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写字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怀素写字 译文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18
怀素写字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如下:
白话译文如下:
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十分贫困没有纸来写书法,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用芭蕉叶来挥文泼墨,把他的庵叫做“绿天庵”。先是找来一个木盘和一块木板,涂上漆,当做砚台和练字板。天天磨墨,天天写,墨干了再磨,磨完再写;写完就擦,擦净再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硬是把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
《怀素写字》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也是小古文上册第八单元课文,作者为现代丁元林,后人根据怀素的经历而写,全文原文如下: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 。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怀素写字文言文翻译

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十分贫困没有纸来写书法,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用芭蕉叶来挥文泼墨,把他的庵叫做“绿天庵”。没有地方写了,于是找来一个木盘和一块木板,涂上漆,当做砚台和练字板。天天磨墨,天天写,墨干了再磨,磨完再写;写完就擦,擦净再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硬是把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


怀素写字文言文原文

怀素写字

马宗霍〔近现代〕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注释
居:居住。
书:书写。
乃:于是。
以:用。
供:供给,供应。
名:命名,取名。
漆:把涂料涂在器物上。
再三:一次又一次。
皆:都。
穿:通过,透过。

写作背景:
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具备。
怀素十岁时“忽发出家之意”,父母无法阻止。进入佛门后,改字藏真,史称“零陵僧”或“释长沙”。家贫,买不起纸张,只好在寺院的墙壁上、衣服上、器皿上,芭蕉叶上,练习书法;为了练字,还制作了一块漆盘。

怀素年轻时,书法在于“不师古”。按照中国的笔法传承,他还“不得法”,还处于正统书法的门外。

赏析

怀素早年苦于无钱买纸,曾将一个漆盘和一块方形木板专门用来练字,随着岁月的流逝,木板和漆盘都被写穿了底,写秃了的笔头堆积起来,就像当年智永禅师的“秃笔冢”,垒得犹如小山一般。后来,扒升他又效法古人在芭蕉叶上题诗的办法,在寺后空地上种植了一万多株芭蕉,以叶代纸,日夜练习不辍。硕大的芭蕉撑起了无数把绿伞,覆盖了怀素居住的小屋,为他留下了一个充满绿意的宁静空间,怀素就在这绿色的天地里坐禅习字,神游书法艺术的王国。他还给小屋取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绿天庵。
绿天庵中刻苦的学书生涯,为怀素日后超凡的书法艺术奠定了基础,特别是芭蕉叶滑润的、不易着墨的特点,促成了怀素后来那种灵动疾速、忽断忽连、乍干乍湿的笔触和点画。
学书其实和学禅一样,成功与否,就看“悟”的效果如何。犹如禅僧的参话头,未能参破之时,只觉得浑浑噩噩,昏天黑地,饭也不知香,睡也不识甜。此时,也只有在这种时候,令人大彻大悟的契机往往就出现了。


作者简介

马宗霍(1897-1976),湖南衡阳县人。湖南南路师范学堂毕业。历任暨南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上海中国公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湖南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系主任,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华书局编审。主持廿四史点校工作。毕生以研究文字学为其主攻方向,潜心《说文解字》二十余年。除《说文解字》方面的著述外,尚有《音韵学通论》《文字学发凡》《中国经学史》等。善书法,自成一体。



以下是《怀素写字》文言文的翻译及注释:
原文: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 。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翻译: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十分贫困没有纸来写书法,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用芭蕉叶来挥文泼墨,把他的庵叫做“绿天庵”。先是找来一个木盘和一块木板,涂上漆,当做砚台和练字板。天天磨墨,天天写,墨干了再磨,磨完再写;写完就擦,擦净再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硬是把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
注释:
1. 怀素: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
2. 乃:于是。
3. 蕉叶:芭蕉叶。
4. 供:供给,供应。
5. 名:命名,取名。
6. 庵:指佛寺或尼姑的庙宇。
7. 漆:把涂料涂在器物上。
8. 再三:一次又一次。
9. 皆:都。
10. 穿:通过,透过。

怀素写字小古文的意思~

原文: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 。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译文:
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十分贫困没有纸来写书法,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用芭蕉叶来挥文泼墨,把他的庵叫做“绿天庵”。先是找来一个木盘和一块木板,涂上漆,当做砚台和练字板。
天天磨墨,天天写,墨干了再磨,磨完再写;写完就擦,擦净再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硬是把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

