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端出发多次相遇图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5
  • 国考多次相遇问题的公式推倒
    推导:如下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到达端点后往返运动。甲、乙两人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所走路程和(蓝线部分)记为S和01=S甲01+S乙01=AB;甲、乙两人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所走路程和(红线部分)记为S和12=S甲12+S乙12=2AB;甲、乙两人从第二次相遇到第三...
  • 多次相遇的问题,怎样证明?
    可以通过画图来证明出来,从N=1开始画图证明。1、多次相遇问题公式为:(2n-1)S=(V1+V2)t,套公式两次相遇n=2,3×2760=(70+110)t,t=46。2、单端出发是指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速度快的人走到终点再返回,这样与速度慢的人就会相遇的情况。3、多次相遇问题是行程问题中比较典型的题型。在国考联...
  • 多次相遇问题解题技巧
    甲乙两人第一次相遇时,行了一个全程。然后甲乙两人到达对方城市后立即以原速沿原路返回,当小华和小明第二次相遇时,共行了3个全程,这时甲乙共行了多少个小时呢?可以用两城全长的3倍除以甲乙速度和就可以了。▣解:出发到第二次相遇时共行 240×3=720(千米)甲、乙两人的速度和 45+...
  • ...如果他们同时于6点05分分别在直路两端出发,当他们第11次
    根据题意:甲乙两人在200的直路上来回跑步,在十四分钟内共相遇了十一次。根据图示:甲乙第一次相遇时甲乙跑的总路程是200米。甲乙第二次相遇时甲乙跑的总路程是3*200米 甲乙第三次相遇时甲乙跑的总路程是5*200米 甲乙第四次相遇时甲乙跑的总路程是7*200米。则甲乙第N次相遇时甲乙跑的总路程是(...
  •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在A、B间不断地往返行驶。甲车每时行...
    第七次相遇是13个全程 甲乙速度比2:5,相同时间路程比2:5 第四次相遇甲走7×2\/(2+5)=2个全程 乙走5个全程,相遇点就在A地 第七次相遇甲走13×2\/(2+5)=26\/7=3又5\/7个全程(终点即第七次相遇点),距A地4-3又5\/7=2\/7个全程,对应60千米 ∴1个全程60÷2\/7=210千米 ...
  • 甲乙同时从相距30米的直路的两端出发来回跑。甲速1米\/秒,乙速0.6米\/...
  • 怎样解柳卡问题、画柳卡图
    一、S-T图竖轴表示路程,一般为出发后的每一时刻离出发的距离,出发时此距离为0。横轴表时间,一般从出发开始计时,出发点处时间为0。图形中的每个点均表示在某一时刻时的位置。如下图,小明从家出发去上学,家和学校的距离为2千米。规定竖轴为离家的距离,横轴为出发的时间。其中A点表示出发5分钟...
  • 2022年省考行测熟练运用公式,轻松解决相遇和追及问题
    1)公式法 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2)“速度和”问题 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3)二次相遇问题 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
  • 往返于两端之间线段图
    画个线段图上看看 以桥的长度为全程,两人第二次相遇的时候,一共行了3个全程,用时27分钟 那么两人第一次相遇,即共行1个全程,用了:27÷3=9分钟 所以桥长:(55+70)×9=1125米
  • 多次相遇问题解题技巧
    答案:15km。解析:这是一个异地出发的多次相遇问题,根据前面理论,我们尽可能去寻找第一次相遇时的数据。第一次相遇,距离A点6km,这6km即为甲 的路程。且二次相遇我们运用第一个结论,第二次是第一次的两倍,所以从第一次到第二次相遇,甲又走了12km,这12km包括从第一次相遇点到B,和B点...

  • 15173011139:   多次相遇问题 -
    尤柔阎  ______ 你好 方法一 解:第一次相遇,两车合走了一个全程,乙车走了64公里. 第二次相遇,两车合走了三个全程,乙车走了:64*3=192(公里),而且走了一个全程加48公里, 全程为:192-48=144(公里) 两次相遇点为:144-48-64=32(公里) ...

