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岳阳楼记的问答题(越多越好,要有答案哦)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4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1.“记”是一种(文体)。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滕子京的(规箴)之意。
2.①.文中表达作者赞美滕子京的语句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②表明作者写此记的原由的句子是  (属予作文以记之)。
3.选文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浮光跃金).
4.选文中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 (静影沉璧)。
⒌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⑴本段中表现古仁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⑵文中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点明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文中“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用原文回答)答:(迁客、骚人)。
8.⑴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的是什么人?进(居庙堂之高)  退(处江湖之)
⑵“古仁人之心”和“二者之为”的本质区别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古仁人) 。
9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你应该有怎样的胸襟与抱负?(略)

10.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然奋发有为的治理政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博大的胸襟,和一般的迁客不同)。

11写重修岳阳楼盛况的句子是:(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予其上)。

12.滕子京的政绩;赞扬滕子京的语句:(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3.第2段在文章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4.第2段从哪几个角度写洞庭湖景象的?分别突出了它怎样的特点?
(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来写洞庭湖的。空间上突出洞庭湖的广大;时间上突出洞庭湖早晚景色多变)。

15.从空间上突出洞庭湖广大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6.时间上写早晚景色多变的句子;写尽湖光山色的语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具体指哪些内容?(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8.“前人之述备矣”照应前文哪句话?(刻唐贤今人诗赋予其上).

19.“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起到怎样的作用?(起过渡作用,由景入情,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20.作者用哪些话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目的:为了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和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自然转入抒情,引发下文的议论,突出文章的主旨。表达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范仲淹怎样的思想境界?
(忧国忧民,以下为已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的、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德。,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22.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23.第二段文字中写洞庭湖全景的是哪几句?突出了洞庭湖什么特点?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壮阔浩淼).

24.“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用词极妙,妙在哪里?
(用拟人写法把洞庭湖这一无生命之物写得极具生命之感,活灵活现地表现了“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突出了洞庭湖的气势)。
. 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阴晦萧索),第四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晴朗明丽) ,如果请你朗读,应分别读出(悲凉低沉)和(喜悦昂扬)的语气。

25.“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指的是具有什么思想的人?你对这一思想有何理解?
( 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人。这是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的体现,显示了一种博大胸怀).

26.与“悲”相对应的八个字是: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   
与“喜”相对应的八个字是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7.为人应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惟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28.“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古仁人)
29. 作者对岳阳楼景色不作具体描写的原因是(前人之述备矣)
30.①  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 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②“海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句的修辞是(对偶), (借代).
31.把“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改译成陈述句,并说说该句的作用。
(看到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应该有所不同。引起下文。)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谈体会既要联系原文,又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如选第一句可围绕政治理想来谈,选第二句可围绕旷达胸襟来谈,选第三句可围绕远大抱负及民族责任感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33.  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34. 根据你的理解与积累,请举出一些中国历史上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和旷达胸襟的古仁人?(孟子,屈原,杜甫)。

35. ③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文章一开头以叙事为主,记述了(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之事).然后由事入景,写在岳阳楼所见的自然形胜,触景生情,用一问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自然引起下文所写的景不同,情亦不同,(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最后由情化理,进入议论.作者否定"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的"情",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生天下之乐而乐)”的鲜明观点.

36.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示例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7.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8.文章第四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议论 作用:点明主旨,竹筏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39.出自本文的成语:(百废具兴、政通人和、心旷神怡、浩浩汤汤)。

