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压力 什么是压力?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压力分精神与物理两个领域的定义。物理定义具有客观属性,是指垂直作用于流体或固体界面单位面积上的力;而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通俗地讲,压力就是一个人觉得自己无法应对环境要求时产生的负性感受和消极信念。

固体表面的压力通常是弹性形变的结果,一般属于接触力。液体和气体表面的压力通常是重力和分子运动的结果。压力的作用方向通常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如果观测到压力的作用方向与接触面并不垂直,通常是由于压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扩展资料

压力是由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互相挤压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按照力的性质划分,压力属于弹力;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而产生的。

压力的方向没有固定的指向,但始终和受力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因为接触面可能是水平的,也可能是竖直或倾斜的)重力有固定的指向,总是竖直向下。

生活中的压力来源: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造就了压力的剧增,压力的来源也是多方面的而造成压力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工作;

2、生活;

3、个人性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压力(物理术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压力(汉语词语)



压力首先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和躯体的感受。胎儿在母体内的成长发育,就要承受四面八方的压力。自然分娩时通过狭窄的产道,更是一个需要经受巨大压力的过程。专家们曾经认为,狭窄的产道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障碍,因为如果产道再宽大一点,人脑的容量就可能再大一些,人也就会变得更聪明一些。但是,现在专家已经不这样认为了。现在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婴儿出生时被挤压的过程,就象是一次心理的和躯体的按摩,有助于激活其全部的心理生理功能,增加其对疾病的耐受力。统计数据也表明,自然分娩的孩子,比剖腹产的孩子总体上要健康一些。
躯体能感受到的压力都是有形的,我们能够清楚地知道这样的压力的来源、大小和逃避的方式。比如,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我们清楚地知道压力是周围人给的,人越多,挤压的力量也就越大。逃避的方法也很简单,下车就可以了。而面对心理压力,就没有这么简单。心理压力经常给人铺天盖地的感觉,让人无处遁形。
心理的压力有一部分是由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生活事件引起的。如未完成的作业、即将来临的考试、必须面对的冲突,等等。这些压力的来源,我们知道得很清楚,所以处理起来就容易得多。这些心理压力的大小,虽然有一些客观标准来衡量,但归根到底,它们对人的影响,有着非常明显的个体差异。同样一件事,在某些人眼里,简直不足挂齿,而在另一些人看来,却是天大的事。是举重若轻,还是举轻若重,与一个人的人格大有关系。那些对自己要求过多、过严的人,就容易把小事放大,小压力也就成了大压力。
一般说来,构成心理压力的事件,多半都是坏的事件。但是,好的事件,一样可以变成巨大的压力。举个简单的例子,如职务的升迁。虽然职务升高之后责任和工作量都可能增大,但是,对某些人来说,心理压力的增加可能与责任和工作量的改变不成比例。他们很可能较快地就被心理压力压得寝食难安了。
好事之所以会形成心理压力,是因为我们内心的平衡被打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这两者之间会有一些差异,理想的自我一般会比现实的自我要更好一些。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所谓“好事”只是好到接近理想的自我时,那承受起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好事”好到了远远超过理想的自我,麻烦也就随之而来了。最大的麻烦在于不相信,也就是不相信自己竟然配得上这样的好事。据说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就不太相信自己这个要饭的和尚能有如此好运,以至于有一次在花园里得意忘形,对马皇后说自己怎么就当了皇帝,大有觉得自己不配的味道。事后为此后悔,要杀掉当时在旁边听到了他说那些话的人。这就是把内心的压力转化为攻击他人的极好的例子。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暴虐的皇帝之一,原因就在于他不相信自己,并且把这种不信任投射到他人身上,认为别人也不相信自己,于是杀戮就成了对抗来自想象中的、不被信任的心理压力的工具。

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压力(stress)是一个外来词,有“紧张、压力、强调”等意思,压力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面对压力首先要保持好的心态,积极面对难题,如果压力太大,可以学会自我调节,加强自身修养,以适当方式宣泄自己内心的不快和抑郁,以解除心理压抑和精神紧张。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身体素质、知识才能、社会适应力等要有自知之明,尽量避免做一些力所不及的事情,或避免从事不适合自己的体力和精神的活动,好高骛远,善于自我调节,有张有弛。具体的可以做感兴趣的事,如旅游、聊天,听音乐,释放压力。或是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声地喊叫。

