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封疆大吏都手握重兵,为何不敢造反,难道真的是忠心? 年羹尧为何甘心被杀,手握重兵却不敢起兵造反?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古代的封疆大吏如果掌握重兵的话,一般他的家人都会被君主留在自己的身边。这样等于说这些封疆大吏的家人就成为了君主的人质。一旦这些封疆大吏如果有造反的心思,将会使得自己的家人惨遭杀害。还有在古代如果领兵打仗的话,必须要有一个非常稳定的后勤保障,然而这种后勤保障往往只能是君主能够提供。所以如果一旦出现反叛的情况,将会使得自己的后勤无法得到保障。也就使自己最后一定会失败。

像古代这些封疆大吏所在的地区,一般都是一些经济并不算多么发达的地区。所以根本不能够通过当地的经济来支撑军队的发展。有很多地区主要是因为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所以君主才会在那个地方安排重兵。当然领兵的封疆大吏一般都是君主的亲信。所以君主一般会选择自己比较信得过,或者是有血缘关系的人来领兵。这样就不会使得军队发生叛乱的事情。

还有军队的后勤保障都必须由君主提供。因为像一些比较恶劣的地区根本不能够种植土地。所以这种地方只能够依靠后勤保障供给才能够生存下去。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起兵造反的话,会使得自己后勤供应出现很大的问题。一旦陷入长期的消耗战,将会使得自己军队失去战斗力。因为如果没有强大的后勤保障,军心也就会因此涣散。

当然也有一些封疆大吏会造反,不过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封疆大吏的势力非常的大,甚至有能力推翻整个朝廷。所以这些封疆大吏才会造反。



能成为土封疆大吏的人,不是一般的人,这些不一般的人自然有着超过常人的常识和国家意识,他们知道国家又大又强才不会挨打!这些人也深刻知道对国家的忠心是保了国家才能保自己的小家。这些人也是皇帝知根知底的人,皇帝能用他并封疆给他,也是能收得住他的。造反成功只是一时成功,你成了一个小国,投谁的怀抱里,你都是一个小国,到时你只有挨打和受羞辱的份!还会成为家族和国家的千古罪人。对自己的国家和皇帝忠心难道不对、不好吗?

手握重兵不见得能调动的了。而且古代信息不懂,对皇权盲目崇拜就畏惧。

打仗拼的是双方各方面的实力,不仅仅是有军队就能造反成功的。古代大部分将领只会带兵打仗,而边境地区大多处于动荡地区,很少有百姓能在这样的地方生存下来。没有百姓自然没有税收、没有粮草来源。没有了这些后勤保障,自然就谈不上造。反了。

这个答案涉及的面很广的,忠心肯定有的呀。最重要的是实力不允许,封疆大吏管的不过一省两省的兵马,但是跟他一样的人也有几十个,都有管着兵马的,谁能服谁,而朝廷不仅管这他们而且管着不少于封疆大吏的兵马,还管着天下钱粮,请问哪个大吏平白无故的造反。就算造反也是需要能力和时机的,盛世造反死得快,乱世就能割据一方,甚至坐上龙椅。
by:历史上封疆大吏造反成功的没有几个,往往是在中央政变逼宫和从底层干起,朱棣算一个造反成功的,那也是身份加分不少。

古代边关将领远离京城且手握重兵,他们为何不敢轻易造反呢?~

原因是担心命没有了、家人在皇帝手上、需要名正言顺的理由、物资供应等等,所以他们不敢轻易造反了。
一、担心命没有了
古代的边关将领他们才不会那么容易就造反,很简单的道理,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处都是皇帝的人,你只能一动,就有人拿下你,毕竟当今的圣上没有做啥错事,百姓和官员都是拥护他的,加上你以为国家就你一个将领吗?分分钟钟打到你爹妈都认不得你了,同时造反是最容易送命的,古代的将领权利地位财富都有,干嘛要想不开去造反呢?


二、家人
看电视剧都知道,边关将领远离京城且手握重兵,皇帝又看不到自己,想干嘛就干嘛了,为什么不造反呢?那是因为家人都在皇帝的手上,古代规定行军不可以带家属,家属通通都在皇帝的手上,你造反,那么就等于家人全部挂了,那个将领有这么狠呢?会不顾家人呢?

