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比较简单的初中化学问题(悬赏100分以上) 几个初中化学问题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1.差量法是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二者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解题方法。
2.潮解是某些易溶于水的物质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或水分中水蒸气被晶状固体吸收,直到结晶溶解为饱和溶液的现象,称为潮解。比如NAOH
3.波尔多液是农药可以用来做杀虫剂
4.不溶性盐和不溶性碱,沉淀物太多了
5.硫酸铜是蓝色液体,白色粉末是无水硫酸铜
6.解离是什么?没见过这个名词!
7.不知道
8.是气态
9.不能反应,因为两种物质具有相同的阴离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然后原子进行重组得到新的分子(也就是新的物质)它们具有相同的阴离子所以重组后分子没有变化,也就是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10.C2H5OH是酒精,电离时C显-2价也就是带2个单位的负电,是阴离子,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11.因为洗气的过程是要把气体通过溶液,溶液中含有水,如果先除了水蒸气,后面再除其他气体时又会混有水蒸气
12.只要这种溶液中的物质能电离成离子,就可以导电,如NaOH,溶于水时电离成Na+和OH-,所以能导电
13.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叫做物质的氧化性

1.差量法是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二者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解题方法。http://blog.163.com/liuyaowei2006@126/blog/static/447901802007102654327734/ 这里给出大量关于解化学计算题的方法,可以看看
2.潮解是某些易溶于水的物质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或水分中水蒸气被晶状固体吸收,直到结晶溶解为饱和溶液的现象,称为潮解。比如NAOH
3.波尔多液用来做杀虫剂的
4.这个太多了,比如硫酸钡,碳酸钡,氯化银等等
5.原来是白色粉末
6.看不明白题目
7.我不认为这个说法正确
8.气态,盐酸是它的水溶液
9.不能,因为反应时
10.因为它是醇类的
11.因为如果先除去水蒸汽,那后面通试剂的时候有水又没办法保证干燥
12.将一个灯泡和电源以及两块金属板连在一起,插入溶液,灯泡亮的就说明导电
13.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

问题很好啊,加油

1.差量法是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二者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解题方法。
2.潮解是某些易溶于水的物质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或水分中水蒸气被晶状固体吸收,直到结晶溶解为饱和溶液的现象,称为潮解。比如NAOH
3.波尔多液用来做杀虫剂的
4.这个太多了,比如硫酸钡,碳酸钡,氯化银等等
5.原来是白色粉末
6.看不明白题目
7.我不认为这个说法正确
8.气态,盐酸是它的水溶液
9.不能,因为反应时
10.因为它是醇类的
11.因为如果先除去水蒸汽,那后面通试剂的时候有水又没办法保证干燥
12.将一个灯泡和电源以及两块金属板连在一起,插入溶液,灯泡亮的就说明导电
13.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

1.差量法是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二者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解题方法。
2.潮解是某些易溶于水的物质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或水分中水蒸气被晶状固体吸收,直到结晶溶解为饱和溶液的现象,称为潮解。比如NAOH
3.波尔多液用来做杀虫剂的蓝色溶液
4.这个太多了,比如硫酸钡,碳酸钡,氯化银等等
5.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又水硫酸铜是蓝色晶体
6.解离是生物上的名词,在观察细胞体有丝分裂的时候用的,就是用质量分数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1:1)当作解离液
7.只有硫酸钡是含有硫酸根且不溶于稀硝酸的
8.气态,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
9.不能,因为它们的阴离子相同,若反应成立此反应应为置换反映,但反应中没有水,沉淀,气体生成,所以反映不发生
10.因为它是有机物,在它的水溶液中不会电离出氢氧根离子
11.因为如果先除去水蒸汽,那后面通试剂的时候有水又没办法保证干燥
12.将一个灯泡和电源以及两块金属板连在一起,插入溶液,灯泡亮的就说明导电
13.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

硫酸铜不是蓝色液体吗.?

是白色粉末.?!

自己一条一条找..
看书,百度
你想累死人啊?

