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做出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秒内的位移是7米,求加速度?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由于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显然用平均速度来求解比较方便。第四秒内的平均速度值其实就是3.5秒时候的瞬时速度值,时间间隔是1s,所以3.5s时候的瞬时速度就是7m/s,于是根据V=at,可以得到:7=a*3.5
,所以a=2
第三秒初的瞬时速度是6m/s,第四秒初的瞬时速度是8m/s,。
第二题也很简单,题目都要求你画出v-t了,你就按照要求画就行了,加速度就是斜率而已,剩下的就是一个数学和物理的综合题目而已,可以用纯数学的角度来求解,也可以从纯物理的角度来求解。
当然也可以用相对运动来求解。而且相对运动是运动学中来讲最简单的求解方法了。当然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容易知道:两车速度一致的时候两车相距最远。根据v=at,代入得到:10=2*t,解出t=5,也就是说第五秒的时候两车相距最远。
第二问,何时甲车追上乙车。如果我们站在甲车上看,乙车就相当于做一个初速度为10的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和初速度反向,大小为2,所以很容易就得出当t=10s的时候,两车相遇。
我们用各自的运动公式来验证:甲车运动的距离:s=0.5at*t=0.5*2*10*10=100m;
乙车运动的距离s=vt=10*10=100,两者的距离一样就表示两车此时相遇,而站在甲车上来绘制乙车的v-t图就是一条直线,一部分在x轴上方,一个在下方,两者面积相等即可。
绘制v-t图可以自己画一下。
第二次相遇的时候其实就是甲车超过乙车,然后减速等乙车追上自己而已。同样可以用相对运动来考察,在我们刚追上乙车之后,乙车向后运动了2s,相对速度达到14m/s,然后此时甲车减速,乙车此时相对我们以大小为6的加速度向我们追来,而我们仅仅需要求解出乙车再次和甲车相遇时候相对于甲车的速度,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
根据v末^2-v初^2=2as,得到甲车刚刚减速时候两侧的距离:s=24m。
之后乙车相对于甲车进行初速度为14,加速度反向,大小为6的匀加速运动。
需要注意的一个潜在约束条件就是甲车实际上是出于减速运动,那么需要十分注意他所能运动的时间,t=v/a=24/6=4s,这是相对运动所需要注意的时间。
很显然,在相对速度大小再次达到14m/s的时候,其实甲车已经停止(也就是说不可能有相对速度再次达到14的情形,这也和实际情况相符,因为之后甲车一直减速,所以相对速度最大的时候就是刚开始减速的时候),所以此时不能够在运用之前的公式了,因为这个时候两车还没有相遇,但是相对运动的加速度已经改变!如果要用相对运动来解答也同样需要分段考察。
此处用地面参考系,此时乙车匀速运动,甲车匀减速运动,且乙车落后甲车24m。运行4秒后,甲车停止,乙车继续匀速运动。直到追上甲车,设这段时间是t于是有以下等式成立:
(4+t)*10=0.5*6*4*4+24,得到t=3.2s,也就是说甲车停止后,乙车继续形式了3.2s才追上甲车。
所以两车相遇的时间t=10+2+4+3.2=19.2s,此时甲车静止。也就是说甲车实际上只运行了16s
其中12s处于加速状态,加速度是2,4s处于减速状态,加速度是6,
我们可以验证:
乙车行驶的距离是s=vt=10*19.2=192m
甲车行驶的距离:
加速阶段:s=v平均*t=12*12=144m
减速阶段:s=v平均*t=12*(24/6)=48
总距离s=144+48=192=乙车形式的距离

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5秒内的位移是18则此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第4秒内的位移是多少~

中间时刻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t1=4.5s是第5秒内的中间时刻,此时速度V1=第5秒内的平均速度=18m/s
V1=at1
a=V1/t1=18/4.5=4m/s^2
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V=t为3.5s的瞬时速度=at=4*3.5=14m/s
第4秒内的位移S=V*1s=14m