三、需要理由
在古代,不是说什么你有权利,就可以造反,你拥有的军队说白也是属于皇帝,士兵效忠是皇帝,作为一个将领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没有理由就想把皇帝换了,那你做梦比较快,因为没有士兵会听你的,一个军队最重要就是军心,军心不稳定,你打啥都是失败的。就不要说造反了。

四、物资供应
可能大家都以为一个军队是很容易养活的,那是在国家的支撑下,如果没有国家的物资供应和财力,军队将士吃都吃不饱,他们拿什么力气打仗呢?正所谓兵马未行,粮草先行,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了。

其实是由于当时年羹尧身边很多比较重要的位置都已经被雍正安排好了人选,那么在当时即使年羹尧他手握重兵,但是如果说想要打仗的话,手上也没有充足的粮草以及银两,所以说最后注定也是一场败仗。

再加上雍正他在最开始去处理年羹尧的时候,把年羹尧的职位隔出那么换上了另外的一个人选。其实年羹尧他当时在那样的一种状态之下,其实可以说是毫无其他的选择,大家可能看到他手上握着兵权,就觉得他如果说起兵造反的话,或许还能够有较好的结局,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


年羹尧他当时的处境相对来说比较的危险,虽然说手上握着兵权,可是这些兵权却又并不是他真真正正能够调动的。雍正可以说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皇帝,那么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其实心中就比非常的清楚。一旦年羹尧他拥有了较大的军工之后,那么这个人他就会变得越来越膨胀,也会不再受到他的控制。

雍正就是因为在最开始的时候心中就有了这样的考虑,所以说他其实一直都在为这一件事情布局。在年羹尧外出打仗的几年时间里面,他可以说是把年羹尧所驻守的其他区域比较重要的官员,全部都换成了自己所任命的官员。这样一来的话就对你更要形成了一个包围之势,斩断了年羹尧可能违反的所有可能性,所以说最后年羹尧才甘心被杀。


#邱永奖# 请问封疆大吏为何不是封疆大官?
(15531345275): 封疆大吏又叫封疆大臣,本来就是个雅称叫大官太恶俗,这里的吏是指地方官,不是指没有品级的官员或吏卒.吏,治人者也.——《说文》吏所以治民也.——《汉书·惠帝纪》吏者,民之所悬命也.——《管子·朋法》,封疆大吏就是指地方上的大官中央的大官是不会被称大吏的

#邱永奖# 唐朝安禄山叛乱,背后的真实原因真的是为了杨贵妃吗? -
(15531345275): 安禄山起兵叛乱还真和杨贵妃有关系,当然并不是为了得到杨贵妃,而是用问罪于杨贵妃来为自己的起兵寻找借口.《新唐书·后妃》记载:“禄山反,以诛国忠为名,且指言妃及诸姨罪.”这里的“妃”指的就是杨贵妃. 政治从来都是冰冷...

#邱永奖# 年羹尧是什么人物?在清朝历史上有何评论?年羹尧兄弟在清朝为官而且
(15531345275): 康熙末年,“太平盛世”的局面滋长了晚年康熙的政宽事省思想,“多一事不如少一... 雍正反复要求各省督抚:“尔等封疆大吏,但以秉公察吏为主”,就是要把整顿吏治...

#邱永奖# 清代知府必须是进士吗 -
(15531345275): 清代知府不一定是进士的,也有可能是举人做官,升迁可以做到知府. 知府,也称太守,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州府最高行政长官. 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 知府衙门为知府的办事机构,亦称府署,府衙.通常主要设有府堂、经历司、照磨所和司狱司.府堂是知府衙门中一个综合性的办事机构,内有典史若干人.经历司,是知府衙门内掌管出纳文移诸事的机构,设经历1人秩正八品,知事1人轶正九品.照磨所,是知府衙门掌勘磨卷宗等事的机构,设照磨1人,秩从九品.司狱司,是知府衙门掌察理狱囚诸事的机构,设司狱1人,秩从九品.

#邱永奖# 南北朝名将 - 你认为南北朝第一名将是谁?
(15531345275): 南北朝第一名将陈庆之 陈庆之,字子云,出生在义兴国山,也就是今日江苏的宜兴县... 不过可惜的是,终其一生位不过县侯,虽然也是手握重兵的边防大帅,不过他至死也...

#邱永奖# 秦朝有哪些封疆大吏
(15531345275): 封疆大吏是指明清两代的布政使、按察使、总督、巡抚,亦作疆臣、疆吏.因皆系皇帝亲自任命,总揽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镇抚一方的要员,所以把他们与古代分封疆土的诸侯相比拟,故称.其中布政使、按察使又称方面大员. 秦朝的出名的将军的话,这里提供几个名字.比如白起,蒙括,王剪

#邱永奖# 古代军阀为什么都不急于消灭盗匪 -
(15531345275): 楼主你好,既然你能问这个问题那一定是知道答案的. 不光是古代,近代的还有国外动荡地区现代的军阀都是这样,剿匪只剿匪其一留其二,避免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恶事,上能从中央索要军费补给,下能从百姓头上摊派赋税,甚至还能养寇自重,对军阀本身来说百利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