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岳阳楼记》习题,越多越好,要附答案 27岳阳楼记的问答题(越多越好,要有答案哦)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3.“记”是一种    。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    的旷达胸襟和    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滕子京的    之意。
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C.衔/远山,吞/长江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一词多义现象在本文中较多。请给下列句中加黑的多义词一一作解。
(1)夫 予观夫巴陵胜状。(  ) 未几,夫齁声起。(  )
(2)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3)极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4)去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
(5)开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
6.反复阅读课文,参看注释翻译下列句子,尤其要注意加黑字的落实。
(1)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译:                      
(2)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译: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译: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                      
7.用原文回答问题。
(1)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        。
(2)从空间上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        。
(3)与“喜”相照应的八个字是        。
(4)表明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句子是        。
(5)表明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6)“进”指:        ,“退”指                    。
8.范仲淹是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词是         。
9.解释下列句中加黑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增其旧制(  ) (2)属予作文以记之(  )
(3)前人之述备矣(  ) (4)去国怀乡(  )
10.第三段、第四段具体表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请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11.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12.沙尘暴虐之下,人们对蓝天碧水、茂林修竹的珍爱愈加强烈。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请借用古诗文《岳阳楼记》中的名句来表达,写出连续的两句。
                            
1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

答案
3.文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规箴
4.D 提示:应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1)夫:那,代词。夫:丈夫,女子的配偶,名词。(2)观:看,动词。观:景色,名词。(3)极:尽,直通,动词。极:穷尽,动词。(4)去:离开,动词。去:距离,动词。(5)开:放晴,散开,动词。开:打开,动词。提示:解释一词多义,应联系语境进行思考。
6.(1)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波浪平静,天光、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际。(2)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上金光闪耀,月亮的影子像一块玉璧,静静地沉浸在水底,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种乐趣哪有穷尽!(3)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与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4)在朝廷做官就为他们的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为他们的君主忧虑。
7.(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3)心旷神怡,宠辱偕忘(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6)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提示:此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背诵能力。
8.北宋(或宋代)《渔家傲》
9.(1)规模(2)同“嘱”,嘱托(3)详尽(4)离开
10.略 提示:既可摘引原文,也可自行创作。内容与第三、四段脱离或不是对偶句均不得分。意近即可。 示例(1):悲阴风怒号,喜渔歌互答。例(2):悲景色阴晦,喜天光晴明。
11.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12.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或: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3.略 提示:任选其一即可。谈体会既要联系原文,又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如选第一句可围绕政治理想来谈,选第二句可围绕旷达胸襟来谈,选第三句可围绕远大抱负及民族责任感来谈。言之成理即可,鼓励有创见的答案。

第一段所览之物的特征是(阴暗凄凉),抒发的感情是(悲)
第二段所览之物的特征是(晴朗美丽),抒发的感情是(喜)

一,基础练习题
1.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霪雨 yín 朝晖夕阴 huī
B.皓月 hào 霏霏fēi 岸芷汀兰 zhǐtīng
C.骚人 sāo 潜形qiǎn 薄暮冥冥 mǐng
D.怒号 háo 舟楫 jí 心旷神怡 yí
2.解释下面句中的多义词.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 )
C.而或长烟一空 ( )
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 )
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
此乐何极 ( )
3.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下列句子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
A.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这时迁客骚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而十分悲伤.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物(好坏)而高兴,不因自己(得失)而悲伤.
D.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这是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5.将下列各句填入原文空白处.
原文:若夫霪雨霏霏,________,阴风怒号,浊浪排空;________,山岳潜形,商旅不行,________;薄暮冥冥,________.
① 虎啸猿啼 ② 樯倾楫摧 ③ 连月不开 ④ 日星隐耀
参考答案:
1.C
2.A.取胜 好,美 B.散尽 放晴 C.全 表数量 D.到 穷尽
3.B
4.C
5.③④②①
二,阅读测试题.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面练习.
1. 概括一,二两段的段意.
2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前人之述"指的是___________,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 分别默写描写"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和表达范仲淹忧乐观的句子.
参考答案:
1.第一段: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盛况,作"记"缘由.
第二段:总写岳阳楼的大观及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唐贤今人诗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第一段中“谪”字有何作用?
2.请对“衔”和“吞”作以赏析?
3.请写出你所知道的描写洞庭湖的句子(诗句或词句或其他)
4.“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是怎样的一种景致?请用细腻的语言描绘一下。
5.作者重点描写了迁客骚人的悲情喜意,这样写有何目的?
6.本文是如何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完美结合的?
7.“微斯人,吾谁与归?”作用是什么?
8.怎样理解“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9.你觉得《岳阳楼记》流传千古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
2.这个对偶句由两个动宾语组成。动词“衔”、“吞”相对;有动态和活力,表现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形容词“远”、“长”相对,名词“山”、“江”相对,对仗极工。六字写洞庭湖,是粗线条的大写,极壮阔,极见气势。从修辞看,既是对偶,又是拟人。试想:湖中之山那么远大,却像把一片饼干衔在嘴里一样;万里长江却可以把它一口吞下,形象多么生动,气势多么磅礴。六字描绘“横无际涯”的洞庭,堪称绝唱。
3.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韩愈《登岳阳楼》
4.波动的光闪动着金色的光芒,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你自己加些词句描绘下就是)
5.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6.详略得当,扎实的文学功底能很好的驾驭文字。(这个你酌情写,不晓得怎么说了)
7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岳阳楼记》能够成为传世名篇不仅是因为其对岳阳楼风景的描述,更是范仲淹借《岳阳楼记》一文抒发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

