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车相向,和相对而行的数学题有什么窍门 相对而行与相向而行的区别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这类题通常称“相遇问题”,窍门是充分理解题意,抓住数量关系式。
充分理解题意,就是通过仔细读题,审清:
两车是同时出发,还是先后出发;
行驶了多少时间,中途有没有停留;
两车是相遇,还是还没相遇,还是相遇过了;
两地相距有多远,或者两车各自行驶的路程。
充分理解题意,还包括审请问题要求,问题是求相遇时间,还是求两地路程,还是求车速……等等。

抓住数量关系式,就是要根据数量关系式: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得出另两个数量关系式: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
从问题入手,画出线段图,分析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之间的关系,选用相应的数量关系式。
既理解题意,又掌握数量关系式,解这类应用题就不难了。

“两车相向”的等量关系一般是:快车行程-慢车行程=两车距离(也可能是出发点间距)
“相对而行”等量关系一般是:快车行程+慢车行程=两地间距离

相向而行是什么意思(图解)~

1、相向而行就是朝相反的方向行进。与相对而行意思相近,相向就是朝同一目标,面对面运动。
2、数学中,相遇问题是相向而行、相对而行、同向而行最常用地地方,如甲乙两人同向而行几小时相遇、AB两人相向而行几小时后相遇等。
3、词语造句
(1)小明和小亮相向而行,两人在花坛相遇,互相打着招呼。
(2)甲乙两人从宁波和南京相向而行,在公路上碰了面。

扩展资料:
1、在表述双方目标一致时,常用相向而行一词。在政治、外交问题叙述时,常用相向而行来表达双方具有共同目标或共同愿景、有共识等共性表示。
2、相向而行,可以说0.5小时相遇,甲乙两人每走1小时就会共走13+11=24份,而走半小时他们实际共走了的距离,也就是他们之间相差的距离。他们之间相差了24×0.5=12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相向而行

“相对而行”和“相向而行”没有区别,意思是一样的.
例如:甲、乙两人从A、B两地相对而行(相向而行).注释:这句话中的“相对而行”和“相向而行”意思都是两人面对面地前进.

“同向而行”意思是两人从同一地点,同一方向前进.

扩展资料:
相向而行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iāng xiàng ér xíng,意思是朝相反的方向行进。与相对而行意思相近。(即面对面行进。)
物理解释:相向就是朝同一目标,面对面运动。注意,在表述双方目标一致时,常用相向而行一词。在政治、外交问题叙述时,常用相向而行来表达双方具有共同目标或共同愿景、有共识等共性表示。
数学中,相遇问题是相向而行、相对而行、同向而行最常用地地方,如甲乙两人同向而行几小时相遇、AB两人相向而行几小时后相遇等。
现在来解几道关于相向而行的问题:
1、甲乙两人相距21千米,如果相向而行,1小时相遇,如果同向而行,乙7小时才能追上甲,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2、甲乙的速度比是13:11,如果甲乙同时相向而行,0.5小时相遇,如果他们同向而行,甲需几个小时追上乙?
解答:
1、相遇时,甲乙两人共走了21千米,说明甲乙两人的速度和是21千米。而他们同向而行,追及距离是21千米,追及时间是7小时,那么他们的速度之差为21÷7=3(千米)。
根据和差问题的解法,大数=(和+差)÷2,因为在乙落后甲的情况下,乙能追上甲,说明乙的速度是大数,那么乙的速度就是(21+3)÷2=12(千米)。
那么甲的速度就是21-12=9(千米)或12-3=9(千米)。
2、相向而行,0.5小时相遇,甲乙两人每走1小时就会共走13+11=24份,而走半小时他们实际共走了的距离,也就是他们之间相差的距离。他们之间相差了24×0.5=12份。
那么甲每小时追乙13-11=2份,则甲需要12÷2=6(小时)追上乙。


