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以月来寄托思乡之情,寄托在别的事物上行吗 将文人的以月寄情寄托在别的事物上行吗?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月有圆缺,传统观念里月圆代表人团圆,看到月亮自然想到家人家乡。其他事物也有,但不像月亮这么引起共鸣,比如随身携带的家人送的东西之类。

普天下只有一个月亮,距离再远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古月有阴晴圆缺,月圆代表团圆。当然也有其他的,比如你们之间互赠的一件物品,饰品都是可以的。

为什么那么多文人喜欢月亮,月亮寄托了人们的哪些情感?这些情感寄托在别的事物上行不行?为什么?谢谢了~

西方世界和中国共同拥有一个月亮,为什么他们的月亮没有像我们的月亮包含了诸如思念故乡、思念亲人、渴望团圆这些层的文化内涵呢?简单说来,主要是因为在中国的文化世界中月亮作为一个“文化符码”,其背后隐含了巨大的诸如此类的文化信息,拿苏轼的话讲就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们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变化对应了起来,而这种对应在苏轼之前和之后的文人墨客那里都得到了公认。而这种公认是中华之外的文化圈所不了解的,所以纵然我们拥有同一个月亮,但每当“举头望明月”之时,我们却无法共同低下思乡的脑袋,因为文化传统的差异使我们的心灵无法产生共鸣。 月亮总给人以清醒而又蒙胧之感,似是近在咫尺,却又遥并不可及。 人们自古有一种历史情节,对往昔的怀念。而月亮,这个在古时文学中最富含义也出现频率最高的一词当然不能忘却。如果孤独难耐,可以吟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如果失意了,来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如果恋爱了,便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失恋了,便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以此自慰…… 同样,月亮又是人们追求的一种象征。古时的摘月也好,现今的登月也罢,总是告诉人们邀去追求,攀登而不可懈怠。 当然最重要的一层意思,思乡。 现今的社会发展的要求,人们纷纷离开自己的故乡,远奔异地去寻求自己的事业。白天繁忙的节奏使他们无暇思索其余,可是当夜深人静之时,内心的孤独寂寞便牵引着他们想念。可是单纯想念怎能派遣心中的抑郁?唯有看到故地与新家共有之物——月亮,他们才得以稍稍安慰

采纳哦

月亮是中国诗歌文化最博大精深的意象之一。它所透露出的意境,是别的意象无法取代的。
月亮的意象分析 :
1、 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一:月亮是母亲与女性的化身,反映女性 祟拜的生命意味,代表母系社会的静温与和谐,她反映着女性世界的 失意与忧伤.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传说,给月亮是月亮成为一个女 性化的象征意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日为阳,月为阴;男性为阳, 女性为阴.它指向一个曾经存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后来被父系氏 族社会放逐的母系社会.相对于当时那战乱频繁,礼教森严的社会, 月亮所代表的母系社会理想.
2.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二;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它 既是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于是它总是引导人们对生生不已的 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喟叹.
3、 映照在中国人心灵世界里有两种不同的月亮世界:一种是神话观念中的月亮, 神话的月亮是诗化的月亮,它谈泊静温空寂通脱给中国的古典艺术以深刻的象征 启示;一种是科学本体的月亮它盈亏变化,时晦时明,启迪着中国的科学与智慧.因而月亮可以有很广泛的衍生意:
(1)思乡或相思:在月亮意象中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寻找精神 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反映在古典诗词里常常表现出望月思
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
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的传递.当孤臣浪子云游天涯之际总是把
明月与故乡联系在一起,明月成为启动乡愁、寄托相思、返归家园的神秘象
征物.这不正标志着在人们意识的深层,月亮总是母亲社会温馨与和谐的象
征,因而每当入人们浪迹天涯心灵孤寂之时,月亮便成为家园的寄托精神的
寄托了;月亮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这样又引发了旦古一
月两地相思和思乡的主题.
(2)月亮反映着古代诗人骚客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反映着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
的心理.
(3)月亮的永恒和盈虚的循环变化,让人想到时间和宇宙中事物在正反两面之间
的辩证发展.月亮作为一种象征形式,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持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
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触动着悠远荒古的文化原始意象,因此月
亮意象的出现总伴随着阔大苍凉的宇宙空间、浩渺悲壮的天问意识相雄浑高古的审
美境界.
(4)月亮作为一种永恒与自然的象征它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纷纭的现实苦难、超群拔
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在否定了现实的功利的人生目的和道德之后,月亮就成
为一种飘逸的风范.


