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和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中的先天形式为什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哲学时空观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间隔性和顺序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时间是物质的运动形式,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运动和存在是不受人的意志控制的,因此时空双概念又具客观性。LZ问为什么时空是客观唯心主义,这个我也想不通,客观唯心主义强调的是人类主观意志之外的绝对意志,似乎和时空概念不搭边。莫非LZ的提问是某书里面的原话?某些著作的原话很难读懂。盼有人为我解惑。
人类的“感性直观”这个很好解释,假设原始人看到一个物体,他肯定能清晰地感受到它是静止还是运动(相对地),也能有一个关于它多大、是否比手里的石斧大之类的一个自我判断,其实这就是朴素的时空观念,只不过早期的人类可能还缺乏运动、静止、大、高这样的语词,也并未抽象出“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语词罢了。
以上为个人愚见,纯属抛砖引玉。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呀....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时空是“运动的存在形式”,运动又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而认为时空是“人类感性直观中的先天形式”应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精神、思想是世界的本原,先有了意识的东西、后有物质的东西;
客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则认为时空是“绝对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

关键问题出在“先天”二字上
此二字结合题干可知题干认为时间和空间是
先于本人的意识出现之前出现的,
时间和空间是某种神秘主体(即客观唯心主义所称主体)意识产生的(可以参照客观唯心主义概念)
所以这个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

每人感觉不同?

 千万不要听那些精神上的懒汉在那里用肤浅的唯物主义来否定这个问题的正当性,这里用空间来说明一下。

a)空间所表象的决不是某些自在之物的属性,或是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 的属性,也就是说,决不会是依附于对象本身的那些属性的规定性,似乎即使 我们把直观的一切主观条件都抽掉它们还会留下来一样,因为不论是绝对的 规定还是相对的规定,都不能在它们所属的那些事物存有之前、也就是先天地 被直观到 。
b)空间无非只是外感官的一切现象的形式,亦即唯一使我们的外直观 成为可能的主观感性条件。既然主体被对象刺激的接受性必然先行于对这 个客体的一切直观,所以很好理解,一切现象的形式如何能够在一切现实的 知觉之先、因而先天地在内心中被给予,这形式又如何能够作为一切对象者 必然在其中被规定的纯直观,而在一切经验以前就包含若诸对象的关系 
原则。
这样,我们就只有从人的立场才能谈到空间、广延的存在物等等,如果我们脱离了唯一能使我们只要有可能为对象所刺激就能获得外部直观的那个主 观条件,那么空间表象就失去了任何意义。这个谓词只有当事物对我们显现 亦即当它们是感性对象时才能赋予事物。我们称之为感性的这个接受性的固定形式,是诸对象借以被直观为在我们之外的那一切关系的必然条件,而如果 我们抽掉这些对象,它就是带有空间之名的一个纯直观。由于我们不能使感 性的这一特殊条件成为事物的条件,而只能使之成为事物的现象的条件,所以 我们很可以说:空间包括一切可能向我们外在地显现出来的事物,但不包括一 切自在之物本身,不论这些自在之物本身是否能被直观到,也不论被何种主体来直观。因为我们对于其他思维着的存在物的直观完全不能作判断,不知这些直观是否也被束缚在限制我们的直观并对我们普遍有效的那同一些条件之 
上。当我们把一个判断的限制加在主词的概念上时,这样一来该判断就会无条件地有效了。一切事物都相互并存于空间里——这个命题,只有在这个限制之下,即如果这些事物被看作我们感性直观的对象,才会有效。当我在这里把这个条件加到概念上去,说:一切事物,作为外部现象,都相互并存于空间里时,那么这条规则就是普遍而无限制地有效的。所以,我们的这些阐明说明了就一切能从外部作为对象呈现给我们的东西而言的空间的实在性(即客观有效性)但同时也说明了就那些凭借理性来考虑它们自在的本身、即不顾及我 们感性之性状的事物而言空间的观念性。所以我们主张空间(就一切可能的外部经验而言)的经验性的实在性,虽然同时又主张空间的先验的观念性也就是只要我们抽掉一切经验的可能性这个条件,并把空间假定为某种给自在之物本身提供基础的东西,空间就什么也不是了。但除了空间之外,也没有任何主观的、与某种外在东西相关而能称得上是表象了,因为我们不能从其他这些表象中、如同从空间的直观中那样的先天综合命题。所以严格说来,不能把任何观念性归之于其他这些表象,哪怕它们与空间表象在这方面是一致的,即它们也仅仅属于感方式的主观形状,例如通过颜色、声音、温度的感觉而视、听、触的主观性状,只不过是感觉而不是直观,它们本身并不使人认识、至少是先天地认识任何客体。