40.领导干部要实践“三个代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1.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2.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43. 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4. 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45. 通过写“花草鸟虫”来展现春景美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岳阳楼记 习题精选
一,基础练习题
1.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霪雨 yín 朝晖夕阴 huī
B.皓月 hào 霏霏fēi 岸芷汀兰 zhǐtīng
C.骚人 sāo 潜形qiǎn 薄暮冥冥 mǐng
D.怒号 háo 舟楫 jí 心旷神怡 yí
2.解释下面句中的多义词.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 )
C.而或长烟一空 ( )
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 )
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
此乐何极 ( )
3.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下列句子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
A.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这时迁客骚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而十分悲伤.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物(好坏)而高兴,不因自己(得失)而悲伤.
D.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这是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5.将下列各句填入原文空白处.
原文:若夫霪雨霏霏,________,阴风怒号,浊浪排空;________,山岳潜形,商旅不行,________;薄暮冥冥,________.
① 虎啸猿啼 ② 樯倾楫摧 ③ 连月不开 ④ 日星隐耀
参考答案:
1.C
2.A.取胜 好,美 B.散尽 放晴 C.全 表数量 D.到 穷尽
3.B
4.C
5.③④②①
二,阅读测试题.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面练习.
1. 概括一,二两段的段意.
2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前人之述"指的是___________,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 分别默写描写"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和表达范仲淹忧乐观的句子.
参考答案:
1.第一段: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盛况,作"记"缘由.
第二段:总写岳阳楼的大观及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唐贤今人诗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岳阳楼的景色是怎样的?第2段中哪句话引出下文的抒情?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和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这句话在今天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忧乐观,应该怎样看待?)

这句话(本文)表现了作者为民请命,心忧天下,,忠君爱国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今天,我们仍然要学习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微斯人,吾谁与归”?

4、写出出自本文沿用至今的成语(至少三个):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

5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联系实际,请你谈谈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获得的思想感悟。
.旷达胸襟.

7回忆全文内容,结合现实,请你谈谈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政治抱负的理解。
他们的或忧或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或忧或乐而转移的。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8“古仁人”的悲喜与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
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9文章 三,四 两段是写迁客骚人在不同天气下登楼愿望的悲喜情,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悲喜情?而古仁人为什么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触景生情,融情于景。因为自己的遭遇
因为古仁人品德高尚,胸怀天下,寄情于国家

1、岳阳楼的景色是怎样的?第2段中哪句话引出下文的抒情?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和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这句话在今天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忧乐观,应该怎样看待?)

这句话(本文)表现了作者为民请命,心忧天下,,忠君爱国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今天,我们仍然要学习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微斯人,吾谁与归”?

4、写出出自本文沿用至今的成语(至少三个):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

5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5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联系实际,请你谈谈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获得的思想感悟。
6.旷达胸襟.

7回忆全文内容,结合现实,请你谈谈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政治抱负的理解。
7.他们的或忧或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或忧或乐而转移的。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8“古仁人”的悲喜与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
8.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9文章 三,四 两段是写迁客骚人在不同天气下登楼愿望的悲喜情,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悲喜情?而古仁人为什么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触景生情,融情于景。因为自己的遭遇
因为古仁人品德高尚,胸怀天下,寄情于国家

1.说说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孟子主张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孟子的“忧民”“乐民”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同之处都是民本思想的体现。
但是孟子的“忧民”“乐民”是对最高统治者提的建议,他认为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才能使行王道,达到“王天下”的目的。至于如何“忧民”“乐民”呢——孟子的要求不高“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最终达到“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就达到了目的。这是一种在低层次上的“民本主义”;
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是有觉悟的知识分子的自我要求。这句话就意味着虽然天下饥寒的状况无法改变,那么就让我为民分忧,和民一起忍受饥寒吧。另一个方面,与民同忧乐的前提就是为君分忧乐:“临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就是说这种民本是不能抛开帝王的民本。还是忠君的反映。

2.有人说,将个人的忧乐与“天下”相提并论只是像孟子、范仲淹这样的伟人的事,与我们普通人无关。请结合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另一个引申义是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化学家诺贝尔为研制炸药,废寝忘食,四年里做了几百次实验,最后一次实验他甚至负了重伤,但他却成功了。由此可见,纵然理想与现实常有矛盾,青年们仍应以奋发有为的精神作为通往理想境界的阶梯。经常保持这种观点,能使我们认清事物的本质,不断鞭策自己、警戒自己、完善自己。今天,建设“四化”,振兴中华,仍然需要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美德。“四化”大业,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去,勤勤恳恳,冲锋在前,为“四化”大厦增砖添瓦,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只有这样,才算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求《岳阳楼记》习题,越多越好,要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画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谪守 zhé  霪雨 yín  朝晖夕阴 huī

   B、皓月 hào  霏霏 fēi  岸芷汀兰 zhǐ tīng

   C、骚人 sāo  潜形 qiǎn  薄暮冥冥 mǐng

   D、怒号 háo  舟楫 jí  心旷神怡 yí

  2、解释下面句中的多义词: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    )

