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读后感要怎么写?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可以先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关内容。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再亮明基本观点,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读”的内容不放松。其范文如下:

读完这本书后,哲学这个神圣而又抽象的名词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清晰了起来。哲学使人深刻。它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是揭示事物发展变化最一般的规律。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它告诉我们如何看待问题,如何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如何使具体经验上升为一般,如何在理论指导下实践,如何用理论总结实践经验。我觉得,它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武器,是构建我们精神家园的精神纽带。 

首先,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一个相对客观的认识。我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哲学的最大区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哲学,而其他哲学相对而言是理论哲学。为了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要点,我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方面是它怎样规范自己的哲学,另一方面是它否定什么。马克思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实践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强调实践。马克思批评唯心主义,比如黑格尔;批评旧唯物主义,比如费尔巴哈,认为他们不懂得生活实践。

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觉得,马克思的贡献之一就是他提出了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区分。 

其次,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应用有了一定的看法。我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将近80几年,唯物史观是其影响最大的一点。从毛泽东的群众路线,到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际上都是唯物史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提法。 

毛泽东不仅在唯物论上首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对于辩证法他也情有独钟。对于唯物论他强调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于辩证法他在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同时,特别强调矛盾的特殊性和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凸显中国与西方和俄国国情的不同,最后也归结到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按规律办事。

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指导思想,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有了这个前提,中国革命所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的道路、依靠的农民主力军、实行的统一战线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战略策略也就不难制定出来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主要体现在邓小平理论的创生过程。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是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迈出的第三大步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以中国化的姿态所做出的科学回答和自觉回应,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另外,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学习,我确实收获了很多: 我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本质规律都是隐藏在表象里面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能见到的,不过都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现象,究竟真伪如何,还需要我们拥有一双慧眼去甄别。 

我学会了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尤其在我们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摄取能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人都是属于社会的,只有把自己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才能分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果实。 

我明白了在分析问题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面临多重选择时,就应该分析哪是主要方面,哪些是次要因素,要善于击中要害,有的放矢,绝不能因小失大,“赔了夫人又折兵”。

我懂得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生活在实实在在的社会,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肯定会给我们带来不快,但我们也不要千方百计掩饰或一次次的仅仅通过自己的让步来避免矛盾的激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还是实践。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中,才得以根深叶茂,大树参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它的巨大威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主义是个发展着的理论,是开放着的体系。它总是把掌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内涵。一句话,全面发展自己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人,全面发展小康社会责无旁贷。为此,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全面的发展自己。一旦选择,便风雨无阻风雨兼程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现代实践理论相结合,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群众和单位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团结和凝聚全体员工,引进人才和科学技术,走科学办厂的道路。制定一系列可行的符合实际的具有人性化的科学的规章制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全面发展自己,让自己与时俱进。 

第二,要坚持要认真刻苦学习科学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走科学办厂的道路。

第三,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 

第四,加强体育锻炼,让自己有个健壮的体魄。因为健壮的身体和敏捷的思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2、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

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

4、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则是偶然的。

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长、成熟、衰弱、死亡这样的过程(自然法则),所以人总是要死的。人要死是必然的,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则是偶然的。 今天起来发现路面是湿的(结果),我们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用水浇的(偶然);假如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我们会用肯定的语气说今天早上的路面一定是湿的(必然)。

我们习惯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人本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古希腊人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想找出这个世界(存在)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并经得起理性考验的解释。

辨证法大师黑格尔对偶然和必然及其关系的演绎达到了辩证逻辑的顶峰“偶然的东西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有某种依据,而且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也就没有依据;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必然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而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又宁可说是绝对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自身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对偶然和必然的认识自然也有了更加纯熟的解释。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是,在历史观领域,经济决定论的思想也时常为世人所诟病。

经济决定论的思想,给人一种宿命论的历史主义印象。经济无疑是强有力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物质基础,但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充满了不以物质多寡为条件的变数,心理的,外在因素的,传统习俗的,伟大人物的个人作为都是相当不可忽视的因素。历史必然性的说法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之感,因为必然性漠视了个体的作为,个体的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人类开始从狭小的个人空间中走向一种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频繁的信息化时代。偶然性的因素正在增多,必然性的说教越来越得不到认同。

在必然性居支配地位的时代,人们谈理想,谈人生意义,所指向的是一个永恒的必然领域:真理的,价值所在的世界,必然性起支配作用的理念世界。现在的人还相信这样的永恒世界恐怕不多了,那么人生到底怎样才有意义呢?

