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研究过“力是不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是谁提出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牛顿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纯属思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他的工作,为I.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物理学概念和原理的创新 惯性原理和力与加速度的新概念 推动重物时需要的力大,而推动轻物时需要的力小,是人们的直觉经验。亚里士多德据此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一切物体均有保持静止或所谓寻找其“天然去处”的本性,认为“任何运动着的事物都必然有推动者”,并用比例定律把动力与速度联系起来。伽利略则得出新的概念,他观察到一个沿着光滑斜面向上滑动的物体,因斜面的斜角不同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减速,斜角越小,减速越小。如在无阻力的水平面上滑动,则应保持原速度永远滑动。因而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运动的物体,假如有了某种速度以后,只要没有增加或减小速度的外部原因,便会始终保持这种速度——这个条件只有在水平的平面上才有可能,因为在斜面的情况下,朝下的斜面提供了加速的起因,而朝上的斜面提供了减速的起因;由此可知,只有在水平面上运动才是不变的”(《两门新科学的对话》,第三天,问题9,假设23注)。这样,伽利略便第一次提出了惯性概念,并第一次把外力和“引起加速或减速的外部原因”即运动的改变联系起来。与前述的匀加速运动实验结合在一起,伽利略提出了惯性和加速度这个全新的概念,以及在重力作用下物体作匀加速运动的全新的运动规律,为牛顿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种新的惯性概念,推翻了1000多年以来亚里士多德学派认为物体运动靠精灵或外界迂回空气推动的说法,也澄清了中世纪含糊的“冲力”说。这是人类长期以来研究机械运动的理论成果,并且得到了当时地动说支持者们的拥护。伽利略虽然没有明确地写出惯性原理,可是表明了这是属于物体的本性的客观规律,在研究其他物理问题时,他熟练地运用了它。然而他未能摆脱柏拉图关于行星作圆运动的观点,相信“圆惯性”的存在,因此未能将惯性运动概念推广到一切物体运动上。完整的惯性原理是在伽利略逝世后两年由R.笛卡儿表述的。
伽利略把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改变或加速度的产生归诸力的作用,这是对力的性质的客观认识,也是牛顿第二定律的雏形。惯性原理的发现破除了力是运动原因的旧概念,而认为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高度评价伽利略对第一、第二两运动定律所作的开创性工作(见牛顿运动定律)。
运动独立性原理和运动的合成、分解定律 在弹道的研究中,伽利略发现水平与垂直两方向的运动各具有独立性,互不干涉,但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又可合成实际的运动径迹。他从垂直于地面的匀加速运动和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完整地解释了弹道的抛物线性质,这是运动的合成研究的重大收获,并具有实用意义。
惯性参照系概念 伽利略用物理学原理为哥白尼地动学说进行辩解时,应用运动独立性原理通俗地说明了石子从桅杆顶上掉落到桅杆脚下而不向船尾偏移的道路。他又进一步以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船舱中物体运动规律不变的著名论述,第一次提出惯性参照系的概念。这一原理被A.爱因斯坦称为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是狭义相对论的先导。

