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物理学史融入农村的高中物理教学 如何搞好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学史教育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 1、教学实践中融入物理学史,不仅可以丰富物理教学内容,而且还能够增强物理学科的历史性,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有利于提高农村高中物理教学的效果。

  • 2、在物理教学中分析物理学的发展史有助于学生了解各概念、定理、定律的来龙去脉和科学知识的运动过程.。

  • 3、物理教学中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类比、假说、模型等等,这些研究方法对学习物理也具有重要价值。

  • 4、加强物理学史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深入研究学史教学的规律,调整物理学史教学内外关系,广泛开展学史教学实践研究,改进教学方法。



如何将物理学史融入到中学物理教学中~

  将物理学史融入到中学物理教学中:
  1、加强物理学史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2、深入研究学史教学的规律,调整物理学史教学内外关系。
  3、广泛开展学史教学实践研究,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应进行物理学史教材的分析,适当补充有关科学探索的背景、科学发现过程以及方法论方面的学史材料,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同时用现代学习理论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物理发展历史,领会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行为.

物理学史是研究物理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是介绍物理学概念、定理、定律等发展与变革,以及人类对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史。它不仅记述了物理实验与理论的发展过程,而且记述了物理学家的活动。著名哲学家马赫认为:物理学史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富有成效的科学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1]。1989年出版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的总报告指出,“大部分科学概念是缓慢形成的,凝聚着许多研究人员的心血。没有历史实例,不论记忆多少一般概念,最多也不过是一些口号。[2]” 科学史与基础科学教育相结合可以说已是一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知道“欧姆只是一个定律,科里奥利只是一个加速度,开尔文只是一个温度,阿伏伽德罗仅仅是一个数目”。

  国内物理教育界对物理教材中应融入物理学史的做法也给与了充分肯定,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提出教科书的编写要重视科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应对科学过程所凝练和升华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有较为精到的展示,使学习者汲取前辈科学家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的滋养,也要以鲜活的资料弘扬其科学精神和献身于科学的意志品质,使学习者受到生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和感染,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养成。根据《课标》编写的各种版本的高中物理课本,都不同程度地在内容上增加了很多历史知识,主要呈现在“科学足迹”、“科学漫步”、“STS”等栏目中。

从国内的关于高中物理课堂中物理学史教育的一项调查可以知道[3]: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尚存在一些困难和制约因素,有教师认为高考中关于考察物理学史内容的考题几乎没有,他们在教学中就会削弱了对于物理学史教育的重视;有的认为在教学中进行物理学史教育有时占用了大量时间,有可能完成不了规定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由于课业负担繁重,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课本以外的物理学史资料;教师普通认为加入物理学史素材毫无疑问是有利的,可是怎样加入,在实践中还缺乏将物理学史内容融入物理课程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中还存在有轻视物理学史作用的倾向,认为物理学史只不过是传授物理知识的载体,或者是物理教学内容的附加而已,实际上这种只关注物理知识的教学倾向,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低估、忽视了物理学史本身具有的教育价值。也有教师认为物理学史在高中物理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教学效果难以评价。笔者认为,并不能因其评价问题而放弃物理学史的教学,物理学史对学生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的、不知不觉中的,正像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教授所说的那样“学习有两种办法,一个办法是按部就班的一个办法是渗透性的。很多东西是在不知不觉中,经过了一个较长时期的接触, 就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懂了。”那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搞好物理学史的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掌握物理学史的教学方法

