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对比手法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6
  • 对比文言文岳阳楼记
    2. 岳阳楼记 比较阅读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
  • 登岳阳楼三 杜甫 首联和颔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
  • 登岳阳楼中首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 岳阳楼记对比文言文
    2. 岳阳楼记 比较阅读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
  • 岳阳楼记中的“异',几点做比较
    这是奇异构思的第二步。可见,《岳阳楼记》中的两个“异”字,是作者精心安排的,它在文章中起着串联写景、抒情、言志的线索作用。没有第一个“异”字,文章则无法写景,无景则无法生情,无情则难以起下;没有第二个“异”字,文章则无以明志,无以劝友,更无以名世。两个“异”字,一曲...
  • 岳阳楼记的写作手法有哪些
    《岳阳楼记》在写作手法上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以叙事带出景,又由景生情,达到情景交融,最后由情入议,点明全文中心。语言凝练,采用了骈散结合的写法,节奏鲜明,音调铿锵,意境优美,意趣无穷。1.结构颇具匠心。本文由叙事入手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
  • 《登岳阳楼》与《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怎么对比赏析?
    登上岳阳楼,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这是从楼的高处俯瞰周围的远景。站得高,望得远,“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这一“尽”一“迥”一“开”的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点之高。这是一种旁敲侧击的衬托手法,不正面写楼高而楼高已自...
  • 归纳《岳阳楼记 》中的借代,比喻,对偶,互文手法!~
    1.借代 庙堂之高;江湖之远;锦鳞游泳 ;2.比喻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3.对偶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4.互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岳阳楼记第五段所用的修辞手法有哪四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对偶,对比)然则何时而乐耶?(设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比,对偶)微斯人,吾谁与归?(反问)差不多就这些种了,具体例句你可以对号入座~,10,我都读高一了,确实没什么影响,如果你在...
  • 岳阳楼记中作者把迁客骚人与什么进行对比,表达了什么抱负
    主要表达的思想是,范仲淹那是虽然仕途坎坷,遭遇贬官。但没有像以往的失意文人一样,满腹牢骚,满腔怨气。在他的岳阳楼记中提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说不因为外在事务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然后再岳阳楼上发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就是说在朝廷做官时...

  • 15377597355: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与<登岳阳楼>比较,两首诗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
    漕窦径  ______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可谓自然浑成,巧夺天功. 登岳阳楼 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 觉得作业可以不用答那么多啊 才疏学浅,疏漏之处,还请见谅:)

    15377597355:   将杜甫的《登岳阳楼》与陈与义的《登岳阳楼》进行比较,有什么异同 - 作业帮
    漕窦径  ______[答案] 登岳阳楼 (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头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

    15377597355:   杜甫的《登岳阳楼》的内容,感情,手法 - 作业帮
    漕窦径  ______[答案]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吴楚:指今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鴅省一带. 【简析】大历三年(768)春,杜甫由夔州出峡,因兵乱漂流在江...

    15377597355:   将杜甫的《登岳阳楼》与课文中陈与义的《登岳阳楼》进行比较,有什么一异同 - 作业帮
    漕窦径  ______[答案] 登岳阳楼 (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头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

    15377597355:   孟浩然的《临洞庭》和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描写洞庭湖的名作,试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
    漕窦径  ______ 1)两首诗的时代背景不同:孟浩然的《临洞庭》写在盛唐时期,而杜甫的《登岳阳楼》则写在“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走向衰落时期. (2)逐句分析这两首诗,写景大致相当、结构上的起、承、转、合也基本相同,写作技巧上也可以说不相上下. (3)主要的是要分析两个人胸襟之不同、思想境界之判若云泥:孟浩然想的是有人来提拔自己,而杜甫则从自己的不幸、一下子便联想到天下人民的不幸. (4)孟浩然只能算是名家,而杜甫才是真正的大家.

    15377597355:   汉江临眺与杜甫的登岳阳楼的对比 -
    漕窦径  ______ 汉江临眺 《瀛奎律髓》:"右丞此诗,中两联皆言景,而前联犹壮,足敌孟、杜《岳阳》之作".《唐诗成法》:"前六雄俊阔大,甚难收拾,却以'好风日'三字结之,笔力千钧." 总之 相比区别很大

    15377597355:   杜甫的《登高》和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后两句对比谢谢了,杜甫的《登高》的后两句和陈与义的《登岳阳楼》的后两句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处 - 作业帮
    漕窦径  ______[答案]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大历三年(768)冬十二月,杜甫由江陵、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岳阳楼.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

    15377597355: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与登岳阳楼》比较一下两首诗有什么不同100?
    漕窦径  ______ 两首都是吟咏洞庭湖的千古名篇.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写洞庭水侧重在“气势”,杜甫的《登岳阳楼》则是极力形容洞庭湖的“壮阔”.《临...》托兴观湖,气势磅礴,格调浑成,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而《登...》写出了作者登岳阳楼时所见景象和身世之感、忧时之情,悲慨之中具有雄伟壮阔的意境.

    15377597355:   《岳阳楼记》中,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贤人和庸人的区别. 请分别以贤者和庸者为首词写一组对偶句 . -
    漕窦径  ______ 贤者不以物喜和己悲,先忧后乐;用人不以国弱和民贫,先乐后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