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注释学生抄写图片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7
  • 欧阳修《醉翁亭记》诗意赏析
    过去有人买到欧阳修《醉翁亭记》的草稿,看到原稿说滁州四面都有山,用了几十个字,后来改定,仅“环滁皆山也”五字。这一句历来被誉为锤炼字句的典范。作者从大环境、大背景写起,然后突出写西南诸峰,因为那里林壑尤美。 下面再把范围缩小,突出介绍那蔚蓝而深秀的琅琊。再往下,视野推前,由俯及仰,沿山路而上,...
  • 《古文观止·醉翁亭记》译文与赏析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北宋·欧阳修 【题解】本文作于仁宗庆历六年(1046),欧阳修曾追随范仲淹进行政治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到滁州。滁州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欧阳修虽然仕途失意,但却能够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他在滁州时虽自号“醉翁”,但把这个地区整顿得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他的心思并不是只在...
  • 如何背诵醉翁亭记?
    背的时候就仿佛在回忆一张图片上的细节,减少了干背的枯燥性。4、抄写法。准备一张纸和一支笔,将文章抄写下来,边抄边记。虽然是笨方法,但是确实可以加深记忆。5、回顾情景法。回顾在课堂上,早读的时候,或是任意曾有读过《醉翁亭记》的时候。通过回顾曾发生的朗读情景来背诵文章。
  • 北师大版 《醉翁亭记》课下注释
    北师大版 《醉翁亭记》课下注释:环滁:环绕着滁州城。滁州,安徽省东部。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在滁州西南十里)。蔚然,茂盛的样子。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翼然临于泉上: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与泉水之上。临,靠近。太守自谓:...
  • 醉翁亭记赏析与原文
    《醉翁亭记 》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
  • 醉翁亭记原文
    醉翁亭记 (原文)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
  • 醉翁亭记重点字词和重点翻译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
  • 醉翁亭记,为什么不写醉翁亭,写了什么,四字成语?
    回答:一些个人见解,供你参考。醉翁亭记, 不写醉翁亭, 写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是全文的主旨。用四字概括 表达是“醉翁之意”,确切地用成语表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成语。成语注释如下,醉翁之意不在酒 [ zuì wēng zhī yì bù ...
  • 《醉翁亭记》背诵顺口溜是什么?
    《醉翁亭记》背诵顺口溜如下:1、选择早上或晚上背书 早上的记忆力最强,尽量选择在早上记忆和背诵;同时,晚上也一定要进行回想、记忆。2、慢速朗读 在背诵一篇文章或一段话之前,一定要先朗读一遍,慢速朗读,把每个字都读清楚,每个字的发音都读标准,读都没法读完整、读清楚、读流利,更别说背下来了...
  • 醉翁亭记 教学参考 急!!
    这种文学史上有趣的情形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是非常典型的。《朱子语类》所记载的欧阳修改定本文开头的一则轶事,差不多可以和《醉翁亭记》的文章本身齐名。那故事是说,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原稿上,“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我们也确实能够感受到,文章...

  • 13432039095:   醉翁亭记,解释下面的四个“……然”的意思 1.蔚然____ - 2.翼然______ - 3.杂然_________ - 4.颓然_______ - - 作业帮
    爱新觉罗柿宏  ______[答案] 1.蔚然:茂盛的样子 2.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3.杂然:交错的样子 4.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注:在醉翁亭记里,“.然”代表“.的样子”的意思.

    13432039095:   醉翁亭记翻译 -
    爱新觉罗柿宏  ______ 原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chán chán),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

    13432039095:   八年级《醉翁亭记》赏析 -
    爱新觉罗柿宏  ______ 中心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主旨句:醉能同其乐 贯穿《醉翁亭记》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文中写景的成分很重,又多次提到醉字,这是无足怪的.因为既是写亭...

    13432039095:   谁有题醉翁亭记的解释和赏析
    爱新觉罗柿宏  ______ 译文 醉翁亭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各个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去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就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

    13432039095:   《醉翁亭记》按要求填写句子①醉翁亭记命名的缘由是:②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③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④写山间傍晚... - 作业帮
    爱新觉罗柿宏  ______[答案] ①醉翁亭记命名的缘由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②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 ④写山间傍晚景色...

    13432039095:   醉翁亭记1,2段翻译 -
    爱新觉罗柿宏  ______ 醉翁亭记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13432039095:   《醉翁亭记》的赏析及翻译 -
    爱新觉罗柿宏  ______ 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的著名散文家和诗人,提到他,总忘不了他的《醉翁亭记》,他通过对优美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与和乐的社会风气的描写,含蓄委婉地表现了贬官之后的特殊心境. 这篇散文中,有景物的描写,人事的叙述,情感的抒发,而这...

    13432039095:   谁有题醉翁亭记的解释和赏析 -
    爱新觉罗柿宏  ______ 译文 醉翁亭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各个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去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就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

    13432039095:   《醉翁亭记》的结构是怎样的?请以结构式图表示一下, - 作业帮
    爱新觉罗柿宏  ______[答案] 《醉翁亭记》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散文.作者以“记”为名,借景抒情,寄情山水,表达了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这篇散文内容充实,文字精炼,字字矶珠,可谓文约意丰,前呼后应,浑然一体,读来耐人...

    13432039095:   《醉翁亭记》翻译 -
    爱新觉罗柿宏  ______ 《醉翁亭记》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许多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山路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