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禅意与山水的诗句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1

1.禅意在山水田园诗

王唯的山水田园诗富有禅意:(诗人名“维”、字“摩诘”、后世称他为“诗佛”)1.《山居秋暝》(很著名的一首,收入了《自考大学语文(本科段)一书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解释:真个是诗意即画意,十几种景致与触嗅视听等感觉俱会聚在一方画布上,令你人在画外看,神在画里飘。

这里,有徐徐晚风拂面,丝丝秋雨沾衣,朗朗圆月照地,沉沉青松迎风,清清山泉流石;这里更有亭亭绿竹摇倩影,片片莲叶贴池水,朵朵莲花笑秋风,袅袅浣女荡扁舟。你看这幅画里,不仅有山有水,还有人——浣女;有物——秋雨、空山、晚气、明月、青松、清泉、山石、翠竹、莲叶、莲花、渔舟;有光——月光、水光;有影——树影、竹影、人影;有声——风声、雨声、水声、竹声、捣衣声、浆声、笑声……;有色——翠竹、绿叶、白花、金光……;有味——花香、竹韵;有情——素静月夜、盎然生机与恬美自然的情致。

这等美妙的山光水色,如此迷人的诗情画意,不把你熏死,也把你醉傻。确实,在清新宁静而生气勃勃的山水中,感受到万物生生不息的生之乐趣,精神升华到了空明无滞碍的境界。

这种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王维在《山居秋暝》中所极力描绘的万般物象的用意了:清新,宁静,生机,净美。

这种自然的美与心境之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含意丰富,耐人寻味。

2.《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解释:中年笃佛,晚年栖隐终南山。兴来随意独行,胜事自知,罕有人同调知赏其趣。

“行到水穷处”,无拘无束,悠闲至极,何等惬意与自乐。“坐看云起时”,穷尽水路,似乎景致一览而尽,孰知坐下时,云雾飘飘而起,水景的尽处带出云雾胜景。

“水穷”而“云起”,似巧合,又非巧合。这情趣是多么的浓郁,这意境是多么的深远,这禅机是多么的玄妙啊!——似乎,诗人想让我们知道,淡然处事者,随处都有美景,由世事多变转到求学之处无穷,让我们明白,结束意味着开始,结束就是开始,开始就是结束。

水穷尽处,自然是深山空静无人处,人无意而至此,云无心而出岫,思与境偕,神会于物。无心处,偶然间,坐看时无思无虑的直觉印象,那无心淡泊、自然闲适的“云”,是诗人心态的形象写照。

对境观心而道契玄微,静极生动、动极归静、动静不二的禅意,渗入到山情水态之中,化作天光云影,空灵而自然。诗末与“林叟”的“谈笑”,又把诗的境界拓深了一层。

诗人的淡泊清闲,随意而安,任运自然,无往不适,这意态情致,在诗中表现得真是淋漓尽致。写景不泥于景,叙事不止于事,一“行”一“到”,一“坐”一“看”,极尽洒脱之态;一“往”一“知”,一“值”一“谈”,见出随意之缘。

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在田园山水风光的描写中让我们见到了隐士生活和禅理的揉合。3.《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解释:佛家常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是指世俗中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空,就是假和不实。

在我们来看,色与空不亚于是有与无的对立关系。而王维的这首诗很自然的会让你感受到这种禅机的深蕴。

“空山”,道出了深山的幽寂空旷,给人灰蒙蒙一片林山树海的感觉,茂密幽深,不见人影,甚至于山中的飞禽走兽也销声匿迹。画面中所有这些都旨在渲染一份山林的寂静,因而后面说“不见人”。

接下来的“但闻”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然而,“人语响”一语又否定了前面的“空山”,嗬,深山老林里竟还存有人的踪影,看来,这山是不空的了。

这“人语响”打破了“空山”的寂静。看似矛盾的说法恰恰展示了王维的独坐感悟,正是这“但闻人语响”又不见响语人,这就更见其寂静。

试想,这莽莽林海中,不是万般寂静,你怎能听得一声人语?这是静寂,一种平静,一份心无杂念的宁静,宁静的心态下,细微的声响也就如雷贯耳。这不正是王维的禅悟吗?“返景”,是说太阳落山后的光线虽弱,还是辐射到茫茫深山,于是,光线透过枝繁叶茂的空隙,“复照”在山林里的青苔上。

