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律句拗救规则简明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参考主流观点,或有纰漏,寻求指导完善。

一、失律忌用

1.仄平平平中(失替)

2.平平平平中(失替)

3.中平仄平平(失替)

4.中仄仄仄平(失替)

5.平仄平仄中(失替)

6.中仄平平平(三平尾)

7.仄平仄仄平(孤平须本句自救:仄平平仄平)

二、拗句救法

1.仄收特拗句,常格:平平仄平仄

对句:中仄仄平平

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2.平收特拗句,慎用:仄仄平仄平

对句救:中平平仄平

例: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对句不救:平平仄仄平

例: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3.孤平特拗句,慎用:仄平仄平仄

对句:平仄仄平平

例: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4.孤平小拗句,可救可不救:中仄仄平仄

对句救:中平平仄平(孤仄救孤平)

例: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对句不救:平平仄仄平

例: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5.三仄尾,小拗,例不需救:平平仄仄仄

对句:中仄仄平平

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6.孤平三仄尾,大拗,慎用:仄平仄仄仄

对句一法:平仄平平平(三平救三仄)

例:待君竟不至,秋雁双双飞。

对句二法:平仄仄平平

例:贾生骨已朽,凄恻近长沙。

7.孤平大拗,四拗三救:中仄平仄仄

对句:中平平仄平

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8.平收孤仄,常见于对句,可单独作常句,亦可救拗:平平平仄平

例:遁迹东山下,因家沧海隅。(常句)

9.四连仄、五连仄,大拗:中仄仄仄仄

对句:中平平仄平

例: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


#聂胥童# 宋词创作怎样使用拗句? -
(17094827672): 1、拗句的概念 首先拗句必须是律句,不是律句就谈不上“拗”.在律诗中从广义上讲,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就是拗,就是我们在上面讲的正格和变格中提到的变格,所谓变格中涉及的字就是“拗”,那么变格律句就是拗句了.在律诗中我们要...

#聂胥童# 什么是拗救? -
(17094827672): 拗救就是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应补上一个平声,也叫“救平”,但注意补救的字不能在句末.凡经过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

#聂胥童# 请问,格律诗中“孤平拗救”具体怎么理解呢? -
(17094827672): 所谓“孤平”,就是指在“仄平脚”的句子中,即五言的“平平仄仄平”、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不考虑第一二字)的句型中,除了韵脚的那个平声字以外,不能只有一个平声.也就是说,五言的第一个字,七言的第三个字,必须用平声...

#聂胥童# 律诗怎样写好 -
(17094827672): 有感而发,不作无病呻吟.立意新颖、有一定的深度.运用诗的语言(要熟读唐诗)如此而已. 律诗的格律讲起来太复杂了.有意者可购余浩然著《格律诗词写作》学习一下,王力的《格律诗词》听说也不错.简单说一下吧,关于平仄、韵,...

#聂胥童# 试析,诗词平仄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
(17094827672): 词中没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具体平仄要求需要查询《词谱》律诗的格律如下: 律诗的格律讲起来太复杂了.有意者可购余浩然著《格律诗词写作》学习一下,王力的《格律诗词》听说也不错.简单说一下吧,关于平仄、韵...

#聂胥童# 请问孤平、孤仄、三联平、三联仄、拗救怎么解释? -
(17094827672): 孤平:一句诗里除去结尾的字以外,不能只有一个平声字,如果只有一个平声字,就是孤平.比如:黄鹤一去不复返,这句就是孤平, 除去返字,全句就黄字一个平声. “孤仄”并非一个传统的正统术语.古人认为孤平是大拗,孤仄则不是,...

#聂胥童# 为什么拗句在五言是第三字,七言第五字? -
(17094827672): 首先,你所说的 “为什么救的地方总是在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我并不是很赞同,应为还有四,五种特殊情况是由对句来补救出句. 至于你所说的救的地方总在五言第三字处,也是可见及的. 例如,像这个句式,“仄平仄仄仄”(七言...

#聂胥童# 平仄,换韵. -
(17094827672): 就举几个例子好了 天 古汉语声调“平声” 属平 现代普通话声调“阴平”(第一声) 子 古汉语声调“上声” 属仄 现代普通话声调“上”(第三声) 圣 古汉语声调“去声” 属仄 现代普通话声调“去”(第四声) 哲 古汉语声调“入声” 属仄 ...

#聂胥童# 什么是特种拗救? -
(17094827672): 我以前不知道这个叫特种拗救的,但是查了一下,其实就是一种习惯的拗句. 律诗之中的“拗”一般发生在第一三五字这种不是音节重点的字上面,一旦形成拗句,就可能要采取相关补救措施. 律句的第二四六字是句中音节的重点,一般是不允许变化的地方,即所谓二四六分明.但是有一些句子第四(六)字出律,这就是大拗的情况了,一般是对句相救,但也有不用对句救的,是一种习惯性的格式,五言的例如这样:平平仄平仄,对应七言则是:中仄平平仄平仄.这里出律的字眼刚好就是所谓“分明”的地方,但却算作本句自救(其实就是相邻两字音对换位置),不用去动对句的格律,也因此称作特种吧.

#聂胥童# 诗词中的拗句是什么意思 -
(17094827672): 1.格律诗中不合常规平仄格律的句子叫拗句.出现拗句,一般应采取补救的办法,即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上改变其他字的平仄安排.如"红颜弃轩冕",第三字按格律应该平声而用了仄声,就把第四字应仄而改用平.又如"雨中草色绿堪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