心理压力无处不在
当代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恐怕就是“压力太大”。美国哈里斯民意测验所在不久前的调查中发现,89%的美国人都经历过沉重的心理压力。据估计,每年因员工心理压力给美国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50亿美元,超过500家大公司税后利润的5倍。法国卫生部提供的数字表明,法国年轻人的死亡原因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不是艾滋病,不是吸毒,也不是车祸,而是因心理压力导致的自杀。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在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认为:“心理压力现在已经成为20世纪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我国的一份报告说,对全国12.
6万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因心理压力而患心理疾病的比率高达20.
23%。国家体改委在去年年底完成的最新调查表明,有68.
5%的居民觉得生活有压力;与1995年相比,有68.
3%的居民觉得压力在增大,总体上看,人们的生活焦虑有所增加。
什么是压力?
  压力指人的精神遭遇外界影响而带来的心理紧张,或者痛苦,使人因这些因素而感觉精神状态不佳,面色萎靡,内心沉重,更有甚者痛苦不堪。
  压力不是一种想象出来的疾病而是身体"战备状态"的反应,这是当我们意识到某种情形,或者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情具有潜在的威胁性的时候做出的反应。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大脑分泌出包括肾上腺素等的激素。肾上腺素通过血管流淌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当这些荷尔蒙流到心脏、肺和肌肉的时候,一种特殊的生理反应就发生了。
  "战备状态"反应的症状:
  我们的心跳开始加快
  呼吸开始急促
  肌肉紧张并准备行动
  视觉变得敏锐起来
  胃里打鼓
  思维敏锐
  开始出汗
  不幸的是,因为我们中大多数人不需要打架或者逃跑,我们的身体却保持红色警戒状态,不能放松,放不下这根弦。紧张不安和焦虑保持在身体中并随着我们遇到的每一件能引起紧张情绪的事情不断积累上升,持续的心理力量影响着我们的身心。
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
  心理压力产生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来看,竞争的激烈、失业的威胁、家庭的不稳定、信息爆炸、冲突的增加、失败的堆砌等会造成心理压力;从主观来看,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在躁动、在焦虑,发财的欲望迅速膨胀,对生活的期望值愈来愈高,攀比心理日益严重,但人们对市场的风浪却缺少必要的心理准备,在巨大的反差中,不少人纷纷掉进了压力的痛苦深渊。
  产生心理压力的最主要原因,还在于我们自身对周围事物认知的差异。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人类不是被问题本身所困扰,而是被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所困扰。”出色的高尔夫球手都有同一种体验,倘若哪个高尔夫球手对自己近期的错误念念不忘,对自己对手的好运耿耿于怀,那么,他在从一个球洞向另一个球洞前进的过程中就会处于严重的劣势。相反,那些打完一个球洞便把它抛到九霄之外,全神贯注于下一个该进的球洞的高尔夫球手才会赢得最后的成功。

什么是压力:  第一种:压力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如有一份"压力很大的工作",即将可能带来紧张的事物本身当作压力。  第二种:压力指的是一种身心反应。比如有人说"我要参加演讲比赛,我觉得压力好大",这里他就用压力来指代他的紧张状态,压力是他对演讲事件的反应。这种反应包括两个成分,一是心理成分,包括个人的行为、思维以及情绪等主观体验,也就是所谓的"觉得紧张";另一个是生理成分,包括心跳加速、口干舌燥、胃部紧缩、手心出汗等身体反应。这些身心反应合起来称为压力状态。  最后一种:压力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引起压力的刺激、压力状态以及情境。所谓情境是指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关系。根据这种说法,压力不只是剌激或反应,而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个人是一个能通过行为、认知、情绪的策略来改变剌激物带来的冲击的主动行动者。面对同样的事件,每个人经历到的压力状态程度却可以有所不同,就是因为个人对事件的解释不同,应对方式也不同。

