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陈寿真实人品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5-31
  • 都说《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人品不好,那他写的历史可信吗?
    都说《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人品不好,那他写的历史可信吗?可信啊。陈寿,233-297字,福,安汉(今四川省北)人。他的父亲曾在马友昌的领导下在蜀国服役。陈绍最好学,拜乡亲、占星家为师。后来,他在寿山担任内阁部长,职责不明,很可能等同于国家图书馆首席副馆长。当时顺治太监黄元宗被权势篡夺,...
  • 陈寿作为三国志的作者,为何他会被多次遭遇贬斥呢?
    因为陈寿得罪了许多比较有权势的人,因此受到了打压,从而多次遭遇贬斥。陈寿是一个从小就非常爱学习的人,当官之后为人十分正直,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愿意去依附强权,因此陈寿的仕途其实是非常不顺利的。陈寿坚持根据事实来编写史书,因此《三国志》这本史学巨著的历史价值是非常高的。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
  • 写《三国志》的人是陈寿,他真的算是一个良史吗?
    总而言之,《华阳国志》、《孙盛异同》、《晋书》、《史通》等史料中对陈寿黑点的记载比比皆是。虽然这些黑点也存在争议的地方,有诸多史学家为陈寿辩护,但并不能完全否定这些黑点。历史上不乏对良史的褒奖,但对陈寿的形象却出现这样大的争议。其中的是非曲直,还是由读者自行判断吧。
  • 陈寿的人品
    这两件事应该是在当时被人广为议论,导致陈寿人品有亏,若非司空张华器重,陈寿后来应该也没有机会登堂入室。
  • 陈寿是正人君子,所以,他写的《三国志》绝对可信对吗?
    首先陈寿不算正人君子,他只是一个有才华的史学家。陈寿写的三国志,大部分还是可信的,但是其中也有不可取之处。比如三国志尊魏晋为正统。虽然这是难免的,但史学家对其持批评态度。2陈寿这个人,有传说他是人品不好,索要贿赂。虽然史实如何无法考证,但他书中确实以自己的喜好来评定历史人物,有失...
  • 陈寿的三国志可信吗?
    陈寿的《三国志》可信度还是最高的。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作为史作者首先是正直、公允的人品,其次是严肃、博学的治学态度。作者经历 陈寿少年时好学,师从同郡学者谯周学习,研习《尚书》、《三传》,精通《史记》、《汉书》...
  • 不畏强权且为人正直的陈寿,为何还会遭受上百年的骂名?
    虽然陈寿是蜀国人,也在蜀国当官,但是他在编著《三国志》的时候是很中立的,从来没有偏私谁,更没有可以抹黑诸葛亮。在编写《魏书》的时候,陈寿并没有放入个人的感情,尊蜀国贬曹魏,而是从曹魏的角度去记录。很可能是因为他觉得竟然魏国能建立,那它的存在就是有必要的。陈寿是认可三个国家的,都是...
  • 为什么陈寿身为汉臣反而在三国志中贬低了蜀汉君臣满朝文武?
    陈寿曾经担任过诸葛瞻的下属,曾经受到诸葛瞻的轻视,所以陈寿说诸葛亮只有内政之才,而没有军事之才,没有军事谋略,不会随机应变,又说诸葛瞻只会画画、书法,名过其实,所以当时很多人都觉得陈寿的人品不太好。另外,还有根据《晋书》记载,陈寿曾经对丁仪、丁仪的儿子们说,只要送他千斛米,那么他...
  • 西晋著名历史学家陈寿简介陈寿与史书《三国志》
    陈寿从小接受严格的家庭教育,父母非常重视把他培养成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为此,他不惜倾家荡产,专门在治国山脚下为自己修建了一座读书处“万卷楼”,并聘请了当地一位著名的儒生担任校长。他不负父母的期望,尊敬老师,努力学习,善于思考,在学习上不断进步。大约在238-257年,他以清正廉明的品行和...
  • 陈寿的《三国志》是否算公报私仇?这部史记的可信度高吗?
    陈寿的《三国志》,小编个人觉得可信度还是很高的。因为在中国的24史当中,只有《三国志》是最真实的了。其实有很多人都对它有很高的评价,人们都说这本史书的可信度可以和《史记》相媲美了。那么这本《三国志》可信度为什么会这么高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陈寿他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毕竟是生活在三国...