(一)渗透法:所谓渗透法就是把与物理课程相关的物理学史知识恰当地穿插在物理课堂中来逐步开展物理学史教育的方法。物理学史的渗透可以以问题为线索来引入物理学家的轶闻趣事或者以往物理学家研究的过程或片断,可以是大篇幅,也可以是几句话,甚至一副图等,此举不仅可以缓解学习者的学习疲劳,激发物理学习的热情,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和情感上接近科学,增加物理学对学生的亲和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具有洞察力;还可以使他们以一种移情的方式设身处地体验以往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和建构知识,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例如在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时,先提出问题“电流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能否产生电流呢?若能产生,条件是什么?”接着介绍历史上安培、科拉顿、法拉第等科学家相继提出的利用磁生电的方法。在历史材料基础上,让学生讨论、提出几种产生感应电流的猜想:①将导线放在磁场中就能在导线中产生电流;②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能在导线中产生电流;③磁体运动,导体不动能在导线中产生电流;④导体和磁体都不动让穿过闭合电路磁场发生变化能在导线中产生电流。然后全班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实验,根据事实得出结论: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还可以插入科拉顿在这方面的研究轶事:“科拉顿在法拉第发现之前,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一个螺线管与电流计相连接,为了避免实验时磁铁对电流计指针的影响,他将电流计放在另一个房间。实验时,他将磁铁插入或抽出线圈以后,再跑到另一个房间去观察电流计指针的变化,结果当然什么也看不到了。”再让学生思考科拉顿没有成功的原因在什么地方,“科拉顿的方法暴露出他实验设计的不够严密,如果当时他能安排一名助手在另一房间观察电流计,那么他将最先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这一事例从反面告诉我们思考问题和设计实验必修要科学周密,不能有任何疏忽。”但在课堂渗透时,千万不可为了迎合学生们的需要而讲大量的科学家轶事等等,这样会喧宾夺主,冲淡主要教学内容的学习。不能为了引入史料而引入史料,如果没有必要引入时,就不引入。既要注重与课本结合,注重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同时还要言简意赅。适时、适当、适度地的进行课堂渗透是一种有效的进行物理学史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准历史法:所谓“准历史法”,就是在忠于历史事实的情况下,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物理学史料进行组织后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来达到一定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要求科学的还原那些重要的历史足迹,是对历史最具体的重演,是很好的过程体验教学方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物理规律并从相关历史事件中广泛吸取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以及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把物理学史教育真正实践在课堂教学中[4]。具体步骤是:1. 将物理学理论(教学内容)的历史发展过程按问题起源—提出的工作假设—思辨以得出推论—实验或思想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假设的修正及结论的推广进行整理,以形成教学内容的“准历史”过程。2. 将学生对物理知识(教学内容)的一般认知过程,即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提出问题-假设或猜测-实验探索-结论及对认知过程的反思,整合到已组织形成的教学内容的“准历史”过程中,形成具体的教学过程。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根据生活中经验,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这种说法正确吗?”然后让学生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假设),再向学生阐述历史人物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即亚里士多德及同时代的人也都有“物体受力而运动,不受力则停止”的认识。接下来,向学生阐明三百年前的物理学家伽利略认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再向学生展现伽利略为推翻这一论断而如何质疑、如何进行实验验证的?最后慢慢让全班的立场都站到正确的或更具优势的认识上,使学生经历从错误到如何突破、再到正确认识的过程。再例如,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时,可以按照教材展现的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的过程,先提出是什么原因使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追寻牛顿的足迹,重演历史过程,动手和动脑,经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让他们在万有引力的简洁公式中看到了宇宙的统一与和谐。

  二、重视物理学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物理教材尽管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呈现了丰富多彩的物理学史内容,但这些内容还不能满足老师教学的需求,网络、课外读物等已经成为教师获取物理学史课程资源的重要渠道。教师可以从网络上获取物理学家奇特而伟大的构思和重大发现,以及他们的成功与失败等方面的材料展示给学生,或者让学生真搜集整理物理科学发展资料,自主地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也可以定期举办物理学史讲座,讲座不一定要在大的会议室进行,教师可以灵活自主的选择在自习课的时间,在教室里或者以开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在讲座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设施,播放一些科教系列片,这些都可以潜移默化的实现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当然如何选择适合学生认知水平、便于学生理解和激发学生兴趣的讲座内容,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物理知识掌握情况及认知规律而确定,因为物理学家的思维水平与学生思维水平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学生可能很难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思维方法和技巧。