怎样理解“时间是感性的内直观形式”~

时间是相对于内感官的一种直观形式,在时间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形成同时和相继的观念。在我们的内感官活动中,只有处于时间中的观念才具有现实性的可能,同空间的作用一样,我们可以从时间中去掉现象,却一刻也不能去掉时间本身,一个不存在与时间中的现象无法进入内感官,更无法成为直观的对象。时间是所有一般观念的先天形式条件。因为,一切表象,不管有无外物与之对应,它都只是一种内心的规定,属于内部状态,这个内部状态隶属于内直观的条件之下,因而隶属于时间。所以,时间作为一种直观形式是感性直观的前提条件。

时间和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中的先天形式,这是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阐述过的,属于主观唯心。因为这是一种主观的存在于自我中的先天形式。所谓客观唯心指本原实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但是精神性的,如黑格尔绝对精神。


#廉显琛# 时间和空间属于物质还是意识?(ps个人认为这个既不属于物质也不属于意识) -
(15886325729):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强调两点:一、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各国等空间领域,楼主并没有出现这个错误):它们只是属于物质范畴,不论人们喜欢与否,是否愿意,人们是可以正确地认识时间和空间的,并为此制造了钟、表等时间工具;二,也就是人们可以认识它. 首先.因此时间和空间都属于物质范畴. 但强调(当然,时间和空间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它都会按自身的规律运行和存在.此外,划分各大洲都属于物质范畴. 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廉显琛# 什么是先验唯心主义 -
(15886325729): 先验唯心主义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对自己 哲学的称谓.1781年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首 次提出.康德把统一的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自在之 物”世界.“自在之物”是指离开意识而独立的自身存在 物,它是感觉的源泉;...

#廉显琛# 空间和时间有什么联系? -
(15886325729): 空间与时间在相对论里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的两个不同侧面,在霍金讲时间的书里不可避免地要谈到空间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这两本书共同的理论基础与出发点.而在我们大学的物理教学里,相对论完全是爱...

#廉显琛# 关于物理中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
(15886325729): 首先:时间中客观存在的,他就是历史,不是人类的主观意识.只不过是人类给他命名为“时间”,,,外国人叫“time"...是用客观的物理量来衡量物质变化的过程. 再次:空间也是客观存在的,是物质存在的另一种形式. 时间、空间、物质其实都是物质的客观存在. 一句话,世界万物是物质的客观存在. 建议你看看相对论吧...

#廉显琛# 谁能帮我解释一下康德的时空观?多谢 -
(15886325729): 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根本观点.它是哲学世界观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在人类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在中国,后期墨家提出了 “宇”、“久”作为空间、时间概念,并认识到空间、时间与具体实物运动的一定联系...

#廉显琛# 时空与空间的联系 -
(15886325729): 你好,我是问问团队的“指尖烟草香”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希望我的答案对您有所帮助,记得采纳哦空间与时间在相对论里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的两个不同侧面,在霍金讲时间的书里不可避免地要谈到空间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廉显琛#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为什么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15886325729): 这是个错误的说法! 1.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难道有不运动着的物质吗? 2.可以说: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时间和空间,但时间和空间不是只有物质. ...

#廉显琛# 哲学家康德证明了无论时间是否存在开端,都会出现逻辑错误这是不是?
(15886325729): 这样理解是不对的.因为,康德所提出的二律背反是为批判以往形而上学家对经验性原则的超验运用.所谓“时间是否存在开端”,这其实是将我们的感性直观之形式——时间——放在物自体身上进行考察,这在康德看来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所能认识的,只是经验(现象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涉及康德对物自体与现象的区分;以及,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的形式.康德的这个说法——讨论时间是否存在开端的问题是一种错误——其实是说,这这种讨论超越了人类的认识能力.在逻辑上既可以被证明为存在也可以被证明为不存在(即二律背反).至于你说的时间是一种虚幻的存在,这涉及到时间的本质问题,而康德认为时间是人类感性认识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