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全等三角形拔高题 初二全等三角形的题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试题〕我们知道: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类似地,我们定义:至少有

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等对边四边形.

(1)请写出一个你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是等对边四边形的图形的名称;

(2)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设CD、 BE相交于

点O,若∠A=60°,∠DCB=∠EBC= ,请你写出图中一个与∠A相等的角,并猜想图中哪个四边形是等对边四边形;  

(3)在△ABC中,如果∠A是不等于60°的锐角,点D、E分别在AB、AC上,

且∠DCB=∠EBC= .探究:满足上述条件的图形中是否存在等对边四边形,并

证明你的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四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等基础知识,以及定义新图形、几何变换(轴对称、平移)、对特殊图形认识等。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理解题目要求的前提下,对命题的结论作出判断并给与证明。反映出在新课标理念下命题方向的变化以及命题形式的变化。此题要求学生在已学过的相应知识的基础上,应用新定义的等对边四边形的概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学生阅读题目给出的相对于学生来说是新知识的材料,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以解决新问题。考查了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获取新知识、学习理解新知识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

经典难题(一)

1、已知:如图,O是半圆的圆心,C、E是圆上的两点,CD⊥AB,EF⊥AB,EG⊥CO.

求证:CD=GF.(初二)

2、已知: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点,∠PAD=∠PDA=150.

   求证:△PBC是正三角形.(初二)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A1B1C1D1都是正方形,A2、B2、C2、D¬2分别是AA1、BB1、CC1、DD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2B2C2D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M、N分别是AB、CD的中点,AD、BC的延长线交MN于E、F.

求证:∠DEN=∠F.

经典难题(二)

1、已知:△ABC中,H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为外心,且OM⊥BC于M.

 (1)求证:AH=2OM;

 (2)若∠BAC=600,求证:AH=AO.(初二)

2、设MN是圆O外一直线,过O作OA⊥MN于A,自A引圆的两条直线,交圆于B、C及D、E,直线EB及CD分别交MN于P、Q.

求证:AP=AQ.(初二)

3、如果上题把直线MN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

设MN是圆O的弦,过MN的中点A任作两弦BC、DE,设CD、EB分别交MN于P、Q.

求证:AP=AQ.(初二)

4、如图,分别以△ABC的AC和BC为一边,在△ABC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和正方形CBFG,点P是EF的中点.

求证:点P到边AB的距离等于AB的一半.(初二)

经典难题(三)

1、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DE‖AC,AE=AC,AE与CD相交于F.

求证:CE=CF.(初二)

2、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DE‖AC,且CE=CA,直线EC交DA延长线于F.

求证:AE=AF.(初二)

3、设P是正方形ABCD一边BC上的任一点,PF⊥AP,CF平分∠DCE.

求证:PA=PF.(初二)

4、如图,PC切圆O于C,AC为圆的直径,PEF为圆的割线,AE、AF与直线PO相交于B、D.求证:AB=DC,BC=AD.(初三)

经典难题(四)

1、已知:△ABC是正三角形,P是三角形内一点,PA=3,PB=4,PC=5.

求:∠APB的度数.(初二)

2、设P是平行四边形ABCD内部的一点,且∠PBA=∠PDA.

求证:∠PAB=∠PCB.(初二)

3、Ptolemy(托勒密)定理:设ABCD为圆内接凸四边形,求证:AB•CD+AD•BC=AC•BD.

 (初三)

4、平行四边形ABCD中,设E、F分别是BC、AB上的一点,AE与CF相交于P,且

AE=CF.求证:∠DPA=∠DPC.(初二)

经典难题(五)

1、设P是边长为1的正△ABC内任一点,l=PA+PB+PC,求证:≤l<2.

 

 

 

 

2、已知:P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求PA+PB+PC的最小值.

 

 

 

 

 

3、P为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并且PA=a,PB=2a,PC=3a,求正方形的边长.

 

 

  

4、如图,△ABC中,∠ABC=∠ACB=800,D、E分别是AB、AC上的点,∠DCA=300,∠EBA=200,求∠BED的度数.



试题〕我们知道: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类似地,我们定义:至少有

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等对边四边形.

