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所用的手法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1
  • 岳阳楼记表现手法?
    岳阳楼记表现手法是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范仲淹就是采取了换一个新的角度,找一个新的题目。文章的题目是“岳阳楼记”,却巧妙地避开楼不写,而去写洞庭湖,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
  • 岳阳楼记的写作手法有哪些
    《岳阳楼记》在写作手法上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以叙事带出景,又由景生情,达到情景交融,最后由情入议,点明全文中心。语言凝练,采用了骈散结合的写法,节奏鲜明,音调铿锵,意境优美,意趣无穷。1.结构颇具匠心。本文由叙事入手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
  • 归纳《岳阳楼记 》中的借代,比喻,对偶,互文手法!~
    1.借代 庙堂之高;江湖之远;锦鳞游泳 ;2.比喻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3.对偶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4.互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岳阳楼记:文章构思巧妙,运用怎样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
    1.比喻 2.拟人 3.对偶 4.夸张 5.借代 6.设问 7.反问 8.对比
  • 岳阳楼记修辞手法的句子和修辞 急求!!
    全文修辞手法有如下: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对偶 衔远山,吞长江——拟人,对偶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夸张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反问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拟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对偶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互文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对比 至...
  • 《岳阳楼记》写作特色
    1.本文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情景交融,议论精辟。2.本文采用对比手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有诗一般的意境。3.本文语言骈散结合,音韵和谐,凝练畅达,极具感染力。
  • 岳阳楼记中作者运用怎样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意图?
    岳阳楼记中作者运用怎样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意图?当然是借景抒情,岳阳楼记中,作者并没有对岳阳楼的具体构造等做很具体的描述,因为作者认为“前人之述备矣”,第2、3、4自然段都是写景,通过写景来引出“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反村古代贤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第5自然段,...
  • 岳阳楼记写景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一是对偶。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二是拟人。如:衔远山,吞长江。
  • 岳阳楼记中运用了哪些抒情手法?
    《岳阳楼记》第3,4段写景抒情时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分析:第3段“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 凄楚.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霪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怎能不令过往的...
  • 《岳阳楼记》一文,范仲淹用什么手法表现古仁人的特点?
    4. **叙述与议论相结合**:文章既有叙事的部分,如重修岳阳楼的背景,也有议论的部分,如对古仁人之心的评价。这种结合使得文章既具有故事性,又具有深度。5. **象征手法**:洞庭湖的景象被用作象征,暗示了人生的各种遭遇和世事的变迁。古仁人的不动心,则代表了一种超越世俗、坚守信念的理想人格...

  • 15520384929:   登岳阳楼三 杜甫 首联和颔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
    卢鲁舍  ______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首联叙事,颔联描写.诗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

    15520384929: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和修辞特点? -
    卢鲁舍  ______ 修辞是对仗,修辞特点是对仗工整,浑然天成,昔对今,洞庭水对岳阳楼.对比鲜明.ps;这是我自己总结的答案,如果考试的话,我也不清楚标准答案

    15520384929:   登岳阳楼陈与义颈联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全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
    卢鲁舍  ______ 反语.全诗表达了诗人抒发自己颠沛流离之苦,对国家的无限的忧愁,以及自己老大悲伤的落寞情怀.

    15520384929:   登岳阳楼杜甫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补充:描述诗
    卢鲁舍  ______ 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意思是说洞庭湖浩瀚无际,把广袤的东南地区分裂成吴楚两大部分;天地万物也好像都日日夜夜漂浮在湖水中一样.想像中,洞庭湖把东南分裂成两块,天地万物好像在湖水中沉浮一样.突显了洞庭湖壮阔的气势与景象.

    15520384929:   杜甫的《登岳阳楼》前两句是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卢鲁舍  ______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15520384929: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对第三联所运用表现手法 -
    卢鲁舍  ______ 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抒发作者遇难呈祥、豁然开朗、得意忘形的心情

    15520384929: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第三联运用的手法做简要分析 -
    卢鲁舍  ______ 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味深长.

    15520384929:   登岳阳楼前两句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
    卢鲁舍  ______ 前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翠绿的新叶比作碧玉,把柳条比作丝绦.后两句用设问的形式,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风的赞美.

    15520384929:   赏析杜甫的登岳阳楼 -
    卢鲁舍  ______ 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逝世前一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

    15520384929:   登岳阳楼(其一)中“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卢鲁舍  ______ 对仗和拟人的倏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