# 化于戈为玉帛是什么意思 -
(19140035074): “化干戈为玉帛”最早出自《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典故:《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

#凤义婵# 化干戈为玉帛的解释是
(19140035074): 化干戈为玉帛 (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 词典解释【解释】: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 干戈就是兵器的意思,借指战争或者争斗. 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凤义婵# 化干戈为玉帛什么意思? -
(19140035074): 把兵器变成玉器和丝帛——字面意思 不要打仗了,换成礼尚往来吧——蕴含意思 相当于化敌为友.——通俗意思.

#凤义婵# 化干戈为玉帛 -
(19140035074): “化干戈为玉帛”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 干戈就是兵器的意思,借指战争或者争斗. 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三仞(八尺为一仞)高的...

#凤义婵# 干戈化玉帛什么意思 - 作业帮
(19140035074):[答案] 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三仞(八尺为一仞)高的城池来保卫自己,大家都想离开他,别的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 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来进献玉帛珍宝的首领上万. “化干戈为玉帛”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玉帛:玉即玉,...

#凤义婵# 化干戈为玉帛啥意思?
(19140035074): 一句话--就是休战讲和

#凤义婵# 干戈化玉帛什么意思 -
(19140035074): 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三仞(八尺为一仞)高的城池来保卫自己,大家都想离开他,别的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发现这一情况,就拆毁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来进献玉帛珍宝的首领上万. “化干戈为玉帛”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 (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求采纳为满意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