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违法阻却事由 谁知道阻却违法是什么意思 谢谢!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法律分析:违法阻却事由是指事实或者行为违反法律规定,但是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必负法律责任,通常在发罪构成上来说,紧急避险,正当防卫,被害人承诺,事实认识错误,自救行为,法令行为等属于客观违法阻却事由;而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法律认识错误等属于主观违法阻却事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第一百八十一条 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第一百八十二条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违法阻却事由的概念是什么?~

违法阻却性事由是大陆法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排除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的违法性的事由。符合要件的行为虽然原则上具有违法性,但也存在例外现象,即在具有特别理由、根据的情况下,也可能否认符合构成要件行为的违法性,这便是违法阻却性事由,又称排除犯罪的事由。
所以违法阻却性事由是从反面否认行为构成犯罪。例如故意杀人与正当防卫时致人死亡,从结果上都造成了他人的死亡,但因正当防卫有益于社会,故没有社会危害性,阻却了刑事违法性。

扩展资料:
违法阻却事由:
(1)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3)自助行为;
(4)无因管理;
(5)权利行使;
(6)被害人允诺;
(7)正当业务。
(8)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的情形,是物权人(绝对权人)的特定的物丧失占有或登记的一种不利结果。善意取得人不构成无过失侵权。无权处分是对他人绝对权的侵害,善意取得的受让人却具备违法阻却事由。

指排除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的违法性的事由。即在具有特别理由、根据的情况下,也可能否认符合构成要件行为的违法性。
一般来说大陆法系国家一个行为要构成犯罪需要从正反两方面评价,从正面看犯罪成立的条件是构成要件的符合性、行为的违法性和有责性,只要客观上与构成要件相符合的行为,都被认为具有构成要件符合性。
符合要件的行为虽然原则上具有违法性,但也存在例外现象,即在具有特别理由、根据的情况下,也可能否认符合构成要件行为的违法性,这便是违法阻却性事由,又称排除犯罪的事由,所以违法阻却性事由是从反面否认行为构成犯罪。
例如故意杀人与正当防卫时致人死亡,从结果上都造成了他人的死亡,但因正当防卫有益于社会,故没有社会危害性,阻却了刑事违法性。

扩展资料:
刑事责任年龄的阻却违法应用:
1、我国刑法将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按照三分法进行了区分。不满14周岁的人是无责任能力人。周岁的计算原则,应当以实足年龄为准,自过生日的第二天起才为已满14周岁或16周岁。
2、对于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人,对于故意杀人、故意重伤害、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承担刑事责任。
3、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刑法第17条第二款规定以外的行为,既上面所讲的8种行为以外的行为,同时触犯了刑法第17条第二款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17条第二款的规定,确定定罪处罚。
4、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人对于满足转化犯条件而成立的故意杀人罪、故意重伤害也承担刑事责任。
5、但是转化型抢劫罪中有一个例外,即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故意致使他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定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不再转化成抢劫罪。
6、已满14不满16周岁18周岁的时候犯罪,应当从轻减轻处罚,并且不适用死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违法阻却性事由
参考资料来源:鸡冠法院-什么是刑法上的责任阻却事由


#颛池别# 简述大陆刑法和英美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不同称谓,略做评论… -
(19613919248): 我手头只有大陆法系的,只好介绍大陆法系的了. 违法性阻却事由是指该当于构成要件的行为的违法性例外地被排除的情况.正当防卫属于违法性阻却事由.1975年修正的《联邦德国刑法典》32条:“因排除对自己或他人之现在不法侵害所为...

#颛池别# 请举例说明法律中违法性阻却事由中的利益阙如 -
(19613919248): 利益阙如的原理是指,在特定案例中,应当受保护的利益事实上不存在,或者不值得保护时,行为阻却违法性.典型的例子就是被害人承诺.利益阙如就是在特定的案件中法律所保护的利益不存在了.比如正当防卫,小偷进了你家门,你把他打...

#颛池别# 什么是排除犯罪的事由?求解 -
(19613919248): 这便是排除犯罪的事由.如正当防卫行为,虽然造成了不法侵害人的伤亡,客观上与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罪的客观方面具有相似性,但由于正当防卫是面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实施的保护法益的适当行为,故得到了刑法的许可(刑法规定正...

#颛池别# 违法性阻却事由首先阻却犯罪构成的哪一方面? -
(19613919248): 应当是犯罪客体,前苏联和中国的犯罪构成是按照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一次来判断的.刑法本身就是否定了一部分人的权利以保护大多数人的权利.犯罪客体就是被犯罪侵害的、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违法性阻却事由在实质上否定了社会危害性,也就是否定了不法侵害人的权利或其他一些人的较小权利,从而也就阻却了犯罪客体.所以我认为违法性阻却事由首先阻却了犯罪客体. 个人愚见,不好莫怪!

#颛池别#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联系和区别
(19613919248): 一、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联系和区别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最主要区别,则在于它们的功能有所不同:犯罪概念的功能是从整体上回答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基本属性...

#颛池别# 刑法上的犯罪构成现在采用三要件还是四要件?具体如何? -
(19613919248): 你好 张明楷观点是三要件. 传统是四要件,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要件和犯罪客观要件 一般答题采用的是四要件. 希望可以帮到你、

#颛池别# 谁知道阻却违法是什么意思 谢谢! -
(19613919248): 根据法律的规定,有些致人损害的行为,虽然“侵害”了他人的财产或人身,但行为则被认为是合法的,不构成承担赔偿责任的要件,此乃阻却违法行为.具有阻却违法行为的事由主要有以下几种:1.职务授权行为.某些负有特殊职责的工作人...

#颛池别# 违法性阻却事由是指行为破坏了客观的构成要件吗?而有责性阻却事由是指破坏了主观构成要件的成立么? -
(19613919248): 不成立,破坏的都是客观的.

#颛池别# 法律有意明示了合法性条件的行为.如何理解? -
(19613919248): 比如,当事人承诺的伤害,如甲要求乙砍掉自己的一根小指,乙因此砍掉,不构成犯罪

#颛池别# 随意上传视频是否侵犯肖像权 -
(19613919248): 你在国外被拍就应该在国外的法庭起诉,那么就使用国外的法律条款. 在肖像权侵权的确认上,根据民法通则100条“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只有两个构成要件,第一个条件在实务上有时保护过宽,似乎任何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