两个初中化学的问题(可能有点超纲)100分悬赏~

氨气(NH3)电离成了铵根离子
你老师是正确的,你说的(NH4OH)不是的应该是以(NH3*H2O)存在,因为存在氢键(高中内容)可以想象和水一样,水之间为什么可以共存?也是因为氢键!弱碱性是因为(NH3*H2O)可以部分电离,就如你老师说的!
过氧化氢(H2O2)第一次电离是H+和HO2-第二次电离HO2- =H+ +(O2)2-(双氧跟)可以想象和碳酸一样的电离(H2CO3)
过氧化氢与氯化铁??学到高中也没有听说可以反应-.-!
过氧化氢与氯化铁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你们还是不要学超纲了,误区太多了~~~

1金属离子要水解了以后才显颜色,氧化铜是原子晶体,铜是金属(也是晶体)。无水硫酸铜是白的。氢氧化铜是本身含水。

2酸碱指示剂是一类在其特定的PH值范围内,随溶液PH值改变而变色的化合物,通常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当溶液PH值发生变化时,指示剂可能失去质子由酸色成分变为碱色成分,也可能得到质子由碱色成分变为酸色成分;在转变过程中,由于指示剂本身结构的改变,从而引起溶液颜色的变化。指示剂的酸色成分或碱色成分是一对共轭酸碱。
一、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现以弱酸型指示剂(如酚酞)为例,说明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弱酸型酸碱指示剂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HIn==可逆==H+ +In-

HIn表示弱酸的分子,为酸色成分;In-是弱酸分子离解出H+以后的复杂离子,为碱色成分。酚酞的酸色成分是无色的,碱色的成分则呈红色。

指示剂反应变色是因为指定的粒子与指示剂中的成分形成了易分解的络合物或螯合物,这种指示剂溶液不能和其他物质反应

3氧化铁的化学式Fe2O3*XH2O
氧化铁在氧化的过程中要带结晶水,所以可以吸水

干燥的氧化铁在空气中会冒出棕红的烟,很有趣

4硫酸铜不是酸式盐,叫酸性盐

这要到高二学了电离才比较好说,简单的讲,由强酸酸根和弱碱阳离子构成的盐----强酸弱碱盐,水溶液呈酸性。如NH4Cl (NH4)2SO4
由弱酸酸根和强碱阳离子构成的盐----强碱弱酸盐,水溶液呈建性。Na2CO3等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与盐的水解有关。建议你看看高中有关内容,会理解的。
还有一种情况,多元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4,水溶液呈酸性,是因为强酸的酸式酸根还能电离出氢离子。

以上说的只是一部分知识,初中的话,只要了解有这种现象就行了,详细地,参照高中教材。

简单的说,就是酸根会在水中电离出H+,金属离子会电离出OH-,强酸酸根电离出的H+多,强碱的金属离子电离出的OH-多,两个谁多,盐就显什么性

5浓硫酸的脱水性表现为脱水剂的作用,就像乙醇与浓硫酸在140摄氏度时发生反应(消去反应),生成乙醚,所以不是只要有氢有氧就可以碳化的,具体解释要到大学上键能的时候才会了解。现在不好解释。

参考资料 键能 在自然界中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光能、热能、电能、机械能和化学能等。在生命体系中,只有化学能可以被直接作为用来做功的能源,而其他形式的能量则是起激发生物体做功的作用。例如,它们可以分别激发动物的平衡感觉、视觉、温觉、痛觉和味觉等。提供给生物体做功的化学能,可以来自因水解等化学反应而造成生物分子化学键断裂产生的能量,也可以来自因离子浓度梯度变化而得到的能量。
对生物体来说,储藏在化学键中的能量是一种重要的自由能。所谓自由能,就是能够用来做功的能量。食物中的自由能有相当一部分是以热的形式散发出去,这些热不能再被用来做功。不管怎么说,所有形式的能量最终都要转化为热能,因此能量的测度通常采用热的单位,如千焦(kJ)、千卡(kcal)。生物分子中化学键能的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主要的因素是被键连接在一起的原子间电负性差异(如表)。具有较小键能的键容易被破坏,即这种键本身较弱、较不稳定。在每一生物化学反应中都以ΔG0’表示特定的标准自由能变化,“+”号表示能量并未丧失而是储藏在产物中,“-”号表示能量从反应系统中释放出来。
化学键能指1.01*10^5Pa和25摄氏度下(常温常压下),将1mol理想气体分子AB拆开为中性气态原子A和B所需要的能量(单位为KJ.mol-1)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注:键能大小并不能被用于表示物质能量多少,而只表示物质与达到活泼态时自由能之差)
6碳酸根的碱叫碱式碳酸盐

