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停顿和连接的技巧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停连是指在有声语言的流动过程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语音上的间歇叫停顿;不中断的地方叫连接。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关于朗诵停顿和连接的技巧,欢迎借鉴参考。

  停连的作用:

  1、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

  2、句子结构上的需要;

  3、可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

  4、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帮助听者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

  古时候有个由于停连造成的一个笑话:

  一位吝啬的富人准备请一位私塾先生教其子女读书。当问及伙食标准时,私塾先生写下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富人将其理解为“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便请了这位先生。但教书第一天,当私塾先生看到席上只有一碟青菜时便勃然大怒,拿着条子说,明明说好的“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你怎么不守诺言呢?!

  通过这个笑话可以看出,停连的不同完全可以造成意思的改变,所以在朗读时不是随意就可以停连的。

  一、停顿

  停顿一般分语法停顿、强调停顿(弱逻辑停顿或感情停顿)、结构停顿。

  1、语法停顿是指句子中一般的间歇,反映句子的结构关系。朗读时常依据标点符号的要求来停顿。一般情况下语法停顿的长短可这样区分:句号、问号、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

  2、强调停顿,指句子中特殊的间隔。或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或为了加强语气,而在不是语法停顿的地方故作朗读停顿;或在语法停顿的基础上变动停顿时间,给听者以思考的余地,便于理解、接受,从而增强朗读的语言效果。又可叫逻辑停顿或感情停顿。

  例如:这里就是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走过的地方,红军叫它“水草地”。 这句中的“这里”“它”后面需要停顿,以强调要说明的地方。

  例如:蓖麻越长越高,一张张的大叶子像张开的手。过些时候蓖麻开花了,开出一串串淡红色的小花。 在“大叶子”后面应稍作停顿,以突出下面的比喻;在“开花了”之后作较长的停顿,可以表现出人们的兴奋之情。

  3、结构停顿:由文章的层次结构决定,是为了表示文章的层次、段落等所作的停顿。

  还有一种分法是:区分性停顿、呼应性停顿、并列性停顿、强调性停顿、转换性停顿、生理性停顿、回味性停顿。

  1、区分性停顿:为使句意不产生歧义,在词与短语间安排的停顿。

  例如: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获得了冠军。

  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获得了冠军。

  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获得了冠军。

  例如:最贵的一张值800元。

  最贵的︱一张︱值︱800︱元。

  最贵的︱一张值800元。

  最贵的一张︱值800元。

  2、呼应性停顿:是强调语句内在联系的停顿。呼应停顿,有逐层停顿呼应,即大呼应套小呼应,也有一呼几应几呼一应等情况。

  例如:现在播送︱中央气象台︱今天早晨发布的︱10月中旬的天气预报。

  “播送”是呼,“天气预报”是应。

  例如:他︱当过演员,在大学里教过书,还干过几年木工。

  “他”是呼,后面几个短语是应。

  3、并列性停顿:指几个句子中相应并列的词语间的对应停顿。

  例:过去︱我们没有被困难吓倒,现在︱我们也不会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

  在由“和”“及”等关联词的并列关系时,系列性停顿必须注意并列成分的对等。

  例:他在当时发布这个命令,实质上就是向︱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

  4、强调性停顿:为突出某个词儿在这个词的前后所作的适当停顿。

  例如:森林爷爷︱一点儿也不着慌。突出了森林爷爷的镇定。

  例如:自古被称作天险的长江,被我们︱征服了。突出“征服”长江的英雄气概。

  5、转换性停顿:是在表情达意的转折处安排的较长停顿。

  例如:满以为可以看到辉煌的日出,︱却淅淅沥沥下起雨来了。

  “日出”后停顿稍长,既是希望心情的延续,也是对情况突变的心里酝酿和表达暗示。

  6、生理性停顿:是为了表达某重因生理变化的影响而产生的停顿。包括特定的语噎、哽咽,生命垂危是的叮咛,气喘吁吁的讲话,以及口吃等生理变化形成的停顿。

  例如:她吓昏了,转身上着他说:“我……我……我丢了︱佛来思节夫人的^项链了。 表现因心情极度紧张而造成生理上血流、呼吸的滞碍和语言上双唇、舌头不灵。

  7、回味性停顿:在那些需要展开想象或进行思辨、回味的词语后进行较长的停顿。

  例如:我想︱你该走了。

  例如:心灵中的黑暗︱必须用知识来驱除。

  二、连接

  连接是指不中断、不休止的地方,特别是有标点符号而不中断不休止的地方。连接分为直连和曲连两种。

  1、直连一般用于有标点符号而内容又联系比较紧密的地方,它的特点是顺势连带,不露痕迹。

  例如:你的为人不如他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万分之一!“十分之一,百分之一,万分之一“这三个排比之间就应该连起来读,中间不要间断。

