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说课,实录,反思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活动一:看一看。
电脑演示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电脑闪烁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爬过留下的红线。
说一说你又看到了什么?
如果你是这只能干的小蚂蚁,猜一猜它会说什么?
电脑演示小蚂蚁说的话:我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把自己想象成这只能干的小蚂蚁,用手摸一摸树叶,学小蚂蚁说的话说一说。
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一学什么是周长?

创设情景
培养观察的能力

引起学生注意
让生尝试说对周长的初步认识

加深学生对周长的进一步认识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二、建立模型。
活动二:描一描。
描一描你们手中的树叶的边线,一边描一边学小蚂蚁说的话说一说。
你们描出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什么?
描一描书中的两种树叶的边线,一边描一边学小蚂蚁说的话说一说。
说一说,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活动三:摸一摸。
摸一摸课桌面的边线,边摸边说。
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边线,边摸边说。
说一说你的看法。

活动四:实践活动。
量一量你的腰围与头围,与同伴说一说。
量一量一片树叶的周长,并说一说你的方法。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活动一:看一看。
电脑演示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电脑闪烁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爬过留下的红线。
说一说你又看到了什么?
如果你是这只能干的小蚂蚁,猜一猜它会说什么?
电脑演示小蚂蚁说的话:我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把自己想象成这只能干的小蚂蚁,用手摸一摸树叶,学小蚂蚁说的话说一说。
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一学什么是周长?

创设情景
培养观察的能力

引起学生注意
让生尝试说对周长的初步认识

加深学生对周长的进一步认识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二、建立模型。
活动二:描一描。
描一描你们手中的树叶的边线,一边描一边学小蚂蚁说的话说一说。
你们描出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什么?
描一描书中的两种树叶的边线,一边描一边学小蚂蚁说的话说一说。
说一说,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活动三:摸一摸。
摸一摸课桌面的边线,边摸边说。
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边线,边摸边说。
说一说你的看法。

活动四:实践活动。
量一量你的腰围与头围,与同伴说一说。
量一量一片树叶的周长,并说一说你的方法。
反思和评价你根据实际课堂内容来实际情况描述即可!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第五册第44—45页。
二、教材分析:
《什么是周长》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第一节课,本节主要教学内容有:通过描一描、量一量、摸一摸等实践活动,理解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周长的含义,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计划一课时进行教学。
本课教材有以下编写特点:首先通过蚂蚁爬过树叶的边线一周,使学生初步直观认识什么是树叶的周长;然后又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周长的意义;最后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转化”方法是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思考方法,是运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和事物之间互相联系的观点,把未知变为已知,把复杂变为简单的思维方法。课后的练习向学生渗透了平移的数学思想。因此,在教学中,力争做到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数学转化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数学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在“描一描、摸一摸”等学习活动中培养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估腰围、测腰围的过程中培养估测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四、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平面图形,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通过描树叶的边线、摸物体的面的边线,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通过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自己摸的面的周长,关注学生对测量的体验。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六、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直尺、线、皮尺、各种实物、树叶等。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老师刚才给每个同学都分发了树叶,今天我们就借助树叶来学习知识。大家又会想了,树叶怎样才能辅助我们学习知识呢。首先,我们就来描一描把它的形状画出来.怎么样,像不像上美术课?
(拿出一张纸,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用彩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轮廓.)  
2.谁愿意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是怎么描的 (请用笔指着,说清楚是从哪里开始的,到哪里结束.)
3.刚才大家描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沿边线围着图形,描了一周)
4.小结: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 (结合实物演示),这一周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呢 我们能帮它取一个名字吗(树叶页面的周长)
老师在课前也描了一片树叶,谁来判断一下,老师描出来的是不是树叶的周长呢?(出示未封闭图形)
老师描的不是封闭图形,这种图形没有周长。怎样的图形才有周长呢?
(引出周长的概念,结合封闭图形与未封闭图形,强调周长的意义.)
(二)、实践探索,理解新知。
1、通过分一分,画一画,让学生初步感知周长。
第一步:用cai课件显示多个图形,让学生在比较中给图形分类,揭示封闭图形与非封闭图形。

