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违法阻却事由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1
  • 违法阻却事由
    法律分析:违法阻却事由是指客观上实施了不法行为,但这种行为基于实质判断并没有客观上的违法行为,反而是有利于社会的情形。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被害人承诺、法令行为、正当义务行为、自损行为、被害人自陷风险、义务冲突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条 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
  • 什么是违法阻却事由
    法律分析:违法阻却事由是指事实或者行为违反法律规定,但是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必负法律责任,通常在发罪构成上来说,紧急避险,正当防卫,被害人承诺,事实认识错误,自救行为,法令行为等属于客观违法阻却事由;而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法律认识错误等属于主观违法阻却事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 八种违法阻却事由
    法律分析:(1)正当防卫;(2)紧急避险;(3)自助行为;(4)无因管理;(5)权利行使;(6)被害人允诺;(7)正当业务;(8)善意取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一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
  • 违法阻却事由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违法阻却性事由是大陆法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排除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的违法性的事由。一般来说大陆法系国家一个行为要构成犯罪需要从正反两方面评价,从正面看犯罪成立的条件是构成要件的符合性、行为的违法性和有责性,只要客观上与构成要件相符合的行为,都被认为具有构成要件符合性。符合...
  • 责任阻却事由和违法阻却事由
    违法阻却事由:事实或者行为违反法律规定,但是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必负法律责任,通常在发罪构成上来说,紧急避险,正当防卫,被害人承诺,事实认识错误,自救行为,法令行为等属于客观违法阻却事由;而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法律认识错误等属于主观违法阻却事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
  • 违法阻却事由和责任阻却事由
    那么在有责性部分进行判断的时候,会具体的发现,行为人可能不具有责任能力,进而阻却有责性的情况。行为人的行为具备了违法性,但是行为人的行为不具有有责性,此时,只是说明法律不让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而已,不表示行为人的行为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人的行为,任何人都能够拒绝甚至防卫。法律依据:《中华...
  • 违法阻却性事由是什么
    法律分析:违法阻却性事由是大陆法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排除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的违法性的事由。一般来说大陆法系国家一个行为要构成犯罪需要从正反两方面评价,从正面看犯罪成立的条件是构成要件的符合性、行为的违法性和有责性,只要客观上与构成要件相符合的行为,都被认为具有构成要件符合性。法律...
  • 刑法中的违法阻却事由有哪些?
    违法阻却事由有如下几种:法令行为、正当业务行为、被害人承诺、推定的承诺、自救行为。违法阻却性事由的定义,符合要件的行为虽然原则上具有违法性,但也存在例外现象,即在具有特别理由、根据的情况下,也可能否认符合构成要件行为的违法性,这便是违法阻却性事由。简介: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是...
  • 责任阻却事由和违法阻却事由
    法律分析:责任阻却指虽然有违法行为,且侵害了法益,但因为有免责事由的存在而不承担刑事责任。比如主体资格未成年的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违法阻却指行为在形式上与犯罪具有相似性,但实质上不具有法益侵害性,因而不构成犯罪的情形。违法阻却事由包括法律明文规定的事由和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从法秩序的...
  • 2019法考必备考点:【违法阻却事由】违法阻却事由概述
    【 #司法考试# 导语】把工作当事业,把备考当工作考核,认真,是一种态度,这样便不愁拿证了。为了帮助大家成为备考小能手, !一、违法阻却事由概述 (一)不法解决两个问题 1.违法性构成要件:解决刑法禁止什么的问题。2.违法阻却事由:解决法益冲突时,刑法允许什么优先的问题。(二)两种观点...

  • 15989174655:   什么是排除犯罪的事由?求解 -
    鬱轮华  ______ 这便是排除犯罪的事由.如正当防卫行为,虽然造成了不法侵害人的伤亡,客观上与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罪的客观方面具有相似性,但由于正当防卫是面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实施的保护法益的适当行为,故得到了刑法的许可(刑法规定正...

    15989174655:   民法中是不是有“阻却“这个概念啊 -
    鬱轮华  ______ 债的体系里面有“意定之债”比如合同,还有“法定之债”,其中之一就是“侵权之债”“侵权之债”构成有4要件1.损害客观事实存在2.行为既有违法性3.因果关系4.过错(无过错责任例外)针对第二个构成要件“行为违法性”出现了“阻却事由”比如:正当防卫,职务行为等.发生这些情形着行为不既有违法性.学习民法,一定要体系化.[] 查看更多答案>>

    15989174655:   刑法上的犯罪构成现在采用三要件还是四要件?具体如何? -
    鬱轮华  ______ 你好 张明楷观点是三要件. 传统是四要件,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要件和犯罪客观要件 一般答题采用的是四要件. 希望可以帮到你、

    15989174655:   杀人可以不偿命? -
    鬱轮华  ______ 一、刑法规定了两种违法阻却事由:1、正当防卫;2、紧急避险.在有这两种违法阻却事由时杀人可以不负刑事责任. 二、刑法规定了几种人因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而不用负担刑事责任:1、 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2、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神经病人; 三、刑法规定了以下几种人即使负刑事责任也不用偿命(即不适用死刑):1、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2、75周岁以上的老人;3、在侦察审判期间怀孕或孕妇; 四、不是所有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都应当判处死刑,应当视犯罪情节而定,一般情节不是非常恶劣的或者有自首、立功、重大立功等悔改表现得都会免予死刑,但是活罪难逃.

    15989174655:   违法性阻却事由是指行为破坏了客观的构成要件吗?而有责性阻却事由是指破坏了主观构成要件的成立么? -
    鬱轮华  ______ 不成立,破坏的都是客观的.

    15989174655:   关于侵犯肖像权,请问 阻却违法事由是法理上的说法吗? 民法通则上没有发现,民通意见上也没有发现... -
    鬱轮华  ______ 什么是阻却违法事由?简单概括为有违法行为,但缺乏主观要件等,按照法律规定应属于不非法,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被侵害人同意、职业所需等.相信这样你应该明白,该名词在法律上没有,但部分条文的内容说明了这一点.

    15989174655:   正当防卫和假象防卫是怎么判断的? -
    鬱轮华  ______ a

    15989174655:   在刑法中,不可抗力事件与意外事件的区别与联系? -
    鬱轮华  ______ 根据刑法第十六条: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处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是犯罪.所以共同点是A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B不是处于主观故意或者过失.区别是不可抗力主要是指不能抵抗的情形,天灾.意外事故只是不能预见,人祸为主.二者都是违法性阻却事由.

    15989174655:   为什么德国是客观归责理论,日本是相当因果关系 -
    鬱轮华  ______ 持包含说观点的学者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种主张客观归责是因果关系的下位概念,即因果 关系判断中包含客观归责判断,持该观点的学者有日本的刑法学者大谷实、台湾学者苏俊雄.大谷实认为客观归责理论是因果关系理论的一个分支,客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