牛顿 伽利略

谁发现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牛顿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纯属思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他的工作,为I.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物理学概念和原理的创新
惯性原理和力与加速度的新概念
推动重物时需要的力大,而推动轻物时需要的力小,是人们的直觉经验。亚里士多德据此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一切物体均有保持静止或所谓寻找其“天然去处”的本性,认为“任何运动着的事物都必然有推动者”,并用比例定律把动力与速度联系起来。伽利略则得出新的概念,他观察到一个沿着光滑斜面向上滑动的物体,因斜面的斜角不同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减速,斜角越小,减速越小。如在无阻力的水平面上滑动,则应保持原速度永远滑动。因而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运动的物体,假如有了某种速度以后,只要没有增加或减小速度的外部原因,便会始终保持这种速度——这个条件只有在水平的平面上才有可能,因为在斜面的情况下,朝下的斜面提供了加速的起因,而朝上的斜面提供了减速的起因;由此可知,只有在水平面上运动才是不变的”(《两门新科学的对话》,第三天,问题9,假设23注)。这样,伽利略便第一次提出了惯性概念,并第一次把外力和“引起加速或减速的外部原因”即运动的改变联系起来。与前述的匀加速运动实验结合在一起,伽利略提出了惯性和加速度这个全新的概念,以及在重力作用下物体作匀加速运动的全新的运动规律,为牛顿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种新的惯性概念,推翻了1000多年以来亚里士多德学派认为物体运动靠精灵或外界迂回空气推动的说法,也澄清了中世纪含糊的“冲力”说。这是人类长期以来研究机械运动的理论成果,并且得到了当时地动说支持者们的拥护。伽利略虽然没有明确地写出惯性原理,可是表明了这是属于物体的本性的客观规律,在研究其他物理问题时,他熟练地运用了它。然而他未能摆脱柏拉图关于行星作圆运动的观点,相信“圆惯性”的存在,因此未能将惯性运动概念推广到一切物体运动上。完整的惯性原理是在伽利略逝世后两年由R.笛卡儿表述的。
伽利略把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改变或加速度的产生归诸力的作用,这是对力的性质的客观认识,也是牛顿第二定律的雏形。惯性原理的发现破除了力是运动原因的旧概念,而认为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高度评价伽利略对第一、第二两运动定律所作的开创性工作(见牛顿运动定律)。
运动独立性原理和运动的合成、分解定律
在弹道的研究中,伽利略发现水平与垂直两方向的运动各具有独立性,互不干涉,但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又可合成实际的运动径迹。他从垂直于地面的匀加速运动和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完整地解释了弹道的抛物线性质,这是运动的合成研究的重大收获,并具有实用意义。
惯性参照系概念
伽利略用物理学原理为哥白尼地动学说进行辩解时,应用运动独立性原理通俗地说明了石子从桅杆顶上掉落到桅杆脚下而不向船尾偏移的道路。他又进一步以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船舱中物体运动规律不变的著名论述,第一次提出惯性参照系的概念。这一原理被A.爱因斯坦称为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是狭义相对论的先导。

最早提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个理论的是伽利略,斜面实验让他发现这条规律,后来迪卡儿完善,最后由牛顿系统总结,便形成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简称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惰性定律。常见的完整表述: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别独宝#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吗?
(17820918743): 力不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当物体受到得合外力为0时,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当物体受到得合外力不为0时,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或者是方向)将改变.

#别独宝# 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吗? -
(17820918743): 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是错误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如果一个物体原本是静止的,那么要想让它运动,就一定要有力的参与. 这个想法对.

#别独宝# 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吗.为什么 -
(17820918743):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作匀速运动的时候,并没有力施加在它上面,或者说施加在其上面的合力为零.

#别独宝# 是谁提出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17820918743): 最早提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个理论的是伽利略,斜面实验让他发现这条规律,后来迪卡儿完善,最后由牛顿系统总结,便形成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简称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惰性定律.常见的完整表述: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别独宝# 为什么说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17820918743): 力能够使物体运动,但有些物体在没有力的情况下也能运动(由于惯性),比如你扔出一块石头,力的作用只在你扔出的这个瞬间,但石头被你抛出后所经过的路线是由于惯性而运动的,而因为石头受重力影响最终会落到地上.而假设没有重力的存在(也没有空气等其他阻力),石头会一直运动下去的,其方向也不会改变.所以石头落地其实是重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别独宝#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作业帮
(17820918743):[答案] 对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别独宝# 为什么说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17820918743): 这必需通过牛顿运动定律来理解.阐述如下: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告诉人们: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意思是说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物体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原来是静止的仍归静止,原来是运动的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匀速直线运动),这就揭示了一个道理:物体的运动无需力来维持,运动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 2、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加速度是力的作用效果,故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别独宝#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也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为什么? - 作业帮
(17820918743):[答案] 因为不受力的物体也可以运动...(比如飞出去的足球).而要改变运动状态就必须受力(要让球飞起来就必须踢他一脚)

#别独宝# 伽利略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分析后,认识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为了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他所用的... - 作业帮
(17820918743):[答案] A、这是扭秤实验图,是测引力常量的,故A错误 B、这是牛顿管,是研究自由落体的,故B错误 C、这是研究力与加速度关系的,单测加速度也可以用,用到的比较多,故C错误 D、伽利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实验是理想斜坡实验,故D正确 故选D

#别独宝# 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吗?..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对吗? - 作业帮
(17820918743):[答案] 不一定,但改变了运动速度或方向一定需要力 如果物体是匀速直线运动的不需要力 有什么不明白可以继续问,随时在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