ps:差不多是这样,希望能帮到你。

岳阳楼记 习题精选
一,基础练习题
1.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霪雨 yín 朝晖夕阴 huī
B.皓月 hào 霏霏fēi 岸芷汀兰 zhǐtīng
C.骚人 sāo 潜形qiǎn 薄暮冥冥 mǐng
D.怒号 háo 舟楫 jí 心旷神怡 yí
2.解释下面句中的多义词.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 )
C.而或长烟一空 ( )
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 )
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
此乐何极 ( )
3.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下列句子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
A.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这时迁客骚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而十分悲伤.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物(好坏)而高兴,不因自己(得失)而悲伤.
D.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这是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5.将下列各句填入原文空白处.
原文:若夫霪雨霏霏,________,阴风怒号,浊浪排空;________,山岳潜形,商旅不行,________;薄暮冥冥,________.
① 虎啸猿啼 ② 樯倾楫摧 ③ 连月不开 ④ 日星隐耀
参考答案:
1.C
2.A.取胜 好,美 B.散尽 放晴 C.全 表数量 D.到 穷尽
3.B
4.C
5.③④②①
二,阅读测试题.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面练习.
1. 概括一,二两段的段意.
2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前人之述"指的是___________,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 分别默写描写"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和表达范仲淹忧乐观的句子.
参考答案:
1.第一段: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盛况,作"记"缘由.
第二段:总写岳阳楼的大观及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唐贤今人诗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求《岳阳楼记》习题,越多越好,要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画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谪守 zhé  霪雨 yín  朝晖夕阴 huī

   B、皓月 hào  霏霏 fēi  岸芷汀兰 zhǐ tīng

   C、骚人 sāo  潜形 qiǎn  薄暮冥冥 mǐng

   D、怒号 háo  舟楫 jí  心旷神怡 yí

  2、解释下面句中的多义词: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    )

   C、而或长烟一空        (    )

     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    )

   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

     此乐何极          (    )

  3、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下列句子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A、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这时迁客骚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而十分悲伤。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物(好坏)而高兴,不因自己(得失)而悲伤。

   D、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这是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5、将下列各句填入原文空白处:

    原文:若夫霪雨霏霏,____________,阴风怒号,浊浪排空;____________,山岳潜形,商旅不行,____________;薄暮冥冥,_______________。

   ① 虎啸猿啼   ② 樯倾楫摧   ③ 连月不开   ④ 日星隐耀


二、阅读测试题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面句中画线的词,古义和今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是进亦忧,退亦忧。

  2、对下面句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B、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我尝试着探求古代仁人的思想感情)

   D、或异二者之为(也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3、文中显示“古仁人”阔大的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古仁人”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情操而得出的论断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D、是进亦忧,退亦忧。

  5、画线句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

  6、文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7、对这段文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劝导谪守巴陵郡的友人滕子京忘记个人得失。

   B、抒发作者宽阔的情怀和政治抱负。

   C、批评文中描述的迁客骚人。

   D、阐述不应当追求个人快乐的道理。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C

  2、A、取胜 好,美  B、散尽 放晴  C、全 表数量   D、到 穷尽

  3、B

  4、C

  5、③④②①


二、阅读测试题

  1、B。A项中,这里的“为”是指心情,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做”;C项中的“是”是代词,“这样”的意思,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动词“是”。

