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人教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8

  我们知道教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你们是不是还在为教案头疼,范文是很好的方向!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人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人教版)(一)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体育中的实例,探索队列中蕴涵的数量关系与比赛中的搭配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意识。

   教材分析

  体育中的数学是通过研究体育中体操队列与安排比赛场次的问题,将基本的数量关系与组合问题融合在一起。通过体操队列的变换队形,探索行数、每行人数与总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突出表现为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安排比赛场次来研究组合问题,探索运用图示、列表、计算、连线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有序思考。

  教材将两个知识点与学生接触较多的体育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解决两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获取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体现数学的实际价值。

   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一年一度的体育节要到了,体育节中会遇到好多问题,为了让同学们在体育节上有出色的表现,我们先来解决一些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师:说一说在体育节上可能会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新课

  1.比赛项目一:体操表演

  (1)(出示图片)这是我们年级体操队彩排时的队形,如果要变换队形站成4行,每行要站多少人?

  (从队形可以看出,这个体操队有6行7列,总人数为67=42(人),要站成4行每行人数应为424=10(人)2(人),每行可以站10人,另外两个人可以在前面领操。)

  (2)如果站一个方队(正方形队伍)可以怎样做?

  (队伍有6行7列,要站成方队,可以去掉一列或是增加一行。观察图片。)

  (3)为了出场时的队形是方队,我们只出场36名队员,他们可以站成一个几行几列的方队?

  (方队的行列相等,因为66=36,因此所站成的方队是一个6行6列的正方形。)

  (4)在表演过程中要不断变化队形,这个方队可以变成哪些长方形队伍,请你找一找?

  (因为无论怎么样变化,总人数36不变,136=218=312=49=36,所以可以站成1行36列、2行18列,)

  (5)把结果整理填写在书中的表格内。

  2.比赛项目二:拔河比赛

  (1)四年级的1,2,3,4班要进行几场拔河比赛。

  (1班和2班,1班和3班,1班和4班,2班和3班,2班和4班,3班和4班。)

  注意:进行过一次比赛的两个班级不能重复。

  (2)能不能用一种更加简单的方法来表示。

  ①可以用连线的方法。

  ②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③还可以画线段图。

  (3)提供列表格的方法,请同学们根据表格来说一说这种方法的含义。

  (在表格中,两个班级交叉的表格代表两班之间的一场比赛,自己班级和自己班级不能比,用斜线划去,而斜线将表格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代表各班之间的比赛,而另一部分是重复的,舍弃。)

  (三)作业

  1.如果我们班的学生要站成方队,可以怎样做。

  2.完成教材77~78页的问题。

   教学反思

  研究体育中的数学问题,目的就在于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每一个教学契机,让学生经历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体操表演中,要站成4行后又余2人,我请学生将数学问题的解决与生活中的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进行实际设计,怎样站才能更美观呢?学生设计出让这两个人领操,给人感觉此举很有意义。在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还关注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突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学生的内在潜力是无限的。在比赛中列表格的方法对学生来讲偏难,但通过呈现方式的改变,将表格放手交给学生,请他们来分析这种方法的道理,在探究表格意义的同时,学会用列表格的方法解决搭配问题,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人教版)(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2、通过探究活动,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一位小数的加法、减法计算。进行加法、退位减法。小数点对齐。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主体图。(用幻灯投影或挂图)

  请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获取了哪些信息?

  二、经历探究,获取新知

  1、教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了整数的加、减法,也学会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现在,我们又认识了小数,请猜一猜,我们也应该学习小数的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教学例3

  1个卷笔刀和1枝铅笔,一共多少钱?

  (1)卷笔刀多少钱?铅笔多少钱?

  要计算一共多少钱?必须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

  (2)你们认为怎么算?是怎么想的?

  放手让学生探究方法,尝试计算。

  学生经过讨论、交流,一般会出现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化角为单位计算;另一种是以元为单位,直接用小数计算)。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后,教师引导全体学生一起探究用小数直接计算的方法。

  (3)要点分析

  ①验证答案:1.4元=1元4角,结果正确

  ②观察算式:

  特征1:小数点对齐。(相当于整数加法的数位对齐)

  这里不仅要求二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而且要强调和小数点要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

  特征2:计算过程,方法与整数加法相同。

  3、教学例4

  (1)提出问题:一个卷笔刀比一枝铅笔贵多少钱?

  (2)探究计算,引导用小数直接计算。

  0.2元=2角 8角-6角=2角结果正确

  (3)出示例4

  一枝水笔比一枝铅笔贵多少钱?

  ①要求学生用小数直接计算。

  ②尝试计算,汇报结果。(展示演示板)

  ③说一说计算要点。

  4、课堂小结

  (1)教师说明直接用小数计算的简便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认识掌握小数计算的重要性。

  (2)学生说明小数计算要点。

  三、课堂活动

  1、课本第96页的“做一做”

  第(1)题是小数加法。学生独立完成。

  第(2)题既有小数加法知识,又有小数大小比较知识。

  第(3)题,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引导学生提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问题,并进行计算。

  2、补充问题。

  图中“找你6角”,猜一猜:小红给售货员多少钱,可能,买了什么商品?

