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6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岳阳楼记》原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
  • 古文翻译:“予常求古人仁之心”什么意思?
    译文: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之,的。心,思想感情(心思)。文中“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这句话怎么翻译?
    翻译: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出自: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选段: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释义: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的翻译?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选段: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文: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这句话怎么翻译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翻译:我曾经探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人生追求: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出处:《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
  • 吾尝求古人仁之心,或以二者之为何哉???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翻译
    语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翻译如下: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人的思想感情,或者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嗟(jiē)夫:唉。嗟夫为两个词,皆为语气词。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之,的。心,思想感情(心思)。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翻译
    嗟夫为两个词,皆为语气词。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心,思想感情。 (3)或异二者之为:或许和以上两种人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异,不同于。为,心理活动。二者,这里指前两段的“悲”与...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什么意思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语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心:思想(感情心思)。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为(wei二声),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二者,这里指前...
  • 岳阳楼记一文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翻译
    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我观赏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

  • 19885414688:   用“/”断句(断三处,不加标点)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只为何哉 - 作业帮
    伏栏毛  ______[答案]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只为 何哉

    19885414688:   岳阳楼记的最后一段的大意 -
    伏栏毛  ______ (1)嗟夫:唉.嗟夫为两个词,皆为语气词.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心,思想感情. (3)或异二者之为:或许和以上两种人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

    19885414688: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 - 作业帮
    伏栏毛  ______[答案] 首先这段文字并不是描写了一种景象.它抒发了作者的阔达胸襟和远大政治抱负. 如果非得用概括,那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85414688:   断句——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速度 -
    伏栏毛  ______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9885414688:   《岳阳楼记》的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 作业帮
    伏栏毛  ______[答案] 感叹忧国忧民的人太少,表达对朋友的劝勉之意 ,暗示自己想成为古仁人那样的人

    19885414688: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以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
    伏栏毛  ______ 《岳阳楼记》原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那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就为那君主担忧.这样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哎!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9885414688:   关于《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几个问题( 一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 - 作业帮
    伏栏毛  ______[答案] (一)我也选C,很明显的设问句.(二)1"临"是靠近\到的意思2四个"也"都是句末语气词,表肯定或判断3四幅画面:一滁人游玩的画面,二太守宴饮的场面,三众人欢乐的场面四太守醉倒的场面 全段核心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

    19885414688:   比较阅读十一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 作业帮
    伏栏毛  ______[答案] 比较阅读十一:1. (1) 探求(2) 这里指心理活动 (即两种心情) (3) 考虑(4) 怨怒2. D 3. (_1) (那些忧国忧民之士) ,当他在朝廷做官时心里想的 是黎民百姓,而当他流落于民间时则想着如何为君主 效力.(2) 郡县的兵力足以应战或防守,遭...

    19885414688: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20分)【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 作业帮
    伏栏毛  ______[答案] 小题1:①探求 ②这里指心里活动(即两种心情) ③等到 ④含怒 怨恨⑤ 归依 ⑥考虑 小题1:C 小题1:事闻/朝廷大怒/富弼议欲诛仲约. 小题1:⑴那些忧国忧民之士,当他在朝廷做官时心里想的是黎民百姓,而当他流落于民间时则为想着如何为君主效...

    19885414688:   岳阳楼记和黄冈竹楼记的文言文!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作业帮
    伏栏毛  ______[答案] 求:探索,设法得到 庙堂:泛指朝廷. 具:原意是写,题,这里即指写明,描述清楚 被:同“披”,穿着 (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没有.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2)点燃香沉默地坐着,消除一切世俗的念头. 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