(面对着必死的人生)我的回答是:活在真实的偶然中,并用自己的全身心去体验那偶然向自己昭示的那个世界的样子。没有必要去相信这个世界必然要发生什么——因为那是虚假不可信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种所谓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根本没有不变的、永恒的真理——,必然的真理只是偶然的事实而已,在生活中被偶然的揭示出来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明天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不能肯定,我也不需要肯定知道是什么样会发生什么。但是我确信的是,明天对于我一定是新的一天,一定不同于今日和昨日;对于别人也一样。马克思说的好:解释世界的不如改变世界的。



要的采纳为最佳答案,直接Q我,1575300995,我刚学完这门课程,论文95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内容: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义:1、坚持了物质客观存在性的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何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为物质以奠定了基础。

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则是偶然的。
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长、成熟、衰弱、死亡这样的过程(自然法则),所以人总是要死的。人要死是必然的,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则是偶然的。 今天起来发现路面是湿的(结果),我们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用水浇的(偶然);假如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我们会用肯定的语气说今天早上的路面一定是湿的(必然)。
我们习惯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人本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古希腊人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想找出这个世界(存在)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并经得起理性考验的解释。 辨证法大师黑格尔对偶然和必然及其关系的演绎达到了辩证逻辑的顶峰“偶然的东西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有某种依据,而且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也就没有依据;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必然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而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又宁可说是绝对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自身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对偶然和必然的认识自然也有了更加纯熟的解释。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是,在历史观领域,经济决定论的思想也时常为世人所诟病。
经济决定论的思想,给人一种宿命论的历史主义印象。经济无疑是强有力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物质基础,但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充满了不以物质多寡为条件的变数,心理的,外在因素的,传统习俗的,伟大人物的个人作为都是相当不可忽视的因素。历史必然性的说法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之感,因为必然性漠视了个体的作为,个体的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人类开始从狭小的个人空间中走向一种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频繁的信息化时代。偶然性的因素正在增多,必然性的说教越来越得不到认同。
在必然性居支配地位的时代,人们谈理想,谈人生意义,所指向的是一个永恒的必然领域:真理的,价值所在的世界,必然性起支配作用的理念世界。现在的人还相信这样的永恒世界恐怕不多了,那么人生到底怎样才有意义呢?
(面对着必死的人生)我的回答是:活在真实的偶然中,并用自己的全身心去体验那偶然向自己昭示的那个世界的样子。没有必要去相信这个世界必然要发生什么——因为那是虚假不可信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种所谓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根本没有不变的、永恒的真理——,必然的真理只是偶然的事实而已,在生活中被偶然的揭示出来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明天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不能肯定,我也不需要肯定知道是什么样会发生什么。但是我确信的是,明天对于我一定是新的一天,一定不同于今日和昨日;对于别人也一样。马克思说的好:解释世界的不如改变世界的。


#路钞巩# 求一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后思想升华的论文 -
(19713513773): 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

#路钞巩# 求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的的读后感 1000字左右著名书名作者和内容摘要 可以是书中一段话(摘下来)或某个观点的心得和理解看法 - 作业帮
(19713513773):[答案]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在晚年写的一部伟大著作,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纲领性文件献.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纲领同机会主义的发动纲领的尖锐对立.马克思写于1875年4月底-5月初.因德国工人运动中的两派即...

#路钞巩# 读马克思主义之后有感 - 作业帮
(19713513773):[答案] 读马克思唯物主义有感--- 我们生活于这么一个物质丰富而又多彩的时代,我们探讨主观与客观、存在与非存在、唯心与唯物.有人认为,世间因自身的存在而存在,亦有人认为,世间非人的存在而事先早已存在,并有其自身...

#路钞巩# 马克思基本概论读后感g - 作业帮
(19713513773):[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后感 本学期,我们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闲暇时间我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进行了研读,让我受益匪浅,也使我有很深的感触.在书绪论的一开头,就介绍了英国广播公司...

#路钞巩# 马克思主义感想,1500字,手写的最好,分数有追加,马克思主义哲学感想. - 作业帮
(19713513773):[答案] 字数太多了,不知道能不能一下子写这么多. 马克思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开创了哲学的一个新时代,现阶段我们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科学.其哲学体系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又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大模...

#路钞巩# 谁给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读后感.要3000字 -
(19713513773): 马克思《资本论》中蕴含的企业家理论感想 在《资本论》全书中,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论述企业家才能,甚至也没有出现“企业家才能”这五个字,但作为资本家的企业家才能却是我们从《资本论》的许多论述中都能感悟到的.这可以通过对原...

#路钞巩# 走近马克思读后感急需一篇~~~~谢谢了!!!
(19713513773): 捧着一本书,要先看看它的封面,看看它的字眼,然后才或挑灯夜战或废寝忘食地细... “大家”本人的意识流进行的. 以前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读《马克思主义政...

#路钞巩# 谁能帮我写一篇,马哲书上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发展规律的读后感.RT - 作业帮
(19713513773):[答案] 进一步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摘要] 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活动是创造历史的本源性、主导性力量... 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当然应当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以前,对唯物史观有一种片面的看法,认为唯物史观就是...

#路钞巩# 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读书报告一篇 -
(1971351377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30501 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专业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反映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