(1)请写出一个你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是等对边四边形的图形的名称;

(2)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设CD、 BE相交于

点O,若∠A=60°,∠DCB=∠EBC= ,请你写出图中一个与∠A相等的角,并猜想图中哪个四边形是等对边四边形; 

(3)在△ABC中,如果∠A是不等于60°的锐角,点D、E分别在AB、AC上,

且∠DCB=∠EBC= .探究:满足上述条件的图形中是否存在等对边四边形,并

证明你的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四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等基础知识,以及定义新图形、几何变换(轴对称、平移)、对特殊图形认识等。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理解题目要求的前提下,对命题的结论作出判断并给与证明。反映出在新课标理念下命题方向的变化以及命题形式的变化。此题要求学生在已学过的相应知识的基础上,应用新定义的等对边四边形的概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学生阅读题目给出的相对于学生来说是新知识的材料,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以解决新问题。考查了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获取新知识、学习理解新知识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

经典难题(一)

1、已知:如图,O是半圆的圆心,C、E是圆上的两点,CD⊥AB,EF⊥AB,EG⊥CO.

求证:CD=GF.(初二)

2、已知: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点,∠PAD=∠PDA=150.

   求证:△PBC是正三角形.(初二)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A1B1C1D1都是正方形,A2、B2、C2、D¬2分别是AA1、BB1、CC1、DD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2B2C2D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M、N分别是AB、CD的中点,AD、BC的延长线交MN于E、F.

求证:∠DEN=∠F.

经典难题(二)

1、已知:△ABC中,H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为外心,且OM⊥BC于M.

 (1)求证:AH=2OM;

 (2)若∠BAC=600,求证:AH=AO.(初二)

2、设MN是圆O外一直线,过O作OA⊥MN于A,自A引圆的两条直线,交圆于B、C及D、E,直线EB及CD分别交MN于P、Q.

求证:AP=AQ.(初二)

3、如果上题把直线MN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

设MN是圆O的弦,过MN的中点A任作两弦BC、DE,设CD、EB分别交MN于P、Q.

求证:AP=AQ.(初二)

4、如图,分别以△ABC的AC和BC为一边,在△ABC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和正方形CBFG,点P是EF的中点.

求证:点P到边AB的距离等于AB的一半.(初二)

经典难题(三)

1、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DE‖AC,AE=AC,AE与CD相交于F.

求证:CE=CF.(初二)

2、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DE‖AC,且CE=CA,直线EC交DA延长线于F.

求证:AE=AF.(初二)

3、设P是正方形ABCD一边BC上的任一点,PF⊥AP,CF平分∠DCE.

求证:PA=PF.(初二)

4、如图,PC切圆O于C,AC为圆的直径,PEF为圆的割线,AE、AF与直线PO相交于B、D.求证:AB=DC,BC=AD.(初三)

经典难题(四)

1、已知:△ABC是正三角形,P是三角形内一点,PA=3,PB=4,PC=5.

求:∠APB的度数.(初二)

2、设P是平行四边形ABCD内部的一点,且∠PBA=∠PDA.

求证:∠PAB=∠PCB.(初二)

3、Ptolemy(托勒密)定理:设ABCD为圆内接凸四边形,求证:AB•CD+AD•BC=AC•BD.

 (初三)

4、平行四边形ABCD中,设E、F分别是BC、AB上的一点,AE与CF相交于P,且

AE=CF.求证:∠DPA=∠DPC.(初二)

经典难题(五)

1、设P是边长为1的正△ABC内任一点,l=PA+PB+PC,求证:≤l<2.

 

 

 

 

2、已知:P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求PA+PB+PC的最小值.

 

 

 

 

 

3、P为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并且PA=a,PB=2a,PC=3a,求正方形的边长.

 

 

 

4、如图,△ABC中,∠ABC=∠ACB=800,D、E分别是AB、AC上的点,∠DCA=300,∠EBA=200,求∠BED的度数.



自己去看看吧!或许有帮助。。
http://wenku.baidu.com/view/aa24210abb68a98271fefadc.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31bc51270722192e4536f6a9.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8e12de45b307e87101f69631.html
给点分嘛

求初二数学几何拔高题,涉及到全等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要超难的,附答案,在线等10分钟~

【俊狼猎英】团队为您解答

哈哈,满意的话,采纳吧。

过O做OM平分∠AOC交AC于点M。
因为∠B=60度,所以∠BAC+∠ACB=120度,又因AD平分∠BAC、CE平分∠ACB
所∠CAD+∠ACE=60度,那么∠AOC=120度。
∠AOE=∠COD=180度-∠AOC=180度-120度=60度
OM平分∠AOC,所∠AOM=∠COM=60度
在△AOE和△AOM中
∠AOE=∠AOM=60度、AO=AO、∠OAE=∠MAO(AO平分∠BAC)
所以△AOE≌△AOM ,则AE=AM ⑴
有△CMO和△CDO中
∠COM=∠COD、CO=CO、∠OCM=∠OCD(OC平分∠ACB)
所△CMO ≌ △CDO,则CM=CD ⑵
由⑴ 和⑵得
AM+CM=AE+CD 即AC=AE+CD