要看题目中说的是什么病
如果是胃溃疡,碳酸根会和胃酸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溃疡扩大,病情加重。

如果只是胃酸过多,就行。事实上,医院里碳酸氢钠就有用来治胃酸过多的

7把H+和Cl-连在一起写成氯化钠?
式氯化氢!氯化氢是强电解质哦!在水中可以完全电离成H+和Cl-,也就是说只要水中只有H+和Cl-,就可以看做只是氯化氢溶液

参考资料 强电解质 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强酸、强碱、大部分盐类以及活泼金属的氧化物都是强电解质。
离子化合物和某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为离子,没有分子存在,所以,不存在分子和离子之间的电离平衡。这样的电解质属于强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为离子。如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类是强电解质。
电解质的强弱没有绝对的划分标准,强弱电解质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通常所说的电解质强弱是按其电离度大小划分的,能够在水中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叫强电解质,相反,能够在水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是指通常情况下,电离度在30%以上的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
因电离常数与温度有关,而与浓度无关,所以有时还用电离常数来比较酸、碱电离能力的大小。通常认为某酸或碱的电离常数K(25 ℃)大于1为强酸或强碱,即强电解质。可见,强弱电解质之间还存在一系列中间状态的电解质。
有些电解质分步电离,第一步为完全电离,而第二、三步电离又不完全,具有弱电解质的性质。例如,硫酸一级电离几乎完全,二级电离则不完全,电离常数为1.2×10-2,具有中强酸的特征。但硫酸仍是强酸,因一级电离常数K>1。
因同一电解质在浓溶液中电离度小,表现为弱电解质的性质;而在稀溶液中电离度大,表现为强电解质的性质。于是,依电离度大小来划分强、弱电解质,对同一电解质随浓度而变,将可能为强电解质,亦可能为弱电解质。为统一起见,一般以物质的量浓度0.1 mol·L-1为标准。
同一电解质在不同溶剂中也可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性质。如,食盐在水中为强电解质,而在极性弱的溶剂,如甲醇中,则为弱电解质。一般情况下所谓的强、弱电解质均对水溶液而言。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并不能作为物质的类别,而仅仅是电解质的分类。由于其状态不同,性质也不同。

8-_-|||,硫酸铜在水溶液中反映还写水干嘛!
硫酸铜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可以完全电离
水中只有铜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水,并不是5水硫酸铜分子

9都有
NaHCO3电离时先完全电离出HCO3-,HCO3-再部分电离出CO32-。

相信我,绝对是正解!!!!!
楼主对化学感兴趣,很好。但打得错别字多了点,名称也咩有完全弄对,希望楼主加强基础知识


#官舍哗# 初中化学问题,若回答德好,则高分悬赏,谢~~ -
(18899648257): 根据H离子活性排列:钾钙纳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得知:(1)向滤渣中加入HCL,有气泡,为H2,则说明滤渣中有铁,因为铁排在H前面,铁把H置换出来了,则,滤液里...

#官舍哗# 初中化学问答题~根据答对题数追加悬赏10分/题
(18899648257): (1)溶解度为60g,意思是30度时,60克甲物质溶解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即溶质为60克,溶液为160克,其30度甲物质的质量分数应该是60/(100+60) (2)应该先挤压,再伸进去吸取(3)硝酸铵溶于水后吸热,氢氧化钠溶解时放热

#官舍哗# 化学问题,有悬赏,很简单
(18899648257): 这个要分情况看了,一般情况下醛基的检验方法是银镜反应(与银氨溶液反应即Ag(NH3)2OH,产生单质银,附着在试管的内壁即银镜);第二种方法是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沉淀. 溴水常用来检验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发生的是加成反应;但溴水能氧化醛基,从而醛基使溴水褪色,发生氧化反应;浓溴水还能与酚羟基发生取代反应,取代羟基邻位和对位上的氢,生成白色沉淀. 所以溴水能不能检验醛基要看题目给的结构了. 如果还不清楚可以把具体的物质发来我帮你分析.

