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对比手法分析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6
  • 《岳阳楼记》景物描写对照之妙
    三段有“连月不开”是指视野不好,四段“一碧万倾”就说人的视线能够极目万里。三段说“阴风怒吼,浊浪排空”,言风力之强劲、波涛之浑浊、气势之骇人。四段就有“一碧万顷”言风轻水静、平静祥和。三段言“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都隐藏了光芒,四段就说“皓月千里”,能让人想到明月当空,月光洒...
  • 范仲淹《岳阳楼记》三四段写迁客骚人的悲喜有何用意?
    其二是对比,以突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思君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和精神境界。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这是一个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
  • 岳阳楼记赏析
    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作者又善于以简驭繁,巧妙地转换内容和写法。出自:《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原文:岳阳楼记 宋代:范仲淹 庆历四年...
  • 语文书中的岳阳楼记中的三四自然段两幅画面渲染一种什么气氛,为什么会...
    岳阳楼记中的三四自然段是先写景,后抒情,为情设景,缘景抒情。第三段中“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第四段中“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第三段是写迁客骚人登楼而悲,第四段是写迁客骚人登楼...
  • 对比文言文岳阳楼记
    1. 中考文言文岳阳楼记能与哪个作对比阅读以及题 醉翁亭记北宋欧阳修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
  • 岳阳楼记春和景明的景古今异义
    这是两个写景抒情段、排比段、骈偶段,对称与对比的特点表现得格外鲜明。它们不仅在整体上形成景物鲜明的一暗一明、一阴一晴和情感一悲一喜的对比,连句段的细部都可以大致形成相互的映衬。至若春和景明:如果到了春天气候和暖,阳光普照。岳阳楼记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
  • 文言文比较阅读岳阳楼记
    2.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一至四题的一篇岳阳楼记范仲淹第二篇孟子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尝( ) ⑵先( ) ⑶对( ) ⑷王( ) 11.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未之有也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不得而非其上者 C.环而攻之而不胜 黑质而白章 D....
  • 岳阳楼记
    四、《岳阳楼记》赏析(袁行霈) 沿湘江顺流而下,经长沙再向前,一片烟波浩渺的大水映入眼帘,那就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的洞庭湖了。唐代诗人孟浩然在一首题为《临洞庭》的诗里写道:“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生动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成为千古绝唱。诗中所说的岳阳,西临洞庭,北扼长江,自古以来就是...
  • 阅读写景类文言文的方法
    1. 写景的写作手法有哪些(文言文) 岳阳楼记: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 对比(淫雨霏霏和春和景明那两段) 直抒胸臆(卒章显志) (最后那段) 铺陈(蓄势)(这个不知道算不算,就是前面写景都是为了后文抒情蓄势) 拟人(衔远山,吞长江) 比喻(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醉翁亭记: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
  • 关于岳阳楼的文言文对比阅读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晖夕阴, 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19757917239:   《岳阳楼记》和《岳阳楼记》在写作手法上与思想内容上有哪些相同处 -
    端木政将  ______ 写法上: 1、都是写景抒情相结合,情景交融;2、都是骈散结合,增强了文章的韵律美与可读性. 思想内容上: 都有胸怀天下,与民同乐的思想.

    19757917239:   岳阳楼记赏析 -
    端木政将  ______ 岳阳楼记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

    19757917239:   岳阳楼记全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 作业帮
    端木政将  ______[答案] 对比 虚实结合 互文 比喻 拟人 借景抒情

    19757917239:   帮忙解答《岳阳楼记》的题目 -
    端木政将  ______ 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对比的修辞方法,三、四两段是两个对比段,,一悲一喜,一暗一明,截然不同的情感,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为下文议论做铺垫.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

    19757917239:   岳阳楼记的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描写两种不同的景象和表达不同的心情,形成对比,请举例说明 -
    端木政将  ______ 即景生情,写出因天气恶劣引起“迁客骚人”悲伤的感情,抒发了悲凉气氛中的悲凉感受. 即景生情,从天气美好生出欢乐的感情,抒发了“喜洋洋”气氛中“喜洋洋”的心情.与上段形成鲜明对比.

    19757917239: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赏析 -
    端木政将  ______ 第一段,说明作记的缘由. 交代十分必要,因为范仲淹既非岳阳人,又不在岳阳做官,可能根本就没来过岳阳,一个和岳阳没有关系的人忽然为岳阳楼作记,这是必须说明缘由的.作者先提出自己的好朋友滕子京,说他被贬官到岳阳后,经过一...

    19757917239:   比较《登岳阳楼和岳阳楼记》写景和抒情上的异同?如题
    端木政将  ______ 这两篇都写了岳阳楼周围的景色,也都用了借景抒怀的方法.两篇的开头都交代写作原因,《登岳阳楼》是慕名登临而作的,《岳阳楼记》是应约有感而发.两篇中间都是写景.但《岳阳楼记》是在与前文的“悲”“喜”之情对比中提出了“先忧后乐”的主张,显示了作者志越的高远;《登岳阳楼》诗是由自己的遭遇联想到吐蕃入境,边境不宁,百姓遭乱而流离.所以说,范仲淹与杜甫这两位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大致相同的结构、叙因、写景、抒怀,写同一对象,表达了大致相同的思想境界,与民同乐、同忧.

    19757917239:   岳阳楼记和《黄州快哉亭记》两篇文章语言运用上有何不同 -
    端木政将  ______ 一、语言运用不同 1、《岳阳楼记》 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2、《黄州快哉亭记》 作者叙事简练,层次井然.“滴居”二字为后文伏笔...

    19757917239:   《岳阳楼记》可以和哪些课文进行对比阅读 - 作业帮
    端木政将  ______[答案] 《醉翁亭记》:因为欧阳修和范仲淹是在同一时期被贬谪的两人,并且先后写出佳作,所以可以对比范仲淹和欧阳修两人所表达的政治理想和生活态度有什么不同? 《小石潭记》范仲淹和柳宗元的理想和态度 下一个比较少,比较多的是比较《醉翁...

    19757917239:   《岳阳楼记》中,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贤人和庸人的区别. 请分别以贤者和庸者为首词写一组对偶句 . -
    端木政将  ______ 贤者不以物喜和己悲,先忧后乐;用人不以国弱和民贫,先乐后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