   C、而或长烟一空        (    )

     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    )

   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

     此乐何极          (    )

  3、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下列句子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A、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这时迁客骚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而十分悲伤。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物(好坏)而高兴,不因自己(得失)而悲伤。

   D、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这是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5、将下列各句填入原文空白处:

    原文:若夫霪雨霏霏,____________,阴风怒号,浊浪排空;____________,山岳潜形,商旅不行,____________;薄暮冥冥,_______________。

   ① 虎啸猿啼   ② 樯倾楫摧   ③ 连月不开   ④ 日星隐耀


二、阅读测试题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面句中画线的词,古义和今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是进亦忧,退亦忧。

  2、对下面句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B、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我尝试着探求古代仁人的思想感情)

   D、或异二者之为(也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3、文中显示“古仁人”阔大的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古仁人”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情操而得出的论断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D、是进亦忧,退亦忧。

  5、画线句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

  6、文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7、对这段文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劝导谪守巴陵郡的友人滕子京忘记个人得失。

   B、抒发作者宽阔的情怀和政治抱负。

   C、批评文中描述的迁客骚人。

   D、阐述不应当追求个人快乐的道理。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C

  2、A、取胜 好,美  B、散尽 放晴  C、全 表数量   D、到 穷尽

  3、B

  4、C

  5、③④②①


二、阅读测试题

  1、B。A项中,这里的“为”是指心情,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做”;C项中的“是”是代词,“这样”的意思,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动词“是”。

  2、C、“尝”是“曾经”的意思,不是“尝试”。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D。

  5、对偶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B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1.“记”是一种(文体)。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滕子京的(规箴)之意。
2.①.文中表达作者赞美滕子京的语句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②表明作者写此记的原由的句子是 (属予作文以记之)。
3.选文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浮光跃金).
4.选文中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 (静影沉璧)。
⒌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⑴本段中表现古仁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⑵文中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点明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文中“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用原文回答)答:(迁客、骚人)。
8.⑴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的是什么人?进(居庙堂之高)  退(处江湖之)
⑵“古仁人之心”和“二者之为”的本质区别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古仁人) 。
9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你应该有怎样的胸襟与抱负?(略)

10.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然奋发有为的治理政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博大的胸襟,和一般的迁客不同)。

11写重修岳阳楼盛况的句子是:(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予其上)。

12.滕子京的政绩;赞扬滕子京的语句:(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3.第2段在文章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4.第2段从哪几个角度写洞庭湖景象的?分别突出了它怎样的特点?
(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来写洞庭湖的。空间上突出洞庭湖的广大;时间上突出洞庭湖早晚景色多变)。

15.从空间上突出洞庭湖广大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6.时间上写早晚景色多变的句子;写尽湖光山色的语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具体指哪些内容?(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8.“前人之述备矣”照应前文哪句话?(刻唐贤今人诗赋予其上).

19.“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起到怎样的作用?(起过渡作用,由景入情,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20.作者用哪些话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目的:为了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和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自然转入抒情,引发下文的议论,突出文章的主旨。表达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范仲淹怎样的思想境界?
(忧国忧民,以下为已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的、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德。,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22.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23.第二段文字中写洞庭湖全景的是哪几句?突出了洞庭湖什么特点?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壮阔浩淼).

24.“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用词极妙,妙在哪里?
(用拟人写法把洞庭湖这一无生命之物写得极具生命之感,活灵活现地表现了“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突出了洞庭湖的气势)。
. 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阴晦萧索),第四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晴朗明丽) ,如果请你朗读,应分别读出(悲凉低沉)和(喜悦昂扬)的语气。

25.“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指的是具有什么思想的人?你对这一思想有何理解?
( 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人。这是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的体现,显示了一种博大胸怀).