  启发:找出购买商品的钱数尾数有4角的。

  四、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二的第1-3下列各题。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人教版)(三)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和相应的减法的过程。

  2、会计算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和相应的减法。

  3、在自主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新授:

  1、填符号、写算式。师出示小黑板,呈现(1)组图,先分别用数表示两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再提出在○中填上合适符号的要求,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如:两个图形一样大,两个1/2合起来等于1。接着在○里填“=”。

  2、在前面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写出加法算式。接着鼓励学生:你能写出一个减法算式吗?在学生交流写出的减法算式时,重点了解学生是怎样想的。

  3、(2)组图可仿照上面进行。

  看图列式计算

  1、让学生独立观察图,说一说图表示的意思。

  2、鼓励学生写出加法算式,并计算。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思路。

  3、看图写减法算式,仿照上述过程进行。

  教材只呈现了1-1/3=2/3的算式思路,教学时,还应启发学生写出1-2/3=1/3。

  练一练

  第一、二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第三题,先鼓励每个学生都讲一讲图中的故事,并提己想到的问题,再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如,4/4=1,1-1/4=3/4,1-2/4=2/4等。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人教版)(四)

  《旋转与平移》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

  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对物体旋转、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旋转、平移现象。

   教学过程

  一、认识旋转现象

  (一)做风车:

  1、指导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

  2、让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玩一玩。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形,说说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在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使学生了解风车是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

  (二)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可直接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二、认识平移现象

  (一)做一做:

  1、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操作。

  2、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

  3、讨论:

  取书、推书的动作以及书的移动有什么特点?

  使学生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移运动。

  (二)说一说: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

  三、练一练:

  第1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做平移、旋转动作。

  第2题: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空间。

  第3题:先让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先让学生指出事物的运动情况,再说出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重点了解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的情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人教版)(五)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两个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的图。

  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现面是有大小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就和面的大小有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教师谈话引入。说明:黑板面和国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

  (板书:观察比较)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这些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

  (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总结面积的意义。

  提问: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2、认识面积单位。

  (1)出示教材第61页例2。

  引导: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来帮忙。

  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是最合理的方法。解决了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

  (2)认识统一比较的重要性。

  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认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教师翻开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个格,激起学生的疑问。

  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呢?

  (3)带着问题自学。

  提问: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

  ③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④同桌两人互相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⑤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翻出反面,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练习本。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如图,每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红笔涂出8平方厘米的一个图形,再用绿笔涂出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另一个图形。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电视屏幕的面积是25()。

  (2)一块橡皮上面的面积是9()。

  (3)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500()。

  (4)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0()。

  四、思维训练

  1、下图中每一小格是1平方厘米,请你写出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动脑筋:先估算哪个图形的周长比较简便?算一算。(单位:厘米)



~


#宋致荀#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课程教案 - 作业帮
(18248557096):[答案] 教学目标: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

#宋致荀#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全册教案下载 -
(18248557096): 『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全册教案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 学数 下载:470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案

#宋致荀# 求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因为面试的原因~时间紧迫~ - 作业帮
(18248557096):[答案] “吨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千米和吨的认识”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一课时.一、说教材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

#宋致荀# 有孕期防辐射服装该如何清洗呢?
(18248557096): 1、防辐射服可以直接用水洗,也可以使用普通的中性洗衣粉洗衣液.洗涤方法与普通衣物的清洗过程一样; 2、在洗防辐射服时,一定要轻柔的手洗,尽量不要使用洗衣机来洗; 3、防辐射服洗后不要拧绞,可以直接从水中拎起来晾干就可以了; 4、洗防辐射服的水温不宜过高,水温不要超过40度; 5、衣服可以采用中温熨烫,温度不要超过150度; 6、在洗涤时不可漂白.

#宋致荀# > 兄弟俩应该先把大雁射下来再商量怎么吃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争论的故事》教案(2) - 作业帮
(18248557096):[答案] 师:请一位同学讲故事. 生:讲故事. 师:刚才这位同学故事讲得很流畅,如果语速再慢一点,讲得有声有色一点就更棒了. 四、交流感想,感悟道理 师:有道理. 生:兄弟俩是要射下大雁充饥的,可他们不射大雁,却在不停地争论,结果大雁早就飞走...

#宋致荀# 2020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篇
(18248557096): 编写教案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宋致荀# 谁有逗你学统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同步学百度云资源 -
(18248557096): 《人教版小学数学3年级下课件》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8mbQD2-U0HwJIni6AYW6ow 提取码:h7q2人教版小学数学3年级下课件|9、人教版数学3年级下 【获奖优质课】|9、人教版数学3年级下 【获奖优质课】....

#宋致荀# 关于小学数学说课稿 -
(18248557096): http://www.isud.com.cn/down.asp?cat_id=17&class_id=127 『小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说课稿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说课稿 郑高永 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教学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加减乘...

#宋致荀# 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
(18248557096): 1、熟悉时间单位年、月、日,进一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巩固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 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2、巩固24小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理解时间和时刻的...

#宋致荀#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完整课件 - 作业帮
(18248557096):[答案] 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完整课件,你可百度一下“全国最优秀教学软件”,有小学一二三四五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上下册,《情景版》,《动画版》,《点读版》,情景动画展现,教学软件可人机互动,让小学生更爱学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