这种回光返照虽说微弱,只是斑斑点点洒在青苔上,但由于这斑斑点点的幽光,深林反而显得更幽深更晦暗,更幽深更晦暗的山林又反衬了这日光返照的微弱。王维创造的这一空寂幽深的境界,正是他修禅过程中的一种心理体验,是禅宗所说的一种顿悟。

空山人语,林苔夕晖,这情景的微妙,缺乏宁静纯净心境的人是无法体悟的。原文请参阅以下网址。

2.与山水有关的诗句(完整)

1、春日

【作者】朱熹 【朝代】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白话翻译: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2、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话翻译:

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3、江雪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白话翻译:

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

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4、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 【朝代】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白话翻译: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5、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话翻译: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3.与山水有关的诗句(完整)

王维在隐居辋川时,曾创作了一批精美的山水诗。

他自编为《辋川集》,收入他和友人裴迪互相唱和的五言绝句各二十首,内容主要是描写辋川别业附近的风景,抒发隐居生活的情趣。先看其中的《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寂静的山涧里,辛夷花自开自落,自生自灭,不假外物,不关世事,也无人知晓。

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也是诗人王维主客观契合一体的独特意境,简直就是佛家空无寂灭观念的象征境界。所以明代文论家胡应麟说,此诗是“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诗薮》内编卷六)王维在这里所创造的意境,生于象外,是一种诗境与禅境的合一体,它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取得这种艺术成就,不能不说是得利于他对佛学的钻研及佛教思想方式的熏陶。

王维被后人称作“诗佛”。他早年即相信佛教。

母亲崔氏持戒安禅三十余年。王维和弟弟王缙“俱奉佛,居常蔬食,不如荤血”(《旧唐书·王维传》)。

王维于31岁时,妻亡不再娶,孤居一室,屏绝尘累,“迥无子孙”(《责躬荐弟表》)。他还撰有多篇有关佛教的诗文,对佛学有较高的造诣。

在唐代的佛教流派中,王维信仰的是禅宗,而且主要是信仰南宗禅。南宗禅是佛教思想与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的那套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为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提供了最新的最完备的处世良方。

而南宗禅的某些修持方法,又和中国特色的诗歌创作有相通相似之处。宋代文论家严羽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沧浪诗话》)。

妙悟即是对禅的识见力,也可表现为对艺术的感受力。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重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

南宗禅讲“顿悟”,常使用形象的表达方式传法,特别强调直觉、暗示、感应、联想在体悟中的作用。王维参禅有得,自然对这种把握世界的方法深有体会。

他把自己对佛法的理解融汇到人生观中,把宗教情感化为诗思,创造出一种“空”、“寂”、“闲”的诗的意境。禅宗崇尚山林胜景的风格,也对王维自觉地亲近山水,发掘山水的美学价值,具有引导和启示作用。

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这样描写他的内心体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来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内心的孤独,明月的清辉带给他一种寂静的快乐。

物我合一而物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乳交融。《鹿柴》也是这样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空山里寂静无人,只听见深林里飘荡着断续的人声,一缕夕阳透射在密林深处的青苔上,是那样的恍惚而凄清。

这正是王维所追求的那种远离尘嚣的空寂的境界,虽然孤独,却也蕴藉。清代王渔洋说,王维的这类小诗“字字入禅”,“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蚕尾续文》)。

也就是说,王维的这类山水诗具有禅趣、禅悦、禅味,言有尽而意无穷,传达出了禅的意蕴。自然,也就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独特品味。

王维并不一定只到渺无人迹的所在去寻求禅意,他也把眼光射向茫茫大千世界,射向热闹的农家生活: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新晴野望》一场春雨,洗涤尘垢,景象一新。农事正忙,人和景物都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中。

“白水”二句把近景和远景组成有层次的画面,水色明亮,峰峦碧翠,光和色的对比十分和谐。表面上,我们看不出这首诗的禅意。

实际上,那场春雨多象是佛家净瓶倾下的圣水,把万物洗涤得明净空灵。只不过万物把禅境和诗境融会得太妙了,他并没有让禅理压倒诗趣。

当然,我们关注的是那种对农家生活的赞美之意,欣赏的是山水美的灵光,而不必孜孜求其禅理。王维是一位诗歌、音乐、绘画、书法兼长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其言精辟,切中肯綮。