#官舍哗# 5个简单化学问题 -
(18899648257): 1.因为氢氧化铜不溶于水,电离出的OH-很少,无法使酚酞变红2.NaOH与CO2反应无现象,无法检验.CO2与石灰水反应溶液变浑浊3.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不适合除杂,NaOH溶解度较大,可以4.因为NaOH部分变质酚酞是变红的,无法检验,正确的是用稀盐酸,产生气泡证明验氢氧化钠已经变质5.这里说的应该是溶液质量.因为NaOH吸收CO2,不产生气体和沉淀,溶液质量增加.Ca(OH)2吸收CO2,产生沉淀,44g CO2产生100g CaCO3沉淀,溶液质量减轻.

#官舍哗# 初中化学物质鉴别与推断题(悬赏100分) -
(18899648257): 淡黄色固体( 硫) 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氯化银,硫酸钡 ) 黑色固体单质( 炭,二氧化锰,氧化铜,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 红色固体单质( 铜,) 火焰颜色:蓝色火焰( 甲烷)( 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 硫)在纯氧中燃烧 CuSo4+2NaOH===(Cu(OH)2+Na2SO4 ) CO2+2NaOH===( Na2CO3+H2O) 2HCl+Na2CO3=====( 2NaCl+H2O+CO2) 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

#官舍哗# 一道简单的初三化学题、(可增加悬赏)
(18899648257): 2HCl+Na₂CO₃=H₂O+CO₂↑+2NaCl 73 106 44 117 73g*10% y X z 73/(73g*10%)=44/X=106/y=117/z X=4.4g 即CO₂质量为4.4g y=10.6g z=11.7g 12+73-4.4=80.6 即溶液质量为80.6(因为只有CO₂是气体,生成以后脱离了溶液,带走了一部分质量,其他物质都存在于溶液中) 12-10.6+11.7=13.1g (溶质质量等于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与新生成的NaCl之和)

#官舍哗# 化学题初中的高悬赏
(18899648257): CH4 C2H5OH CH3COOH CH3CHO

#官舍哗# 初三化学问题 -
(18899648257): 1,HCL溶液 + NaOH溶液=NaCl+H2O,因此溶液总质量是不变的2,HCl+CaCO3=CaCl2+H2O+CO2,刚开始的时候,盐酸过量,加入固体CaCO3时,会有CaCl2出现,溶质质量增加,但是到后面,如果HCl用完了,再加入CaCO3,就会出现固体过量,就不是溶质增加,溶液也就不再增加3,BaCl2+Na2CO3=BaCO3沉淀+2NaCl,既然是沉淀,就不是溶液了4,CuSO4+Zn=ZnSO4+Cu,锌把铜转换出来,因为铜比锌重,所以溶液质量反而降低了5,H2SO4+Zn=ZnSO4+H2,出来的是氢,进去的是锌,溶液质量增加,但是如果锌过量了,就没有硫酸跟它反应了,与2是一样的道理

#官舍哗# 这些化学题目谁会做哦 ?高分悬赏 答出来的再加你们100分
(18899648257): 1. CH3CHClCH2CH3 2. CH3CH2COCH3 + H2CO 3. 4-硝基溴苯 (由于Br原子半径较大,多在对位反应) 4. 和苯环直接相连的OH,换成 ONa,分子其他部分照抄.这个题是考查酸碱性的. 5. 苯环上有取代基的地方,去掉取代基,换成CO2H...

#官舍哗# 问几道初中化学题(给追加分) -
(18899648257): 1.组成化合物的原子数目和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都不同,因为C的化合价不同,CO中C为+2价,可升可降(即可氧化,也可被还原),而CO2中的C为+4价,已经达到最高价,只能降(也就是只能被还原)2.可能由于容器气密性不好,导致装置漏气,所以影响了实验结果.还有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3.含量为1000*30%=300g.把要加的水的量设为x那么 (1000+x)*3%=300 x=90004. 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71/35.5=2,则氯元素的原子个数为2,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64/16=4,则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为4,所以氯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