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拗救一览表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6
  • 格律诗拗救举例大全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杏半拗,可平可仄。救也可以,本例中杨拗救了杏。不救也可以。标准对照↓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④本句隔位救(孤平救)宋\/志南《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杨拗救了不。标准对照↓ 平平仄仄...
  • 五言律句拗救规则简明版
    1.仄平平平中(失替)2.平平平平中(失替)3.中平仄平平(失替)4.中仄仄仄平(失替)5.平仄平仄中(失替)6.中仄平平平(三平尾)7.仄平仄仄平(孤平须本句自救:仄平平仄平)二、拗句救法 1.仄收特拗句,常格:平平仄平仄 对句:中仄仄平平 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2....
  • 分析李商隐 蝉 的平仄格式、拗救、对仗
    五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七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b型句的拗救 五律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第三字拗,第四字救。)七律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第五字拗,第六字救。)原诗如下:本以...
  • 拗救有哪几种方法
    这条规定可以用四句口诀来帮助记忆:“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三拗四来救,当然要吃透。”02 孤平拗救 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式中,句末的平声字是押韵的要求,必须用的,因此不算它。除它之外,这句就只有前面两个平声字。这时,如果第一个字也变成了仄声,就叫做犯孤平。那么...
  • 如何区分一首诗里的“拗”和“救”?
    对句拗救:在律诗中的对句中,如果上句出现拗句,则下句必须出现救句,以使整联平仄相反。半拗救:在律诗中的单仄或单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半拗救,即在下句中使用相反的拗句来弥补上句中的单仄或单平。句中拗救:在格律诗中,对于第一字是平声的孤平和第三字是仄声的三平调,可以在本句中使用...
  • 格律诗平仄拗救的常见方法(讲解:任瑞福,整理:杨正伟)
    (仄仄)平平仄平仄 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 “寒山转苍翠”,标准句式应为:平平平仄仄。本句中倒数第三字“转”用了仄声,于是,就在倒数第二字用了“苍”(平声),予以补救。句式改为:平平仄平仄。又如:李白《赠孟浩然》中 “红颜弃轩冕”,标准句式应为:平平平仄仄。本...
  • 格律诗拗救方法大全
    仄仄平平仄 1\/中 2\/诗喉 3\/半拗,即可平可仄 4\/此处如果变成仄,需要把联句(对句)平平仄仄平的3变成平来拗救,例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注意例子里的不在古代读仄声。吹(平)拗救了不(仄)。5\/白脚 当3和4同时为仄时,这个句子会出现中仄仄仄仄的情况,例子:万籁此俱寂,惟闻钟...
  • 律诗平仄拗救
    拗句在律诗中的运用需要通过“救”来平衡,即在前面拗用仄声后,后面需适当补偿平声。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拗救情况:(a) 在应为“平平仄仄平”的位置,首字用仄声,第三字补以平声,如“仄平平仄平”。七言则相应调整为“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b) 在该为“仄仄平平仄”时,第...
  • 五言和七言律诗的坳救规律,请简单点说。
    具体拗救规律如下:1、本句自救 七言诗的第三字拗,第五字救。如“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新城道中》)中,本应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但是对句中第三字用了仄声字“自”,则第五字就必须改用平声字“沙”,就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起到了自救...
  • 律诗平仄的拗救
    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b)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 18952446358:   诗的拗救法是绝句中的么?什么是拗救法? -
    巫琰纯  ______ 【拗体】律、绝诗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者谓之“失粘”.不依常格而加以变换者为“拗体”.前人所谓“拗”,除有时变换第二、四、六字外,著重在五言的第三字和七言的第五字.两联都拗的称“拗句格”,通首全拗的称为“拗律”....

    18952446358:   请问平仄的格 -
    巫琰纯  ______ 平仄不依照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对拗句作适当的补救叫做拗救.拗救有对句相救和本句自救两种. (1)三仄的拗救,把本句倒数第二字改为平声,五律变成“平平仄平仄”,七律变成“仄仄平平仄平仄”. 如李白《塞下曲》的“功成画麟...

    18952446358: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平仄 其中哪些是入声字有没有 拗救 -
    巫琰纯  ______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入声字:一,不,接,别. 拗救在第二联.野火烧不尽,第四字拗,所以下句第三字补一个平声“吹”字.(另一种解释:一、不等入声字,在诗词里有“入声代平”的现象.“不”字若平,则此句未拗)

    18952446358:   诗词禁忌,拗句、格律、救句 -
    巫琰纯  ______ 拗句,就是不依照一般平仄的句子. 诗人对于拗句,往往用“救”.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叫做拗救. 格律,是中国古代诗歌所独有的在创作时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百度百科) 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 第四册 古汉语通论(三十)有详细的解说

    18952446358:   七言绝句怎么断句?
    巫琰纯  ______ 绝句,又叫截句、断句.绝诗只有四句,讲究“起、承、转、合”的章法,是古今诗... 就是每句末三字,不可“平平平”或“仄仄仄”,这是诗家大忌.在平仄拗救过程中...

    18952446358:   古诗的写作要点 - 作业帮
    巫琰纯  ______[答案] 七言律诗的写作要点 (1) 一、律诗是诗词里讲究最多的诗种(包括律绝).我们先复习一下七言绝句的平仄构造 1、平起平落(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18952446358: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的平仄、拗救 -
    巫琰纯  ______ 这个问题蒋绍愚先生在《唐诗语言研究》(P54-55)中作过专门的讨论,现转述如下: 特种拗救的第一字,应该作平.《后谱》(按:指[清]赵执信《声调后谱》)引杜甫《小寒食舟中作》:“云白山青万余里”下注:“第五字仄,上二字必平,若第三字仄,则落调矣.五言亦然.”“第五字”指“万”,是用来救第六字“余”之拗的;上二字指“山青”,特别说明第三字“山”不能作仄.

    18952446358:   请高手帮我分析这几首诗的押韵、平仄、拗救,在总结一下每首诗是否符合格律?1.此夜不忍旦,匆匆垂去家.回看小弱女,犹未解呼爷.冻雪依檐草,轻飚散... - 作业帮
    巫琰纯  ______[答案] 1.首联用“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的特殊变格,上句拗三四字,以下句第三字改仄为平救.句法同“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颔联上句拗第三字,下句拗第一字,宽泛地说可以算救了.颈联律句.尾联上句拗首字,以下句首字改仄...

    18952446358:   失粘如何拗救 -
    巫琰纯  ______ 如果失粘特别过分那怎么都救不来; 有些特定的句子,五言第四/七言第六字失粘,可以考虑变动五言第三/七言第五字. 下面两个情形即是这种特定句子,称为特种拗救: 五言:中平平仄仄 →写成→ 中平平平仄 →拗救→ 平平仄平仄七言:中仄中平平仄仄 →写成→ 中仄中平平平仄 →拗救→ 中仄平平仄平仄除此以外也有少数其他情况,建议翻翻关于拗救方面的书籍,可以找到一些句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