26.与“悲”相对应的八个字是: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
与“喜”相对应的八个字是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7.为人应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惟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28.“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古仁人)
29. 作者对岳阳楼景色不作具体描写的原因是(前人之述备矣)
30.① 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 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②“海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句的修辞是(对偶), (借代).
31.把“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改译成陈述句,并说说该句的作用。
(看到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应该有所不同。引起下文。)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谈体会既要联系原文,又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如选第一句可围绕政治理想来谈,选第二句可围绕旷达胸襟来谈,选第三句可围绕远大抱负及民族责任感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33. 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34. 根据你的理解与积累,请举出一些中国历史上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和旷达胸襟的古仁人?(孟子,屈原,杜甫)。

35. ③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文章一开头以叙事为主,记述了(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之事).然后由事入景,写在岳阳楼所见的自然形胜,触景生情,用一问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自然引起下文所写的景不同,情亦不同,(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最后由情化理,进入议论.作者否定"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的"情",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生天下之乐而乐)”的鲜明观点.

36.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示例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7.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8.文章第四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议论 作用:点明主旨,竹筏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39.出自本文的成语:(百废具兴、政通人和、心旷神怡、浩浩汤汤)。

40.领导干部要实践“三个代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1.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2.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43. 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4. 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45. 通过写“花草鸟虫”来展现春景美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岳阳楼记 习题精选
一,基础练习题
1.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霪雨 yín 朝晖夕阴 huī
B.皓月 hào 霏霏fēi 岸芷汀兰 zhǐtīng
C.骚人 sāo 潜形qiǎn 薄暮冥冥 mǐng
D.怒号 háo 舟楫 jí 心旷神怡 yí
2.解释下面句中的多义词.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 )
C.而或长烟一空 ( )
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 )
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
此乐何极 ( )
3.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下列句子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
A.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这时迁客骚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而十分悲伤.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物(好坏)而高兴,不因自己(得失)而悲伤.
D.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这是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5.将下列各句填入原文空白处.
原文:若夫霪雨霏霏,________,阴风怒号,浊浪排空;________,山岳潜形,商旅不行,________;薄暮冥冥,________.
① 虎啸猿啼 ② 樯倾楫摧 ③ 连月不开 ④ 日星隐耀
参考答案:
1.C
2.A.取胜 好,美 B.散尽 放晴 C.全 表数量 D.到 穷尽
3.B
4.C
5.③④②①
二,阅读测试题.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面练习.
1. 概括一,二两段的段意.
2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前人之述"指的是___________,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 分别默写描写"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和表达范仲淹忧乐观的句子.
参考答案:
1.第一段: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盛况,作"记"缘由.
第二段:总写岳阳楼的大观及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唐贤今人诗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课文的第1段叙述了作记的缘由,第2段描写了岳阳楼的“大观”接着以“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引出下文,第3、4段运用 对比 手法,结合 阴雨 景写悲,结合 晴朗 景写喜,一悲一喜,为最后引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议论,提出“先忧后乐”的主张,打下了基础。
2、第一段
⑴ 赞滕子京政绩的语句是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⑵ 作者作这篇记的缘由是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中“之”指代的是 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概括写出重修岳阳楼的盛况的是 增其旧制。
⑶ 这一段的作用: 交代作记缘由,为后文展示自己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3、第二段
⑴ 直接描写在岳阳楼上所看到的洞庭湖雄伟壮观景象(全景)(“大观”的表现)的句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其中,从空间角度写洞庭湖湖面广阔的句子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从时间角度写洞庭湖景色句子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总领对迁客骚人悲喜之情描写的句子是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⑵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大观”与本文“ 胜状 ”。“前人之述”指的是前文的“ 唐贤今人诗赋 ”。“对会于此”中的“此”指代的是 岳阳楼 。
⑶ 洞庭湖(岳阳楼)的地理位置是“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因此,“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
⑷ 作者不详尽描述岳阳楼大观的原因之一是 前人之述备矣 。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结束对岳阳楼景色的描绘,转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起过渡作用。
⑸ “迁客骚人”具体指什么人? 被降职远调的官吏和不得志的诗人。
⑹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是(A反问句 B设问句 C疑问句),这个段末的句子,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引出下文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
4、第四段
⑴ 表现夜晚水面微波景色的是 浮光跃金 ,月光倒影的景色是 静影沉璧 。两组对偶句是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
⑵ 这一段写景,时间上由 白天 到 晚上 。依次写了 湖面、湖中、植物、月光、渔人 ,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5、第五段
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进亦忧”呼应上文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退亦忧”呼应上文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同古仁人一样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 D.“二者”指的是“古仁人”和“迁客骚人”这两种不同的人。
⑵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 D )
A.古仁人的高尚情操
B.封建士大夫超越现实的思想
C.作者的忠君爱国思想
D.古仁人和作者的高尚思想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⑶ 从语段中找出四对反义词:
①喜——悲; ②进——退; ③忧——乐; ④先——后
⑷ “二者之为”指的是什么?(以自己的话和引用原文两种方式来回答)
“二者之为”指的是迁客骚人的一悲一喜之情。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⑸ “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为”异在何处?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二者指迁客骚人,“之为”指以物喜,以己悲;
⑹ 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否定的态度。“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感情,都来源于个人荣辱得失的考虑。
⑺ “是进亦忧,退亦忧。”这句话中的“进”和“退”,分别指的是什么?
“进亦忧”“退亦忧”又分别指什么? “进”: 居庙堂之高 “退”: 处江湖之远 “进亦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退亦忧”: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⑻ “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指的是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暗指谁?作者赞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人。作者暗指滕子京,目的是赞美并慰勉自己的朋友。
⑼ 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⑽ 作者在本段开头把“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和“古仁人之心”加以 对比 ,用一个设问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并阐明自己“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的仕途进退原则,而后由“ 忧 ”转到“ 乐 ”,再用一个设问句水到渠成地解释全文的主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如今,这句话已经演化为成语:“ 先忧后乐 ”。
⑾ 本段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照应课文开头的“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以物喜”照应第四段的“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以己悲”照应第三段“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这些又是第二段“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的具体写照。
⑿ 本段的层次划分:① ② ③ | ④ ⑤ | ⑥