  2、曲连的感觉是似停非停、达到声断意连,环环紧扣的感觉。适用于一句话、一段当中的连接,也用于没有标点符号而内容又需要有所区分的地方。

  例如:我国的汉语共分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区、粤方言区、闽方言区。

  练习:

  找准停顿和连,接标上符号并试着读出来。

  1、“真想不到还能找回来,太感谢你了!”日前一个下午,来京出差的河

  南仰韶酒厂厂长费国华,接过失而复得的14000多元现金和其他身份证件,紧紧地握住了出租车司机荣金锁的手。

  荣金锁是三元出租汽车公司的一名司机,那天中午在燕翔饭店停车打扫出租车卫生时,发现在后座上放着一个公文包,打开一看,里面装有现金14000多元,还有商务通和其他一些身份证件。他立即想到这可能是刚下车的那位乘客落下的,但乘客已经不知去向,随后他急急忙忙将公文包送交三元出租车公司。根据乘客是在燕翔饭店下的车,公司人员考虑到失主可能住在饭店里,经过电话联系,饭店的工作人员说暂时还不知道有没有人丢失物品。一直等到下午2点,燕翔饭店打来电话,说丢包的人已经找到。经过与失主核对,确实是他丢失的物品,1小时后失主费国华来到出租车公司,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


#卢适曼# 提高朗诵技巧的好办法 -
(18590994515): 朗读时还应该注意语速,重读音和停顿,语速是指朗读时在一定的时间里,容纳一定数量的词语.世间一切事物的运动状态和一切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思想感情总是有千差万别的.朗读各种文章时,要正确地表现各种不同的生活现象和人们各不同...

#卢适曼# 诗文朗读停顿有什么窍门吗? -
(18590994515): 一般来说名词后要停顿.这个学的多了,自然就明白了,其实古文跟现代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

#卢适曼# 朗诵技巧之类的方法 -
(18590994515): fr:http://www.xuexi.la/eloquence/elocnte/8372.html 一、 朗诵的要求: 1、发音正确,吐字正确.用标准的普通话播读 ,特别要注意多音多义字,古诗文中特别要注意按意定音.不添字不少字不读破句,朗读清晰完整. 2、语速适当,用心感受....

#卢适曼# 现代诗朗读有哪些技巧? -
(18590994515): 诗歌朗诵和其他文体的朗诵一样,要自然, 决不可以做作.诗歌的感情虽然比其他文体来得强烈,但仍然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要朗诵好一首诗,首先要认真阅读,领会作者的感情.然后,努力地去引起共鸣,使自己的感受接近作者的情感.只有这样,我们的朗涌才能成功地再现作者的情感.听众听起来才会觉得"自然".如果朗诵者并不领会作者的情感而只是"估计"作者的情感,那就很容易失去分寸.失去了内在的感情基础,单单依靠技巧来支撑,听众听起来就必然会感到"做作"了 . 其中最关键的是要自信.

#卢适曼# 文言文的停顿方法需要原创 -
(18590994515): 一、句首语助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如“至”、“夫”、“若夫”、“盖”、“故”、“惟”等,诵读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接. 二、古代是两个...

#卢适曼# 朗诵时声音不稳怎么办? -
(18590994515): 这是一些朗读的技巧,有时间看看,会有一定帮助 (一)心理的真切感受训练 1.逻辑感受的运用 作品的逻辑关系主要指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构思.把握文章逻辑关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段落之间的层递关系,看看文章是如何开...

#卢适曼# 朗诵的主要技巧
(18590994515): 演讲讲究气势和分度,朗诵要求情感合适,要求有感情的读,而演讲要求是说服力,是压倒对方的气势!朗诵是一种艺术表演,朗诵的语言,多是规范化的书面语或典雅华丽的文学语言,讲求的是凝练、含蓄、深沉、优美,如歌似咏,讲求节奏...

#卢适曼# 朗读课文的技巧是什么? -
(18590994515):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

#卢适曼# 诗歌朗诵有什么技巧 -
(18590994515): 【断句、节奏】 现代诗的朗读,主要以诗文中的标点或情感重音为依据,进行节奏划分.如《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划“/”的即是以情感重音为标志进行短顿,划“//”则是按标点进行的停顿.停顿是为了:一顺...

#卢适曼# 朗读课文的技巧是什么?
(18590994515):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