#喻别环# 为什么那么多文人喜欢月亮,月亮寄托了人们的哪些情感?这些情感寄托在别的事物上行不行?为什么?谢谢了 -
(18491782281): 西方世界和中国共同拥有一个月亮,为什么他们的月亮没有像我们的月亮包含了诸如思念故乡、思念亲人、渴望团圆...

#喻别环# 各位帮帮忙 有个问题 想参考参考 想一想:为什么那么多文人喜欢写月亮?月亮寄托了人们哪些情感,这些情感寄托在别的事物上行不行? 在查阅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写出你对月亮的感受. 写完后读一遍,认真修改润饰,做到文从字顺,抒情自然. 先谢谢了 请帮下忙
(18491782281): 月亮总给人以清醒而又蒙胧之感,似是近在咫尺,却又遥并不可及.月亮又是人们追求的一种象征.古人喜欢在夜晚饮酒作对,月亮自然成为自然界最好抒发情感的事务;其次,在中国古代,月亮是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东西,自古传说不断,因此,月亮成为了诗人们借以创作的素材.古时的摘月也好,现今的登月也罢,总是告诉人们邀去追求,攀登而不可懈怠. 当然最重要的一层意思,思乡.

#喻别环# 古人为什么要借明月来寄托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
(18491782281): 网上看的分享下 李白的那首《静夜思》读来脍炙人口,感同身受,很容易让人伸出一份深层的思乡之情,月亮高悬头上,月光轻盈如沙,静谧中又是多是佳节时候,诗人孤寂而自然也想到了家乡的亲人,比如中秋月圆,那些诗人大多漂泊在外,...

#喻别环# 古人为什么要用月亮来表达他们的思乡之情 -
(18491782281): 因为月亮在哪里都能看见,而且月亮的阴晴圆缺正对应着人们的悲欢离合

#喻别环# 为什么咏月的诗表达了思乡之情 -
(18491782281): 经过无数古人(诗人,词人的儒染),月亮已经成为了思乡的代意.无论你在何时何地,身边的事物在变化,身边的人在变化,月亮却还是故乡的那伦.

#喻别环# 古人为什么要借明月来寄托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18491782281): 古代没有电脑电话没有火车飞机,只能拿月亮当卫星来折射思念咯

#喻别环# 以月寄情的方式好在哪里??????????
(18491782281): 有永恒悠远的意境,易于那些短暂的事物作对比.或思乡念人,正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所表达的字面意思似的,可以看见同一个月亮,却不能看见对方,亦是一种揪心的对比.

#喻别环# 为什么古诗词中描写军旅生活时要讲到月亮? -
(18491782281): 月亮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常用以表达思乡、离别之情.月亮引起人的乡愁(有明月,怕登楼),又是人感情的寄托(我寄愁心与明月),月亮照在边塞,也照在故乡,抬头见月,自然会想到故乡,月下闻笛,怎让人不想到“月是故乡明”呢?因此,月成了游子与故乡感情的纽带,乡愁的寄托.也算是“睹物思人”吧!纯属个人观点,或有可取之处,望于君有益.

#喻别环# 静夜思为什么望着月亮就要想念故乡 -
(18491782281): 古人通常在古诗中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李白远在他乡,加上仕途的不如意,孤身一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是失意的象征,许多失意文人借月亮,寄寓身世的感伤和流离的孤苦.

#喻别环# 为什么咏月的诗都表达了思乡之情
(18491782281): 苏轼不是说过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由月圆月缺很容易联想起人聚人散,因此诗人们大多以吟咏月亮来表达了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