扩展资料:
字要写得漂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怀素写字》对怀素写作的情形有这样的描写:”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怀素写字》恰恰就说明:写字要从观察文字的结构,记住字的笔画顺序入手,一笔一画照着写。
应该让学生从观察文字结构入手,寻找文字结构的特点,树立信心,勤奋练习,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只有长时间地练习积累,才能写出有美感的字。

白话译文如下:
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十分贫困没有纸来写书法,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用芭蕉叶来挥文泼墨,把他的庵叫做“绿天庵”。先是找来一个木盘和一块木板,涂上漆,当做砚台和练字板。天天磨墨,天天写,墨干了再磨,磨完再写;写完就擦,擦净再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硬是把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
《怀素写字》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也是小古文上册第八单元课文,作者为现代丁元林,后人根据怀素的经历而写,全文原文如下: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 。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怀素(725~785年),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自幼出家,经禅之余,从事艺文,尤好草书。好饮酒,及其酒酣兴发,寺壁屏幛、衣裳器具,靡不书之,时人谓之“醉僧”。自言得草书三昧,有“狂僧”之称。
怀素书法初学欧阳询,后师从邬彤(怀素姨表兄弟)学草书。邬彤是张旭的学生,乃告以笔法。762年(宝应初年)自零陵出游,历衡阳,走广州,客居潭州,然后经岳州,进入长安。772年,怀素回乡,途经洛阳,适逢颜真卿,曾趋谒拜访,僧儒论书,遂为书坛盛事。
怀素以狂草著称于世,与张旭齐名,人称“颠张狂素”。传世墨迹有《论书帖》、《自叙帖》、《苦笋帖》等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怀素 (唐代书法家)


#闻苏刻# 旧唐书 马怀素传的译文内容如题 - 作业帮
(13028672386):[答案] 马怀素,润州丹徒人.寓居在江都,年轻时拜李善为师.家里贫困,没有灯烛,白天采些柴草,夜晚燃柴读书,终于博览经史,善于写文章.考取了进士,又参加了皇帝亲自支持的殿试,考中文学优赡科,被授予郿县县尉,经过四次提升,任左...

#闻苏刻#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怀素写字说课稿 - 作业帮
(13028672386):[答案] 一、怀素小时侯是个怎么样的孩子?二、怀素小时候爱好写字,勤学长进,值得咱们学习,那末怀素从小怎么样学字的呢?2、学习第二段一、门生自由诵读第二段,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二、指读句子:怀素写字特别很是当真.(一)...

#闻苏刻# 草书屏风的译文 -
(13028672386): “ 何处一屏风 ?分明怀素踪 .” 一开始就以问句突起,好象十分激动地在问主人:“您从哪里得到的这个屏风啊?”惊喜万分之态,溢于言外.而且紧接着就立刻判断,这个分明是怀素的笔迹(“踪”是踪迹,这里指笔迹)!这充分说明他平...

#闻苏刻# 读怀素写字的读后感 -
(13028672386): 怀素写字》这篇课文介绍了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小时候勤奋练字的故事,通过文章的学习,从而激励学生发愤学习,让班上的孩子们真正喜爱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这篇课文的学习,对我们指导一年级学生初学写字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我...

#闻苏刻# 黄庭坚临摹<自叙>的译文 -
(13028672386): 译文:(按原文格式) 怀素家长沙,幼 而事佛,经禅之 暇,颇好笔翰.然恨未能远覩 前人之奇迹,所 见甚浅.遂担 笈杖锡,西游上 国,谒见当代名公.错综其事.遗 编绝简,往往遇之.豁然心胸,略 无疑滞,鱼笺 绢素,多所尘 点,士大夫...

#闻苏刻# 怀素写字的启示是什么? -
(13028672386): 从怀素苦练书法的故事中可以明白要成就一番事业,首先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忘却世间的繁华纷争,一心一意去朝着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去奋斗.其次是要能忍受得住自然环境的考验与磨炼,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头,要能忍受得住常人难以承受的...

#闻苏刻# 喜欢怀素的书法吗 -
(13028672386): 古时候有个叫怀素的和尚,他从小就喜爱写字,是个好学上进的孩子.怀素写字非常认真.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这样,怀素的字进步很快.传说当时纸贵,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当纸用.他写呀写呀,日子一长,木板竟

#闻苏刻# 《手不释卷》文言文“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注释译文? -
(13028672386): 1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2、注解 (1)凡先生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