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简答题,急~~~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通过迁客骚人的两种情怀,写出了不同遭遇的人在岳阳楼时的不同感想,与后文“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写出古时有才能的人的高尚情操。借此来表达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愤郁心情 。

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大哥,选我的吧,准确答案 ,两种


“二者之为”指的是什么?(以自己的话和引用原文两种方式来回答)
“二者之为”指的是迁客骚人的一悲一喜之情。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为”异在何处?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二者指迁客骚人,“之为”指以物喜,以己悲;

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否定的态度。“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感情,都来源于个人荣辱得失的考虑。

“是进亦忧,退亦忧。”这句话中的“进”和“退”,分别指的是什么?“进亦忧”“退亦忧”又分别指什么?
“进”:
居庙堂之高
“退”:
处江湖之远
“进亦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退亦忧”: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⑸“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指的是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暗指谁?作者赞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人。
作者暗指滕子京,目的是赞美并慰勉自己的朋友。

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作者在本段开头把“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和“古仁人之心”加以
对比
,用一个设问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并阐明自己“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的仕途进退原则,而后由“

”转到“

”,再用一个设问句水到渠成地解释全文的主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如今,这句话已经演化为成语:“
先忧后乐
”。

本段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照应课文开头的“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以物喜”照应第四段的“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以己悲”照应第三段“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这些又是第二段“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的具体写照。

本段的层次划分:①


|


|


暗喻好友滕子京 为他谪守巴陵郡而惋惜同情

与后文“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突出古仁人的高尚品质。

表达自己被贬的抑郁愤懑之情

求《岳阳楼记》第五段阅读简答题~

⑴ “二者之为”指的是什么?(以自己的话和引用原文两种方式来回答)
“二者之为”指的是迁客骚人的一悲一喜之情。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⑵ “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为”异在何处?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二者指迁客骚人,“之为”指以物喜,以己悲;
⑶ 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否定的态度。“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感情,都来源于个人荣辱得失的考虑。
⑷ “是进亦忧,退亦忧。”这句话中的“进”和“退”,分别指的是什么?“进亦忧”“退亦忧”又分别指什么?
“进”: 居庙堂之高 “退”: 处江湖之远
“进亦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退亦忧”: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⑸“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指的是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暗指谁?作者赞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人。
作者暗指滕子京,目的是赞美并慰勉自己的朋友。
⑹ 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⑺ 作者在本段开头把“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和“古仁人之心”加以 对比 ,用一个设问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并阐明自己“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的仕途进退原则,而后由“ 忧 ”转到“ 乐 ”,再用一个设问句水到渠成地解释全文的主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如今,这句话已经演化为成语:“ 先忧后乐 ”。
⑻ 本段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照应课文开头的“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以物喜”照应第四段的“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以己悲”照应第三段“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这些又是第二段“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的具体写照。
⑼ 本段的层次划分:① ② ③ | ④ ⑤ | ⑥

《小石潭记》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侧重写潭上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岳阳楼记》采用对比手法,将阴晴的景物和悲喜的心情两相对照,情景交融。再将迁客骚人与古仁人对比,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醉翁亭记》通过描写山中景色及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贝顾欣# 关于<<岳阳楼记>>的一道题,急!!! -
(17534676286): 他明写景,暗写自己对人生沉浮的看法,并劝老朋友要拿得起、放得下,做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洒脱人.在范仲淹看来,人的一生无怪乎有两种活法,一种是“以物喜,以已悲”.像那些迁客骚人,因洞庭湖之景或喜(第四段)或悲...

#贝顾欣# 岳阳楼记的题目啊 急!文中的“古仁人”有————的人生态度,有————的政治理想(用原文回答).联系全文看,他们与————形成了对比. - 作业帮
(17534676286):[答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进亦忧,退亦忧

#贝顾欣# 回答《岳阳楼记》课文理解复习题 急 -
(17534676286): 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百废具兴 2 属予作文以记之 3 心旷神怡 喜气洋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气象万千 百废具兴 4 交代滕子京政绩及作记缘由 5 结构上起过渡作用,内容上引出下文的悲喜的论述 6此则------衔远山到气象万千 于此---岳阳楼 7衔-与远山连接,吞--吞噬长江,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8,不知道你说的是哪段 9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贝顾欣# 关于<岳阳楼记> 急需一答案 -
(17534676286): 关于 急需一答案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贝顾欣# 岳阳楼记问题 急 .. -
(17534676286): 岳阳楼之大观,前人已经说尽了,再重复那些老话还有什么意思呢?遇到这种情况有两种方法.一个方法是作翻案文章,别人说好,我偏说不好.另一个方法是避熟就生,另辟蹊径,别人说烂了的话我不说,换一个新的角度,找一个新的题目,另说自己的一套.范仲淹就是采取了后一种方法.文章的题目是“岳阳楼记”,却巧妙地避开楼不写,而去写洞庭湖,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一段所谓“古仁人之心”.范仲淹的别出心裁,不能不让人佩服.

#贝顾欣# 帮忙解答《岳阳楼记》的题目 -
(17534676286): 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对比的修辞方法,三、四两段是两个对比段,,一悲一喜,一暗一明,截然不同的情感,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为下文议论做铺垫.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

#贝顾欣# 急需 岳阳楼记 测试题 付上答案 谢谢 -
(17534676286):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

#贝顾欣# 范仲淹《岳阳楼记》!!!!!! -
(17534676286): (4)阴雨天的湖景、晴天的湖景、月夜的湖景. (3)指古代的仁人不同于上述的“骚人”,能不受景物,风物好坏的影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因为作者有着与众人不同的思想感情,能与天下为忧. (1)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的两种不同的心情. 要给分哦!

#贝顾欣# 岳阳楼记的问题!!!急急急!!! -
(17534676286): 1.第一个“异”指“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心情(览物之情)”不同;第二个“异”指迁客骚人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两种心情(感极而悲和其喜洋洋者矣) 2.时间和空间两方面

#贝顾欣# 岳阳楼记 相关题目 -
(17534676286): 最佳答案检举 岳阳楼记 习题精选 一、基础练习题 1.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霪雨 yín 朝晖夕阴 huī B.皓月 hào 霏霏fēi 岸芷汀兰 zhǐtīng C.骚人 sāo 潜形qiǎn 薄暮冥冥 mǐng D.怒号 háo 舟楫 jí 心旷神怡 yí 2.解释下面句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