    15173011139:   如图,甲和乙两人分别从一圆形场地的直径两端点同时出发,以匀速按相反的方向绕此圆形路线运动.当乙走了100米以后,他们第一次相遇;在甲走完一周前... - 作业帮
    尤柔阎  ______[答案] (100*3-60)*2, =240*2, =480(米). 答:这个圆形场地的周长是480米. 故答案为:480.

    15173011139:   相遇问题(带解题思路和算式) -
    尤柔阎  ______ 这图是我自己画的,红线代表小明跑过的路程,绿线代表小强跑过的路程,中间的蓝线代表相遇点. 第一次相遇的情形如上图所示,两人一共跑了90米. 第二次相遇的情形如上图所示,从第一次到第二次相遇两人一共多跑了两个来回,即之后每次相遇都需要跑完180米. 两人跑了十分钟,总路程为(3+2)*60*10=3000米. (3000-90)/180=16......30,则取整数部分16. 而且要加上第一次相遇,故为17次. 望采纳,谢谢~

    15173011139:   如右图,A、B是圆直径的两端,甲从A点、乙从B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两人在C点相遇,已知C离A有200米,甲的 -
    尤柔阎  ______ 周长200÷2*(2+5)*2=700*2=1700米 直径1700÷3.14≈541.4米

    15173011139:   如右图,A、B是圆的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点,小王在B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他们在C点第一次相遇,C离A有80米
    尤柔阎  ______ 设半圆长为S 因为两人处于直径两端, 第一次追上的时候,即追及半个圆周,小王跑了S-80 第二次追到的时候,是追及一个圆周,那么小王又跑了2*(S-80) 追及点D距离B为60米,也就是小王总跑了2S-60 那么得到3*(S-80)=2S-60,S=180,圆周长是360

    15173011139:   小学相遇问题 -
    尤柔阎  ______ 第一次相遇时,甲、乙共跑半圈,甲跑了60米 开始到第二次相遇,甲、乙共跑一圈半,甲跑了60*3=180米 (180-80)*2=200(米)

    15173011139:   甲乙以匀速绕圆形跑道相向跑步,出发点在圆直径的两端,如果他们同时出发,并在甲跑完60米时第一次相遇 -
    尤柔阎  ______ 这是一道小学六年级行程问题中,与环形有关的行程问题的题.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是:两人同地背向运动,从第一次相遇到下一次相遇共性一个全程;第二是:同地、同向运动时,甲追上乙时,甲比乙多行1全程.1、第一次相遇,甲跑了60m,那么.2次相遇,甲要跑3个60m.3个60m正好跑了环形跑道的一半过80m.即二次两人的相遇点.减掉80m就是跑道的一半.这是解题关键.2、跑道的总长度:(60*3-80)*2=200(m)

    15173011139:   甲乙两人在90米的路上,来回跑步,甲3m/S,乙2m/S,从两端出发相遇几次? - 作业帮
    尤柔阎  ______[答案] 5次,我算过的.

    15173011139:   甲、乙两人分别在圆周直径两端的A、B两点同时出发.甲顺时针,乙逆时针,两人的速度不变.第一次相遇 -
    尤柔阎  ______ 自己画个图,首先很容易判断甲比乙快,第一次相遇点C在圆的上半部,第二次相遇点D在圆的下半部 第一次相遇两人合跑了半个圆周,乙跑了60米,第二次相遇两人合跑了一个圆周,用时是第一次相遇的2倍,因此乙跑了60*2=120米,而甲是从C跑到D,一共60+100=160米,所以整个圆周长就是160+120=280米 综合算式: 60*2+100+60=280(米)

    15173011139:   如下图,A、B是圆的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点,小王在B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他们在C点第一次相遇,C离A有80米;在D点第二次相遇, D点离B点有60米,求这个圆的周长.
    尤柔阎  ______ 360 80*3=240 240-60=180 180*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