帮你找了很多,望采纳,谢谢。


#张汤肺# 跪求岳阳楼记问题的答案!!... -
(19574627284):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

#张汤肺# 《《岳阳楼记》》问题
(19574627284): 岳阳楼记以记为名,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也表示对朋友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张汤肺# 人教版27岳阳楼记课文解读2. - 作业帮
(19574627284):[答案] 二.2.属(通“嘱”)3.观(景象)4.去(离开)馋(别人)5.皆(一起)6归(归依)

#张汤肺# 岳阳楼记相关阅读试题,急用 - 作业帮
(19574627284):[答案]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⒈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 ⑵百...

#张汤肺#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问题以及答案全部要问答题.填空选择不要.而且不要那种在原文中找句子的那种.每课要十题.一定要好好答! - 作业帮
(19574627284):[答案] 小石潭记1. 我能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从小丘西行 ②鱼可百许头③以其境过清 ④斗折蛇行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凄清...

#张汤肺# 跪求这些问题答案《岳阳楼记》 -
(19574627284): 岳阳楼记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

#张汤肺# 有关《岳阳楼记》的一些问题 -
(19574627284): 1. 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为什么?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不敢恭维的态度,因为他们的思想会受到外界影响而失去客观,也就是以物喜,以己悲,无法超脱. 2. “微斯人”中的“斯人”指的是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 “斯人”指的是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品格的人3. 作者发出“微斯人,无谁与归?”就全文看,又何言外之意?说明这样的人太少了,有点知音难求的惆怅. 4. 写出文中的三个流传至今的成语.百废俱兴 政通人和 气象万千 心旷神怡 波澜不惊

#张汤肺# 急需岳阳楼记的练习题和复习资料,越多越好谢谢大家了,帮帮我吧,我
(19574627284): 岳阳楼记 习题精选 一,基础练习题 1.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霪雨 yín 朝晖夕阴 huī B.皓月 hào 霏霏fēi 岸芷汀兰 zhǐtīng C. 骚人 sāo 潜形qiǎn ...

#张汤肺# 岳阳楼记练习题,求答案 -
(19574627284): ①、《岳阳楼记》通过写不同的景物引出'迁客骚人'们'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进而突出'古仁人之心'. 《醉翁亭记》写出各种景物无非也是想表达作者的'山水之乐'. ②、 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陶醉于自己管理下安居...

#张汤肺# 关于岳阳楼这首文言文关于岳阳楼记,例如那句话表达出抱负的句子?这样的例子越多越好,并且附带答案 - 作业帮
(19574627284):[答案] 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描写...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15、在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