第二步:请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几个封闭图形。
第三步:有选择性的展示学生画图。请同学评一评,并指出所画图形的周长,使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进一步体会到在同一平面内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2、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深入感知周长的意义。
(1)有了上面的前提教学,我就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拿出课前准备好了的各种叶片描出一周的长度,在描的过程中体会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里面部分不是周长。再完成课本p45第1题。(强调是边线)
(2)引导学生找一找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如:课桌面的边线、数学书封面的边线、黑板、文具盒等多个物体表面的周长。并动手摸一摸、指一指,在小组内说一说。
(3)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怎样走才是教室一周的长度?怎样走才是操场的周长?
(4)认识平面图形周长.谈话:刚才我们指的都是物体面的周长,现在我们来看看平面图形的周长,这是什么图形 (课件显示三角形类似p45第2题1图)这个图形的周长在哪呢?小黑蚂蚁很感谢你们为他做裁判,它为我们指出了三角形的周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动态演示小蚂蚁沿着三角形的边走一周)小蚂蚁走的这一周的长就是三角形的周长.我们一起来指一指.(强调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三)、自主操作,巩固新知
1,量一量平面图形的周长
(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周长,那么平面图形的周长该怎样求呢?(课件逐一出示:第45页第2题).
同学们打开课本第45页的第2题.你想怎么量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量一量.带着问题思考,动手.像这种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图形,量出各边长度,相加就行了.以后遇到这样的题目我们就这样做.
2,.量一量树叶的周长
(1)谈话:我们已经会量平面图形的周长了,你们手中都有一片树叶,那么你手中树叶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大家想不想知道 怎样才能得到树叶的周长呢学习小组可以讨论讨论.(课件播放轻音乐)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3)全班交流,集体评议.
3.量一量腰围
(1)周长在生活中运用也很广泛:比如,做裤子时,裁缝都要量一量你的腰一周有多长,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腰围.
(2)估计同学的腰围大约是多少厘米
(3)根据这个结果,请你估计一下自己的腰围是多少厘米.
(四)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p45第3题图1:这两个图形原来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把第一个长方形剪掉一块,补到第二个长方形中,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它们的周长的大小.
请小组讨论后说明理由
(2)课件出示p45第3题图2:这两个图形原来也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把第一个图形剪掉一块,现在两个图形的周长还会一样吗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会了什么?今天,我们认识了周长,并且用周长的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
(六)、布置作业
量一量你家桌面,卧室地面的周长.
八、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树叶叶面的周长
封闭图形的周长
九、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并且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到了周长的实际含义。教学过程比较好整体设计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
1、我给学生提供充分地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是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 空间与图形 ” 这部分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这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一连串的活动,自己感悟、获取周长的概念。
2、我为学生创设开阔的、自由的学习时空,让他们在充满操作性、探索性、愉悦性的实践活动中自己探索未知,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活动的设计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我让学生选 —— 选你喜欢的树叶、平面图形;选喜欢的方法量周长。让每一位学生产生对活动的兴趣,在张扬个性的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或愉悦,增加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3、好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主动合作与交流。我在这节课中设计了两次 “ 量一量 ” ,一量树叶的周长,二量老师和同学腰围。学生自己量树叶的周长,可有的同学觉得两只手不够用,主动请求同桌的帮忙。他们是那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当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在这样主动的合作与交流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得到高度发展。他们还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即使学困生也不感到困难,轻松学会了“周长”。


#宫鬼泻# 什么是面积的让小孩更好的理解周长和面积 -
(13175427716):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反思学习目标:1、让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2、让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

#宫鬼泻# 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
(13175427716): 1、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教学设计是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

#宫鬼泻# 磁力大小有变化吗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
(13175427716):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三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五课,本课在学生对磁铁的性质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在观察了一些磁铁后会发现磁铁的磁力有的大有的小,会猜想把两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会不会更大一点呢?本课就是想让学生经历一个提出问题——作出猜测——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

#宫鬼泻# 《求一个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 -
(13175427716): 《求一个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初步掌握求一个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

#宫鬼泻#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反思 -
(13175427716):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反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是整个单元教学的一个基础.本课在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探究,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方面...

#宫鬼泻# 人物分析步骤是什么 - 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什?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
(13175427716): 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是否推动历史的发展,推动既肯定为主,阻碍既否定为主. 标准主要有三条:一是看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既当是应该解决的...

#宫鬼泻# 论语十则中第八句和第十句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
(13175427716): 第八句:【原文】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译文】 冉求退朝回来,孔子说:“为什么回...

#宫鬼泻# 《枫桥夜泊》里的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愁”是什么样的愁,是科考落第的?
(13175427716): 我觉得这两种愁都有.正式因为科考落地,心情郁闷,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离家,却没有功成名就,才更加思念家人.

#宫鬼泻# 如何评价纳兰性德的《采桑子》点鬓霜微?如何评价纳兰性德的采桑子
(13175427716): 此词上片写自己在月夜凭栏远望,思念友人,希望友人早日归来.在思念中 微蕴年华凋零的身世之感◦白衣朱栏,色彩明艳,形象鲜明.下片就眼前景抒情, 拂晓大雁南飞,正好借大雁传递思念之情,“尺素还稀”一挫,突出了 “一味相思” 的深挚情感.最后以满怀希望收束,既有对友情的珍视,还暗含着对远方友人的 祝福,情感的表达极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