另一解法: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2.3.4.5s内的位移比=1:3:5:7:9=x:3x:5x:7x:9x
9x=18m
x=2m
第4秒内的位移=7x=7*2=14m

S4-S3=7m
at^2/2-at'^2/2=7 (t=4s t'=3s)
a=14/(16-9)=2m/s^2


#诸削仲# 一个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于4秒内的 -
(18423573777): A、设加速度为a,则第4s末的速度为v=at=4a,第3s末的速度为v=3a.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有,第4s内的平均速度. v =4a+3a 2 =3.5a,前4s内的平均速度. v′ =0+4a 2 =2a,所以第4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4s内的平均速度.第4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4s末的速度.故A正确,B错误. C、物体在头4s内的位移大于第4s内的位移.故C正确. D、第3s末和第4s初为同一位置,速度相等.故D正确. 故选ACD.

#诸削仲# 物体做出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一秒内的位移为5M 则 - 作业帮
(18423573777):[选项] A. 物体的加速度为5 B. 物体的加速度为10 C. 物体在第二秒内的位移是10 D. 物体在第四秒内的位移是20

#诸削仲# 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4秒内通过的位移是s,最后4秒内的位移是2s,试求该物体运动的总时 -
(18423573777): s是已知量吗?,当成已知量处理了哦,首先a=2s/texp2=s/8后面一个条件转换2s=((2at-2a)/2)*2得出2s=2at-2a,将上面的式子带入消去a,得t=9s,所以总位移=1/2*9*9*(s/8)=81s/16

#诸削仲# 一直点从静止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4s末的速度是4m/s,求:质点在第四秒的位移及前四秒内的位移 - 作业帮
(18423573777):[答案] V4=at a=v4/t=4/4=1 m/s² 前4s的位移x4=at ²/2=8m 前3s的位移x3=at ²/2=4.5m 第4s内的位移s4=x4-x3=3.5m

#诸削仲#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4s末的速度大小是4m/s,那么第4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是( ) - 作业帮
(18423573777):[选项] A. 小于4m B. 等于4m C. 等于8m D. 等于16m

#诸削仲# 一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若在第三秒末至第第五秒末的位移为40米 则质点在前4秒的位移为 -
(18423573777): 已知:V0=0,t35=2秒(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的时间是2秒),S35=40米,t前4=4秒(前4秒) 求:S前4 解:设加速度是a,则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的时间内的位移S35等于前5秒内的位移减去前3秒内的位移.即 S35=S前5-S前3 S35=(a* t前5^2 / 2)-...

#诸削仲# 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秒内的位移为4m,那么它在 (1)3s末的速度为多少?(2)前五秒内通过的位移为多少 (3)第8s内通过的... - 作业帮
(18423573777):[答案] 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则: 1/2a=4 a=8m/s^2 (1)3s末的速度为:v=3a=24m/s (2)前五秒内通过的位移为:s=1/2at^2=1/2x8x25=100m (3)7秒末的速度为:v1=7a=28m/s 8秒末的速度为:v2=8a=32m/s 第8秒内的平均速度为:v=(v1+v2)/2=30m/s 第8s内通...

#诸削仲# 物体做加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五秒的位移是18米,则加速度是?第四秒的位移是? -
(18423573777): 因为物体的初速度为零,所以加速到第四秒的的速度V4=at =4a 物体加速到第五秒的速度为V5=5a 又因为平均速度V*t=S 所以 (V4+V5)/2 * t=s 代入得到 a=4米每二次方秒,同理第四秒的位移S=(V3+V4)/2*t 得到位移S=14m 还有你的题目打的好像有点问题 应该是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吧

#诸削仲# 一个做初速度为零的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4s内通过的位移是8m,则它的加速度为? -
(18423573777): 由s=1/2at*t a=2s/(t*t)=2*8/(4*4)=1

#诸削仲# 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第4秒内的位移为7米,求物体的加速度
(18423573777): 以第四秒为研究对象 初速度=3a 末速度=4a 路程=7 (Vt)^2-(V0)^2=2aS 解得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