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三角形常用二级结论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解三角形常用二级结论:在锐角三角形中,最大的角对应的边最长,最小的角对应的边最短。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长等于两条腰长的和。在任意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在任意三角形中,两角之和大于第三角。在等腰三角形中,底角相等。在等边三角形中,三个角都相等。二级结论的意思是:从基础知识的进一步升华来得高于课本结论的结论,它源于教材上的例题、习题、结论等等。

如果同学们能够灵活地运用二级结论,那么就能节省时间,提高解题速度啊。二级结论的本质是:二级结论把程序性知识固化为结果性知识,形成知识组块。二级结论的核心在于帮助学生在考试中迅速的利用一些“快准狠”的结论来解答一些问题,以实现分数快速提高。

数学的二级公式二级结论,其实就是由基础公式和基础定理推导出来的,只不过推导过程比较复杂,另外这些公式和结论运用的场景比较多,总是能在数学题目中用到,于是就诞生了。

三角形是由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在数学、建筑学有应用。常见的三角形按边分有普通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等腰三角(腰与底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腰与底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即等边三角形)。

二级结论成因与弊端:

1、从物理规律的本质出发,指出二级结论并非物理规律,在教学中不宜“喧宾夺主”。过度归纳二级结论将导致“结论泛化”,引起的弊端囊括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抑制、学习负担的加剧,以及知识理解的片面和局限。

2、着眼于评价制度、教师观念、学生动机三个层面讨论了“二级结论教学”现象的成因,并立足于三个层面给出问题的解决设想。



~


#驷寿饰#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 -
(15971125563): 在解三角形问题时,须掌握的三角关系式 在△ABC 中,以下的三角关系式,在解答有关的三角形问题时,经常用到,要记准、记熟、灵活地加以运用.4.解斜三角形的问题,通常要根据题意,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然后通过...

#驷寿饰# 高中力学里力的分解和合成用到哪些解三角形的定理 -
(15971125563): 设三边为a,b,c,其对应的角为A,B,C假设已知角B,C和a由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因为A=π-B-C所以a/sin(π-B-C)=b/sinB=c/sinCb=asinB/sin(B+C)c=asinC/sin(B+C)

#驷寿饰#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
(15971125563): 先告诉你一个巧妙的方法,也就是判断是否为两个角,此方法用在已知两边一角的题目中: (如果看不太懂,就一边看,一边理解,一边画,真的很好用) ⑴画图①先画已知角②画已知角的对边③画出另一边 ⑵求出未知边上的高的长度 ⑶比较...

#驷寿饰# 在△ABC中,角A,B,C所对边分别为a,b,c,已知bsin 2 AcosB=asin 2 BcosA, , .(1)求证:△ABC为等腰三角形;(2)求△ABC的面积. - 作业帮
(15971125563):[答案] 分析: (1)直接根据bsin2AcosB=asin2BcosA,把所有的角都用边表示出来,整理后即可得到结论;(2)结合(1)的结论以及余弦定理和,求出b=a=2;再代入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 (1)证明:因为bsin2AcosB=asin2BcosA,由正弦定...

#驷寿饰# 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
(15971125563): 首先你要知道∠A的对边与∠B的对边、如图所示、斜边是固定的所以∠C没有对边.要想快速解直角三角形你要熟记特殊角.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是: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

#驷寿饰# 三角形面积公式求高的公式求底的公式求面积公式
(15971125563): 解:三角形面积=底*高÷2,底=三角形面积*2÷高, 高=三角形面积*2÷底.S=a*h÷2.a=S*2÷h.h=S*2÷a.当然还有其它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里只列举较为常用的.

#驷寿饰# 高一数学关于解三角形的问题
(15971125563): 所谓解三角形,就是要明确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以及三个角度;这两小题是同一类型的题目;都是已知两角一边,而且都是涉及到非特殊角,那么方法当然是利用正弦定理,解答用计算器,解这类题可以用计算器;a/sinA=b/sinB=c/sinC,代入数据解答即可;(1)B=80度,a约等于37.6cm,b约等于39.4cm;(2)C=90度,a约等于38.0cm,b约等于56.4cm;故原题得解. 欢迎继续交流!

#驷寿饰# 什么是斜三角形 -
(15971125563):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liuwen881029 解斜三角形 一、要点精讲 ⒈几个常用结论:中角的对边分别是 ⑴;⑵; ⑶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诱导公式可推出 ;;⒉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⑴在中,正弦定理:.(R为外接圆半径) 正...

#驷寿饰# 一道正余弦函数的题已知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为A,B,C,所对的
(15971125563): SΔ=a^2-(b-c)^2=a^2-(b^2+c^2-2bc)=a^2-(a^2+2bccosA-2bc)=2bc-2bccosA 且SΔ=(1/2)bcsinA 即:(1/2)bcsinA=2bc-2bccosA 即:(1/2)sinA=2-2cosA 用万能公式化开 将tg(A/2)用tgx表示,比较好写 (1/2)*2tgx/(1+tgx^2)=2-2*(1-tgx^2)/(1+tgx^2) 化成tgx=4tgx^2 解得:tgx=1/4或tgx=0 (tgx=0不合,舍之) 即tg(A/2)=1/4 选( B )

#驷寿饰# 高中数学常用的二级结论 -
(15971125563):  两个常见的曲线系方程 (1)过曲线 , 的交点的曲线系方程是 ( 为参数). (2)共焦点的有心圆锥曲线系方程 ,其中 .当 时,表示椭圆; 当 时,表示双曲线.  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公式 或 (弦端点A 由方程 消去y得到 , , 为直线 的倾斜角, 为直线的斜率).  涉及到曲线上的 点A,B及线段AB的中点M的关系时,可以利用“点差法:,比如在椭圆中:  圆锥曲线的两类对称问题 (1)曲线 关于点 成中心对称的曲线是 . (2)曲线 关于直线 成轴对称的曲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