  • 18219756075:   翻译三国志中陈寿对刘备的评价 -
    颜利贾  ______ 陈寿赞扬先主刘备刚强果断、宽容仁厚,能根据每一个人的贤愚好坏来分别对待他们,总之先主具有汉高祖刘邦那样的风度和英雄的胸怀器量.机敏权变、才干谋略虽然比不上魏武帝,然而他多次...

    18219756075:   《三国志》的真实度有100%吗? -
    颜利贾  ______ 《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可读性极高.《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

    18219756075:   为什么说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有失公允 -
    颜利贾  ______ 首先他在蜀为官,晋灭三家后,他开始著书《三国志》,因为要承认当时的晋王朝的正统,就必须先承认魏的正统,所以极力的褒魏贬蜀.光从称谓上就可以看出了,刘备称帝时并未自称为“蜀皇帝”,而是自称为汉家正统的皇帝,“蜀”只是魏、吴在嘲笑刘备时才称的巴蜀小国. 其次陈寿的父亲,早年曾经是马谡的部下,在马谡失街亭之后,也被追究了责任,被判了髡刑,也就是被处剃光了头发,以示惩罚.髡刑在古代是一个很重的刑罚,远比鲁迅笔下的七斤丢了辫子严重.陈寿对这件事心怀不满,在给诸葛亮作传时,有意贬抑诸葛亮. 最后,陈寿在蜀国为官时,一直得不到重用,有不满情绪,故意在传记中埋下了曲笔.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您

    18219756075:   陈寿的《三国志》最符合历史吗? -
    颜利贾  ______ 三国志是最接近历史,最权威的三国历史书籍,这是毋庸赘言的.还有故意扭曲诸葛亮形象的我觉得不是陈寿,而是罗贯中.他为了艺术创作,把诸葛亮已经描写得近神状态了.所以扭曲诸葛亮形象的个人认为是罗贯中而不是陈寿.诸葛亮在历史上的政治才能比军事才能要强的多,虽然说在六出祁山和平南蛮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但是他有很多著名的战役还是罗贯中给他移花接木接到了他的身上.真正军事才能最有名的在三国时代应该是枭雄曹操和羽发纶巾的周瑜.而三国演义的第一主角是诸葛亮,罗贯中必须要让他的戏份好看,有味才如此为之的.以上仅属个人观点

    18219756075:   为什么陈寿(三国志作者)没有罗贯中(三国演义作者)有名气 -
    颜利贾  ______ 陈寿是历史学家,罗贯中是小说家 一个是学术界的泰斗他是南北朝时期的人,一个是娱乐平民的明朝人,时代上好像就有跨度.还是举个例子吧,翦伯赞和金庸 前者知道的人不多,有人说好像听过,高中课本里有他的文章,学过的.后者不知道的可能就不算是地球人了.翦伯赞是中国现代最著名的历史学家,著有《中国通史》,不是通俗小说型,看过人不多.金庸太出名,就不多谈了.这个例子只是说明,他们都很出名,都很伟大了不起,但是他们的圈子不同,对他们了解的人群也就不同了.

    18219756075:   陈寿的三国志中有没有贬低诸葛亮 -
    颜利贾  ______ 三国志是正史、其他事外传的野史、不可信、本来曹操一带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历史的地位很高、而诸葛亮只不过是刘备的宾客、官为军师将军.属五品.地位不高,只不过蜀...

    18219756075:   为什么在陈寿的<<三国志>>中评价诸葛亮是“治戎为长,将略为短” -
    颜利贾  ______ 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

    18219756075:   三国志的原著陈寿,是如今哪个地方的人?
    颜利贾  ______ 四川南充

    18219756075:   曹操杀了吕家后,在四处无人的情况下说:宁我负人,勿人负我.既然是四处无人,那陈寿是怎么知道的. -
    颜利贾  ______ 不知道你所说的“四处无人”有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并非是“四处无人”,而是除了曹操之外还有别人.有史为证:《三...

    18219756075:   三国志是那位写的? -
    颜利贾  ______ 一直是人们谈论的焦点.因为陈式因为马谡街亭之败而被贬,而诸葛亮之 子诸葛瞻又一直看不起陈寿:297 陈寿,字承祚,蜀将陈式之子,请求出版《三国志》,所以人们一直都认为《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有点贬低诸葛亮.如果陈寿心中怀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