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注释及解析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1
  • 醉翁亭记 注释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宋仁宗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後,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
  • 醉翁亭记的全部解词
    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或起或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尽情地欢乐 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人,是太守醉了。 《醉翁亭记》第四段 一.解词(划线字) 1.:.已而..: 不久 2.:阴.翳.:遮盖3.:上下..: 到处 4. ...
  •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
    《醉翁亭记》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供大家参考。更多内容还请关注哦。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
  • 醉翁亭记原文及注释
    醉翁亭记原文及注释 原文 环除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哪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
  • 醉翁亭记的注释
    醉翁亭记的注释:(1)环:环绕。(2)皆:副词,都。(3)环滁:环绕着滁州城。滁: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4)其:代词,它,指滁州城。(5)壑:山谷。(6)尤:格外,特别。(7)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而:表并列。(8)山:...
  • 醉翁亭记翻译和原文
    《醉翁亭记》译文 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
  • 醉翁亭记的原文及翻译
    醉翁亭记的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 醉翁亭记赏析与原文
    《醉翁亭记 》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
  •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北宋欧阳修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
  • 醉翁亭记重点字词翻译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记数用的签子。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乐其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

  • 18526529139:   <醉翁亭记>的原文以及翻译. -
    出发连  ______ 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许多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山路转弯,有亭子四角...

    18526529139: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ppt -
    出发连  ______ 醉翁亭记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18526529139:   《醉翁亭记》的文意理解 急求!!!!! -
    出发连  ______ 《醉翁亭记》 [北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18526529139:   八年级《醉翁亭记》赏析 -
    出发连  ______ 中心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主旨句:醉能同其乐 贯穿《醉翁亭记》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文中写景的成分很重,又多次提到醉字,这是无足怪的.因为既是写亭...

    18526529139:   《醉翁亭记》相关理解!!!! -
    出发连  ______ 《醉翁亭记》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太守自谓也”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点明课题. “太守醉”中“醉”有几成意思? 两种. 分别是 1喝醉.2看到百姓们安居乐业,心里高兴,醉是为了表现乐.即陶醉. 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滁人游乐的作用? 为了突显太守励精图治,把这里治理得井井有条,为下文的太守乐作了铺垫. "乐意无穷”与“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 "乐意无穷”:指自己高兴.“后天下之乐而乐”:百姓高兴,他才高兴.

    18526529139:   <醉翁亭记>的原文以及翻译. -
    出发连  ______ 醉翁亭记 欧阳修(北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

    18526529139:   醉翁亭记翻译 -
    出发连  ______ 原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chán chán),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

    18526529139:   醉翁亭记解释 -
    出发连  ______ 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各个山峰,树林、山谷尤其秀美,远远望过去那树木茂盛,(景色)幽深秀丽的地方就是琅琊山.在山中行走六、七里路,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奔泻而下的山泉,就是酿泉.山势回环路随山...

    18526529139:   醉翁亭记的原文和译文 -
    出发连  ______ 原文: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yóu)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