王维是唐代一位有成就的山水画家。他用萧疏清淡的水墨笔法作画,创水墨山水,自成一家,被后人称作山水画南宗的开山祖。

他的绘画强调写意,追求神似,表达主观情致,故“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难可以形器求也。”(沈括《梦溪笔淡》引张彦远语)所以,王维又被称为中国文人写意画之祖。

绘画能得神似,也就有了诗的情韵和意趣,即画中有诗。用这种绘画思想去凝视自然山水,发为咏叹,造境入诗,必然诗中有画的神韵。

王维在绘画、音乐、书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艺术素养,使他在诗歌创作时,比一般诗人更能精确地、细致地感受到和捕捉到自然界美妙的景色和神奇的音响以及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并将之诉诸笔端。也更会用辞设色,注意诗歌音调的和谐。

诗中有画的意境,诗中有音乐的流畅,诗中有书法的变化。这样就无形中形成了他独有的“诗中有画”和“百啭流莺,宫商迭奏”的诗歌艺术风格。

我们在欣赏他的山水诗时,应紧紧把握这个特色。王维善于概括地抒写雄奇壮。

4.描写禅意的诗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出自于《六祖坛经》。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觉道,不是真有什么树。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 物,而有所执著。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若说觉悟了,但觉悟其实它是无形无相的。

【明镜亦非台】:虽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 所执著,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哪有还要有个台。

【本来无一物】:本来什么都没有,即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 一个形相,所以根本什么也没有。

【何处惹尘埃】:既然什么都没有,尘埃也无从生出了。就是无所住也.

【注释】 这首偈颂主要是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没有一切执著,也就是佛所说的意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 能证得。这个地方就教人没有执著。这个偈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 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 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5.描写山水的诗句与赏析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整理)

祖国的万水千山如此多娇,历来的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欣赏不完的诗词绝句,下面就给大家提供几首,请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自己搜寻更多。请选择喜欢的诗词,多读几遍,体会诗人的情怀,看谁记得最多。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来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内心的孤独,明月的清辉带给他一种寂静的快乐。物我合一而物

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乳交融。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也善于捕捉音响、色彩、画面、感受相交织的动人一刻,统一于最能传

达情韵的意境之中,用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 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 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 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 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 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 年年衰病减心情。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山中留客

张旭

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6.有关山水的诗句

一、描写山的诗句: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题西林石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维的《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二、描写水的诗句: 李白《将进酒》中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白居易的《忆江南》中的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三、描写山、水的诗句: 王维的《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己闲,清川淡如此。

请贸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王维的《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 :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水 :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吴均《与朱元思书》) 1.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3.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4.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7.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8.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1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2.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13.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1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5.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6.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 1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9.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20.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2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


#步冒子# 描写山水的诗句与赏析 -
(13426331066):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来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内心的孤独,明月的清辉带给他一种寂静的快乐.物我合一而物 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乳交...

#步冒子# 山中算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
(13426331066):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整理) 祖国的万水千山如此多娇,历来的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欣赏不完的诗 词绝句,下面就给大家提供几首,请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自己搜寻更多.请选择喜欢的诗词,多读几遍,体会诗人的情怀,看谁记得最多. 竹...

#步冒子# 哪有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3426331066): 画兰 明·董其昌 绿叶青葱傍石栽, 孤根不与众花开. 酒阑展卷山窗下, 习习香从纸... 物我合一而物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乳交融.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步冒子# 关于山,水,石的词句 -
(13426331066): 山雨欲来风满楼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 水清清兮欲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

#步冒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13426331066): 《山居秋暝》 作者:[唐]王维

#步冒子#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
(13426331066):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东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步冒子# 山水田园诗的意境 -
(13426331066): 王维山水诗的意境美1.诗画美苏轼曾评价王维的山水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15岁时作诗所写的`:“自有山泉入,非因色彩画”(《题友人云母障子》),就反映出诗人少年时胸中便有自然丘壑.诗画相...

#步冒子#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越详细越好,如果引用材料请注明来源,谢谢
(13426331066): 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 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

#步冒子# 有关山水的诗句 -
(13426331066): 一、描写山的诗句: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题西林石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维的《终南山》 太乙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