压力是什么~

什么是压力:  第一种:压力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如有一份"压力很大的工作",即将可能带来紧张的事物本身当作压力。  第二种:压力指的是一种身心反应。比如有人说"我要参加演讲比赛,我觉得压力好大",这里他就用压力来指代他的紧张状态,压力是他对演讲事件的反应。这种反应包括两个成分,一是心理成分,包括个人的行为、思维以及情绪等主观体验,也就是所谓的"觉得紧张";另一个是生理成分,包括心跳加速、口干舌燥、胃部紧缩、手心出汗等身体反应。这些身心反应合起来称为压力状态。  最后一种:压力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引起压力的刺激、压力状态以及情境。所谓情境是指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关系。根据这种说法,压力不只是剌激或反应,而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个人是一个能通过行为、认知、情绪的策略来改变剌激物带来的冲击的主动行动者。面对同样的事件,每个人经历到的压力状态程度却可以有所不同,就是因为个人对事件的解释不同,应对方式也不同。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通俗地讲,压力就是一个人觉得自己无法应对环境要求时产生的负性感受和消极信念。物理定义具有客观属性,是指垂直作用于流体或固体界面单位面积上的力;
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所体验,心理压力总的来说有社会、生活和竞争三个压力源。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
压力可以激活一种能够影响代谢和有助于摄取甜食及油腻食品的基因。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让我们对甜食和油腻食品食欲大开,而且在压力情境中变胖的基因。

扩展资料
压力来源
1、造成压力的工作因素
对工作的不满意以及工作量多与工作要求高常是造成工作压力的主要因素,尤其当得到的报酬与个人的付出不成比例时,个人更容易觉得不公平,压力感也相对增加。
2、造成压力的生活因素
生活环境中偶尔会发生一些重大的事故(变动),例如配偶死亡、离婚、换工作、结婚、怀孕等都是构成压力的因素。
3、造成压力的个人性格
外在的环境及事件确实会给个体带来压力,但相同事件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却未必会构成同样的威胁。因此,个人性格决定了个人如何看待压力事件,以及个人如何应对和调节压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压力 (汉语词语)


#狄聂韦# 什么是压力?
(18362116254): 心理学角度看,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压力(stress)是一个外来词,有“紧张、压力、强调”等意思,压力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早已被公认.

#狄聂韦# 什么是压力 -
(18362116254): 一、压力及其来源压力是现代社会人们最普遍的心理和情绪上的体验.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谁的人生,都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坎坷挫折时有发生,面对种种不如意,人们常常会焦虑不安,内心体验到巨...

#狄聂韦# 什么是压力??? -
(18362116254): 物理定义具有客观属性,是指垂直作用于流体或固体界面单位面积上的力;

#狄聂韦# 什么是压力?
(18362116254): 物理上讲 压力就是一定大气对物体所产生的压强 一般不小也不大 但是如果没有了压力 人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 所以压力是必须的 无论是行为上的还是物理上的 压力都是必须的 最关键的是如何把压力转变为动力

#狄聂韦# 什么是压力?
(18362116254): 压力是一种刺激:好的、爽快的、可以承受的.不好的、痛苦的、无法承受的.可能来自个人内在(例如:疲劳、饥饿),也可能来自外在环境(例如:噪音、上司的要求).

#狄聂韦# 什么是压力?
(18362116254):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就是压力

#狄聂韦# 什么是压力?
(18362116254): 压力是每个人应该都会有的东西,没有压力等于没有前进的动力,跟温柔到冷血的人貌似没什么区别.压力的大小,和人的承受能力有关连,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压力导致自己出现没自信等等的状态.人生就是一点点的压力,一点点的辛苦,更多的快乐和自由自信等组合起来的短短几十年,人生应该有压力,但是也不能让压力太大把自己打垮,勇敢的挑战自我,战胜压力,考试,工作等等...

#狄聂韦# 压力是到底是啥?
(18362116254): 压力就是一种心里作用!就是自己对自己一种自己暗示!使自己处于一种相对紧张的状态!也可能是别人施加给你的!适当的压力也是有益的!但如果要是压力过大,可能会使你放弃你要作的事情,所以也要会调节压力!放松些,愿你早日成功!

#狄聂韦# 什么叫压力 -
(18362116254): “一杯水有多重?”实际有多重并不重要,这要看拿着它的时间.一分钟,没有问题.一个小时呢,可能右臂会疼痛;若是一天,应叫救护车了.当然,杯子的重量是相同的;但是,拿得越久,它就显得越沉,如果你拿了几分钟,感觉吃力时就...

#狄聂韦# 压力是什么呢
(18362116254): “压力”就是自己想的太多,但是现实中却没有办法办到!这是压力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