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的第四段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洞庭湖晴朗时的景色? 岳阳楼记第四段从哪几个角度写洞庭湖景象的?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一、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岳阳楼记》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洞庭湖美景的句子~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文: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赏析: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
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

扩展资料:
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
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危平荔# 刘禹锡是用什么手法写望洞庭的? -
(13064764778):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本诗则...

#危平荔# 岳阳楼记第4 ,5段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
(13064764778): 第四五段运用了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阴一晴两种截然不同景象,并说明“迁客骚人”面对景象所产生或喜或悲感情,为下文引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了铺垫.

#危平荔# 谁能赏析一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
(13064764778): 沿湘江顺流而下,经长沙再向前,一片烟波浩渺的大水映入眼帘,那就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的洞庭湖了.唐代诗人孟浩然在一首题为《临洞庭》的诗里写道:“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危平荔# 《岳阳楼记》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洞庭湖的景色,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
(13064764778): 朋友你好!《岳阳楼记》从空间和时间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洞庭湖景色的赞美和热爱,本文的重点不是在写景 而是借景抒发一己情怀 抒发自己贬官的愤懑和忧国忧民的思想 而洞庭湖上的风景四季之变化恰好有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 大段的洞庭湖景物描写就成为必然了

#危平荔# 《岳阳楼记》第三、四段的画面特点是什么?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
(13064764778): 三段的景象是阴冷险恶的,人们产生感慨悲哀的心情;四段的景象是阳光明媚的,人们产生超脱喜悦的心情.这一部分语言骈散结合,用骈句写景,用散句抒情,读来抑扬顿挫,优美和谐,别具一格.

#危平荔# 岳阳楼记赏析 -
(13064764778): 岳阳楼记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

#危平荔# 岳阳楼记课文分析
(13064764778): 《岳阳楼记》景物描写的特点 1.字数不多,境界宏阔.文章2、3、4自然段集中写景,仅162个字,却描绘了三幅景象:一是写了洞庭湖雄伟壮阔的形势;二是写了霪雨霏霏、凄凉阴森的秋景;三是写了风光明媚、恬静愉快的春景.有总有分,...

#危平荔# 岳阳楼记第三四段是两个并列描写段,分别由()()两词引出对洞庭湖?
(13064764778): 《岳阳楼记》第三四段两个排比段,分别由览物、异情 两个词引出对洞庭湖的描写.“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写的是洞庭湖上下动态美;从而又可看出作者托物寓意,来反映迁客骚人的仕途光明,一帆风顺,自由美好生活.

#危平荔# 登岳阳楼中杜甫是怎样描绘洞庭景色的
(13064764778): 杜甫《登岳阳楼》赏析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题 解】 这首五言律...

#危平荔#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
(13064764778): 一、范仲淹《岳阳楼记》 1. 此文是范仲淹政治革新失败、贬谪邓州时,应友人滕子京之请而作.作者在本篇即景抒情,借记为论,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宽广豁达的胸襟. 2. 全文可分五段.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