#宦羽会# 一列客车车长280米,一列货车车长200米,在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而行,从两个车头相遇到 -
(15999857243): 这个就是一个相遇和追及的问题,当两车相向而行的时候,两车相遇路程为480,所以(V客+V货)*20=200+280,所以V客+V货=24,当同向行驶的时候,追及路程为480,所以(V客-V货)*120=200+280,所以V客-V货=4.所以V客=14米/秒,V货=5米/秒 ,单位自己换算一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宦羽会# 数学问题, 有甲乙两辆火车相向而行,速度分别是V甲, V乙, 两车相距距离为S0,什么时候两车相遇. -
(15999857243): s0/(v甲+v乙) 已知距离为S0,两车是相向面行 可以把甲车或乙车当中一车作为参照物,那么另一车的行驶速度就是两车的速度之和 知道了距离和速度,时间=距离/速度

#宦羽会# 求高手帮忙,小学奥数题 AB两地各有一辆汽车相向而行,两车第一次在距A地50千米处相遇,随后两车 -
(15999857243): 第一次相遇两车行程之和为AB两地的距离,第二次相遇两车行程之和为AB两地的距离的三倍,看下面图就知道了,所以第一次相遇A车开出了50千米,按比例第一次相遇A车开出了50*3=150千米,此时A车是开了一个AB两地的距离加上40千米 .所以AB距离为150-40=110 绿色是A车的轨迹,红色是B车的轨迹.

#宦羽会# 怎样解决相向而行,同向而行之类的数学问题呢?(举例) -
(15999857243): 相向而行:S=(V1+V2)t 同向而行:S=(V1-V2)t

#宦羽会# 关于数学的知识,进来看看吧!数学路程题中经常出现,两车相向而行,向对而行,向反而行,反向而行,成了 - 作业帮
(15999857243):[答案] 相向而行就是相对而行也就就是从两边到中间 相反而行和反向而行就是从中间到两边.

#宦羽会# 一道数学题,请用小学6年级的方法计算.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货车每小时比客车慢10千米,3小时后两车相遇.相遇后客车再行2小时到达... - 作业帮
(15999857243):[答案] 客车行了3小时相遇,又行了2小时走完全程;就是说客车走完全程要5小时, 相遇时客车走了全程的3/5,货车就走了全程的2/5. 客车每小时多走10千米,相遇时走了3小时,比货车多走了3*10=30千米. 两地距离是30÷(3/5-2/5)=30÷1/5=30*5/1=150千...

#宦羽会# 五年级数学题目甲乙两车从两地出发,相对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相遇点离两地中点25.2千米处,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8.4千米,已知甲车每小时行驶46.5... - 作业帮
(15999857243):[答案] 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驶2*25.2=50.4km 相遇时需时50.4÷8.4=6小时. 两地的距离=6*(46.5+46.5-8.4)=6*(93-8.4) =558-50.4=507.6km

#宦羽会# 两辆汽车相遇(数学题)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在离中点15千米处相遇,已知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88千米,求慢车速度. - 作业帮
(15999857243):[答案] 15÷3=5(千米) 88-5=83(千米) 答:慢车的速度是每小时83千米. (楼下的别抄袭!)

#宦羽会# 两辆火车,一快一慢,快车长305米,慢车长344米.若两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开始至两车离开历时13秒. -
(15999857243): 设快车速度v1,慢车速度v2,则 相向而行:13(v1+v2)=305+344,同向而行:65(v1-v2)=305+344,解得:v1=30m/s v2=20m/s 相向而行的时候,假设快车向东,慢车向西,慢车是与以v2向西运动的参考系相对静止,则快车在该参考系的速度为v1+v2向东,相遇到离开辆列车走过距离应为快车车长+慢车车长.相向而行的时候,假设快车向东,慢车向东,慢车是与以v2向东运动的参考系相对静止,则快车在该参考系的速度为v1-v2向东,相遇到离开辆列车走过距离也为快车车长+慢车车长.

#宦羽会# 数学应用题思路两车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快车与慢车的速度之比为7:5,它们相遇时离中点20千米,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 作业帮
(15999857243):[答案] 感谢信任. 可以这样想:两车速度之比为7:5,因此它们行程比为7:5.把全程看作整体1,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走了(7/12-5/12),即1/6. 而它们相遇时离中点20千米,则快车比慢车多行驶(2*20)千米,即40千米. 40km占全程的1/6,全程即:40÷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