#莘羽胁# 初二数学数学题全等三角形.
(15184372189): 两次全等就行了. 先三角形ODP全等OEP(角平分线,OP公共,两个直角,SSA),得OD=OE 在三角形ODF全等OEF(OD=OE,OF公共,角平分线,SAS),得DF=EF

#莘羽胁#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的题 -
(15184372189): AD⊥CF2、由第一问全等,可得CF=AD 由AB是垂直平分线,可得AF=AD所以AF=CF 所以1、很显然 BD=BF,AB是DF垂直平分线,所以三角形FBC与DCA全等,所以

#莘羽胁# 谁有初二全等三角形的题目?要有图的8道,谢谢
(15184372189): 只有6道 1、如图 已知等腰RT△OAB、∠AOB=90° 等腰RT△EOF 连接AE、BF.求证:①AE=BF ②AE⊥BF 答案: ∵△OAB和△EOF 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O=BO,EO=FO,∠AoB=∠EOF=90° ∴∠AOB-∠EOB=∠EOF-∠EOB ∴∠AOE...

#莘羽胁# 初二数学全等三角形的习题
(15184372189): 最佳答案检举 图形全等——学习卷 学校 姓名 (一)三角形全等的识别方法 1、如图:△ABC与△DEF中 2、如图:△ABC与△DEF中 ∵ ∵ ∴△ABC≌△DEF( ) ∴△ABC≌△DEF( ) 3、如图:△ABC与△DEF中 4、如图:△ABC与△DEF中 ∵ ...

#莘羽胁# 一次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及答案 30道 -
(15184372189): 例1、如图,已知CD⊥AB于D,BE⊥AC于E,ABE≌ACD,∠C= 20°,AB=10,AD= 4, G为AB延长线上一点.求∠EBG的度数和CE的长. 分析: (1)图中可分解出四组基本图形:有公共角的R...

#莘羽胁# 初二数学全等三角形题目 -
(15184372189): 你好,答案应该是10度.辅助线:过E作BA延长线,AD,BC的垂线,交BA延长线为F,交AD于G,交BC于H.则角CAF等于80度=角DAE,所以三角形EAF与三角形EAG全等,EF=EG,又因为BE为角平分线,所以EF=EG=EH,所以DE为角ADC平分线,所以角ADE=20度,角ADB=140度,所以角BED=10度.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莘羽胁# 初二数学全等三角形的习题只要习题, - 作业帮
(15184372189):[答案] 图形全等——学习卷学校 姓名 (一)三角形全等的识别方法1、如图:△ABC与△DEF中 2、如图:△ABC与△DEF中∵ ∵ ∴△ABC≌△DEF( ) ∴△ABC≌△DEF( )3、如图:△ABC与△DEF中 4、如图:△ABC与△DEF中∵ ∵ ...

#莘羽胁# 初二奥数题:全等三角形
(15184372189): 角ABC=80 又BQ为角ABC角平分线 所以角QBC=40=QCB 等角对等边QC=BQ 转化为AQ+QC=AB+BP 即是AC=AB+BP 延长AB到AN,使得AN=AC 等边三角形就被拽出来-----三角形ANC 那么问题又转化为AB+BP=AN 连接PN 因为角ACN=60=角ANC 又AP为角A的平分线,其实已经很明了 角PCN=60-40=20=角PNC 所以角ANP=60-PNC=60-20=40 而角PBN又等于100,所以BPN=BNP 等角对等边 BP=BN 整理得证

#莘羽胁# 初二数学三角形全等题
(15184372189): △bcd与△b1c1d1为直角三角形 且∠c=∠c1,bc=b1c1 所以△bcd全等于△b1c1d1 所以bd=b1d1 cd=c1d1 又在直角△bda与直角△b1d1a1中 bd=b1d1 ba=b1a1 所以直角△bda=直角△b1d1a1全等(直角三角形中有两对应边相等即可证为全等) 所以da=d1a1 cd+da=c1d1+d1a1 故ca=c1a1 ca=c1a1 cb=c1b1 ab=a1b1 三边相等 所以△abc≌△a1b1c1

#莘羽胁# 数学题初二(全等三角形)
(15184372189): 因为∠BDA=∠CEA(已知)∠A=∠A(对顶角相等)AE=AD(已知) 所以三角形ADB≌三角形AEC(A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