  三、提高教师物理学史教育的素养

  教师具有的物理学史知识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到他们在教学中对物理学史的自觉应用程度。物理教育理论指出,为更好地完成物理教育的目的任务,教师不能只掌握物理学本身的概念、规律和理论,物理教师最低限度要掌握物理学知识、物理学史知识、物理方法论知识这三方面的专业知识[5]。将物理学史知识列入物理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中,足见其重要性。教师只有对物理学史的内容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对其作出合理取舍,设计出符合中学生思维和认识水平的教学方案,这同时要求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除选入教科学的物理学史知识外,还要补充与物理知识直接相关的物理学史内容。此外,教师还要特别关注物理学研究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概念、学说、规律是怎样建立的、怎样形成的?这也是物理教师了解学生学习难点的有效途径。因为历史上物理学家在形成物理概念,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所产生的种种想法(其中包括很多错误想法),所做出的种种判断(包括一些错误判断)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也遇到过、产生过、做出过。熟知物理学史的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而将之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认识上的困难,排除误解和疑问,加深了他们对物理学知识结构的理解。


#钭狱鲍# 物理学时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地思索而总结出 -
(19658741688): 首先测出大气压值的是意大利的科学家托里拆利;一个标准大气压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h=760mm=76cm;若用水来做实验,能支持10m高的水柱,故不能看到液柱下降的现象. 故答案为:托里拆利;不能.

#钭狱鲍#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物理学史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
(19658741688): 利用物理学史的丰富材料,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理想教育,激励学生的科学创造精神. 物理教学的基本任务除了向学生传授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想和科学创造精神.

#钭狱鲍# 学习物理学史有什么意义?在教学上该如何上会比较好? -
(19658741688): 让你知道每个物理符号和单位的来源和意义.至于课堂上该如何上,我的经历就是,要了解,遇到选修的话,会填就行了.最要紧的是能记住.学物理,我总结出来的就是一句话,“理解记忆”题目不要做多,但是做过的题目要真正地弄懂.以后做题目才会手到擎来.就这么简单----

#钭狱鲍# 当前物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
(19658741688): 物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通过物理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科学素养的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学习方式,努力使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和目标落到实处.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有利因素和...

#钭狱鲍# 如何通过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9658741688): 通过物理学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激发追求真理、献身于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精神 一、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态度 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 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培养质疑精神 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五、培养培养团结协作 共同进取的精神. 六、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社会责任感. 七、激发学好物理的欲望与热情 增强社会实践意识. 八、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

#钭狱鲍# 如何发挥物理学史的人文教育功能 -
(19658741688): 一、物理学史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标志着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诞生的经典物理,是在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桎梏,并以西方文化的逻辑化传统和实验验证思想取代了纯粹的思辨之后才建立起来的.从此以后在物理科学的每一次重大发展...

#钭狱鲍# 如何在农村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
(19658741688):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必须注重实验,当然可能会由于农村的条件不允许缺乏很多实验器材,关于这点老师可以采取自己制作一些简易实验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实验教学生动形象同时激发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以及探索神奇自然的兴趣.同时老师可以让同学们结合平时观察到的现象开发大脑自己去设计一些小实验.总起来说我认为物理课应该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能力,不仅是学习能力还有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等.

#钭狱鲍# 如何加强农村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
(19658741688): 浅析如何提升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初中物理是一门包含应用性和基础性学科的综合型学科.实验教学是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重要构成部分,对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有意义.但物理学科过于复杂,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而...

#钭狱鲍# 如何让学生对物理充满兴趣 -
(19658741688): 物理难学,物理不好学,大部分没有学好物理的学生都这么认为,这对刚刚接触这门课的初中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其实物理并不难学.要想使学生学好物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是...

#钭狱鲍# 物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品德教育 -
(19658741688): 树人网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按照这一精神,我们应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积极探索把品德教育贯穿于物理教学之中的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