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是书序还是赠序 滕王阁序属于宴集序还是赠序?为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这是赠序。赠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一般是在送朋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

我是语文老师,我来解释一下。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在《王子安集》中,本文又题《滕王阁诗序。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段,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二、三两段)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四、五两段)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六、七两段)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从内容上来看它是写在滕王阁诗会后,
最后两段的翻译如下:我,地位低下,一个书生。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虽然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像班超那样)有投笔从戎的胸怀,也仰慕宗悫“乘风破浪”的志愿。(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之外去早晚侍奉父亲。不敢说是谢玄那样的人才,(却)结识了诸位名家。过些天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一定要像孔鲤那样趋庭有礼,对答如流;今天举袖作揖谒见阎公,很高兴登上了龙门。司马相如倘若没有遇上杨得意,只好拍着他的赋而叹息;我今天遇上了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奏一曲高山流水又有什么羞愧呢?

唉!名胜的地方不能长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遇。兰亭的聚会已经没了,金谷园(也)成为废墟。离别时写几句话作纪念,有幸接受厚恩参加这次宴会;登高作赋,那就指望在座的诸公了。冒昧地用尽鄙陋的心怀,恭敬地写下这篇小序,(我的)一首四韵小诗也已写成。请各位像潘岳、陆机那样,展现如江如海的文才吧。

由是观之是赠序。

这篇序文之所以生动感人,千古传诵,还在于它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我只讲其一,在于它有诗意之美。本文题名曰“序”,也是一篇典型的骈文。有规模崇丽、气象清新的风格。诗意的捕捉和意境的创造。他是以诗人的眼光来观察与滕王阁有关的客观事物的,而且是以诗人的心情去体验和抒发真实感受的。他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他有远大的抱负,有人生的使命感。所以,他既能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这样歌咏山河风光的佳句,同时也能抒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情怀。然而,由于时代及其他方面的局限,诗人的理想不能实现,壮志难酬,免不了有“兴尽悲来”之叹,免不了要产生一种与生俱来的深沉的孤独感。正因为有这种出自内心的深沉感受,所以千百年以后它仍然能拨响与他有某种类似体验的读者的心弦。序文具有真挚的情感和浓郁的诗意,所以它的影响远远超过同时创作的《滕王阁诗》。(楼上已有)诗语凝练,内容含蓄,概括性很强,且又极富诗的形象与诗的韵味。但它毕竟不能像序文那样,大开大合,纵横出没,规模崇丽而又气象清新。作为主体的这首《滕王阁诗》,只有参读附于诗前的序文才能更深地把握其内蕴。
所以说书序也是有道理的。
所以都对呀

是篇赠序.首先两者是有区别的,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别

所谓书序指书的序言,也叫序文,指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一般由作者说明写书的经过,或别人介绍和评论本书的内容,一部长篇巨作通过言简意赅,画龙点睛似的淡淡几笔便使其相得益彰,而读者也心中有数,对该书的内容概要一目了然,正因为如此,不少读者读书养成先看序的习惯。(可见一本书要不要序文尽可见仁见智,我个人则认为书还是以有序文为妙,我一直把每册书的序文视若“通道”、“桥梁”和“药引”,甚至形成癖好。)

而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如《送东阳马生序》。明代文学家宋濂,的有名望有地位,但并不板起面孔说教,而是如话家常,质朴亲切,令人容易接受。这篇赠序,作者先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问师的种种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然后对比当时的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指出学业是否有成,关键在于自己用心与否;最后说明作序的缘由,表达对马生的期望和勉励之情。

闻一多曾说初唐四杰“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唐诗杂论》)。《滕王阁序》作为一篇赠序文,借登高之会感怀时事,慨叹身世,是富于时代精神和个人特点的真情流露。王勃一生虽连遭挫折,不免产生人生无常、命运偃蹇的怨叹,但我们在文中更多地体验到的却是作者渴望用世的抱负和强自振作的意志。希望和失望兼有,追求和痛苦交织,这正是文章的动人之处。作为一篇优秀的骈文,作者调动了对偶、用典等艺术手段,在精美严整的形式之中,表现了自然变化之趣;尤其是景物描写部分,文笔瑰丽,手法多样,以或浓或淡、或俯或仰、时远时近、有声有色的画面,把秋日风光描绘得神采飞动,令人击节叹赏。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联,动静相映,意境浑融,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是宴集序,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一个性质,都是宴会上文人雅士作的诗的序文.王勃当时写的诗是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另,我是南昌人哦,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呀,我为王勃骄傲,为<<滕王阁序>>骄傲.

滕王阁序赠序

序文简介〕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序分为哪三种滕王阁序属于哪一种~

“序”分为书序、赠序、宴集序三种,《滕王阁序》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文章。
"赠序"的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白居易的《琵琶行》、姜夔的《扬州慢》等,前面都有一段序。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如《〈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等。

古人宴集时,常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为宴集序,如王勃《滕王阁序》。


#丰管奖# 《滕王阁序》是骈文还是散文? -
(17365544082): 比散文规矩严一些的是骈文.所以《滕王阁序》是骈文.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这篇临别赠言虽为即兴之作,但堪称古代骈文中的精品.在严格的骈体形式束缚下,作者充分发挥骈文特有表现手段,融对偶、声韵、事典、辞藻于一炉,又运散文之气于骈偶之中,严整中呈行云流水之势.

#丰管奖# 滕王阁序,是给一篇文章作的序吗?是什么文章?出名吗? -
(17365544082): 不是..王勃写的,修缮滕王阁后为滕王阁而写. 相当有名.

#丰管奖# 《滕王阁序》属于哪类文章? -
(17365544082): 属于描绘事物景象风格发的

#丰管奖# 滕王阁序是一首什么诗 -
(17365544082): 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一名《滕王阁诗序》.骈文篇名.唐王勃作.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作者“无路请缨”的感慨.

#丰管奖# 滕王阁序的'序'是什么意思
(17365544082): 序:文章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之前的序言.序文.序跋.序曲.序幕.序论.关于《滕王阁序》的由来,唐末王定保的《唐摭言》有一段生动的记载.原来阎公本意是让其...

#丰管奖# 滕王阁序是宋词吗
(17365544082): 滕王阁序是文,不是词!

#丰管奖# <滕王阁序><滕王阁诗> -
(17365544082): 《滕王阁序》和《滕王阁诗》是同时创作的,《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是一篇骈文,写得生动感人,千古传诵,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但其内容并非介绍诗歌,(介绍的东东比诗还长的例子还是有...

#丰管奖# 滕王阁序是应该叫滕王阁序还是滕王阁诗并序 -
(17365544082): 王勃写的是滕王阁诗并序,由于序比那首诗更出名,大家习惯叫滕王阁序,也就很少关注后面的那首诗.

#丰管奖# 《滕王阁序》是骈文还是散文? - 作业帮
(17365544082):[答案] 比散文规矩严一些的是骈文.所以《滕王阁序》是骈文.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这篇临别赠言虽为即兴之作,但堪称古代骈文中的精品.在严格的骈体形式束缚下,作者充分发挥骈文特有表现手段,融对偶、声韵、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