  2、C、“尝”是“曾经”的意思,不是“尝试”。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D。

  5、对偶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B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1.“记”是一种(文体)。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滕子京的(规箴)之意。
2.①.文中表达作者赞美滕子京的语句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②表明作者写此记的原由的句子是  (属予作文以记之)。
3.选文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浮光跃金).
4.选文中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 (静影沉璧)。
⒌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⑴本段中表现古仁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⑵文中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点明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文中“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用原文回答)答:(迁客、骚人)。
8.⑴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的是什么人?进(居庙堂之高)  退(处江湖之)
⑵“古仁人之心”和“二者之为”的本质区别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古仁人) 。
9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你应该有怎样的胸襟与抱负?(略)

10.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然奋发有为的治理政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博大的胸襟,和一般的迁客不同)。

11写重修岳阳楼盛况的句子是:(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予其上)。

12.滕子京的政绩;赞扬滕子京的语句:(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3.第2段在文章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4.第2段从哪几个角度写洞庭湖景象的?分别突出了它怎样的特点?
(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来写洞庭湖的。空间上突出洞庭湖的广大;时间上突出洞庭湖早晚景色多变)。

15.从空间上突出洞庭湖广大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6.时间上写早晚景色多变的句子;写尽湖光山色的语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具体指哪些内容?(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8.“前人之述备矣”照应前文哪句话?(刻唐贤今人诗赋予其上).

19.“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起到怎样的作用?(起过渡作用,由景入情,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20.作者用哪些话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目的:为了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和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自然转入抒情,引发下文的议论,突出文章的主旨。表达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范仲淹怎样的思想境界?
(忧国忧民,以下为已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的、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德。,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22.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23.第二段文字中写洞庭湖全景的是哪几句?突出了洞庭湖什么特点?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壮阔浩淼).

24.“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用词极妙,妙在哪里?
(用拟人写法把洞庭湖这一无生命之物写得极具生命之感,活灵活现地表现了“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突出了洞庭湖的气势)。
. 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阴晦萧索),第四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晴朗明丽) ,如果请你朗读,应分别读出(悲凉低沉)和(喜悦昂扬)的语气。

25.“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指的是具有什么思想的人?你对这一思想有何理解?
( 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人。这是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的体现,显示了一种博大胸怀).

26.与“悲”相对应的八个字是: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   
与“喜”相对应的八个字是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7.为人应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惟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28.“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古仁人)
29. 作者对岳阳楼景色不作具体描写的原因是(前人之述备矣)
30.①  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 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②“海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句的修辞是(对偶), (借代).
31.把“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改译成陈述句,并说说该句的作用。
(看到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应该有所不同。引起下文。)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谈体会既要联系原文,又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如选第一句可围绕政治理想来谈,选第二句可围绕旷达胸襟来谈,选第三句可围绕远大抱负及民族责任感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33.  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34. 根据你的理解与积累,请举出一些中国历史上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和旷达胸襟的古仁人?(孟子,屈原,杜甫)。

35. ③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文章一开头以叙事为主,记述了(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之事).然后由事入景,写在岳阳楼所见的自然形胜,触景生情,用一问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自然引起下文所写的景不同,情亦不同,(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最后由情化理,进入议论.作者否定"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的"情",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生天下之乐而乐)”的鲜明观点.

36.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示例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7.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8.文章第四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议论 作用:点明主旨,竹筏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39.出自本文的成语:(百废具兴、政通人和、心旷神怡、浩浩汤汤)。

40.领导干部要实践“三个代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1.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2.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43. 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4. 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45. 通过写“花草鸟虫”来展现春景美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岳阳楼记 习题精选
一,基础练习题
1.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霪雨 yín 朝晖夕阴 huī
B.皓月 hào 霏霏fēi 岸芷汀兰 zhǐtīng
C.骚人 sāo 潜形qiǎn 薄暮冥冥 mǐng
D.怒号 háo 舟楫 jí 心旷神怡 yí
2.解释下面句中的多义词.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 )
C.而或长烟一空 ( )
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 )
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
此乐何极 ( )
3.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下列句子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
A.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这时迁客骚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而十分悲伤.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物(好坏)而高兴,不因自己(得失)而悲伤.
D.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这是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5.将下列各句填入原文空白处.
原文:若夫霪雨霏霏,________,阴风怒号,浊浪排空;________,山岳潜形,商旅不行,________;薄暮冥冥,________.
① 虎啸猿啼 ② 樯倾楫摧 ③ 连月不开 ④ 日星隐耀
参考答案:
1.C
2.A.取胜 好,美 B.散尽 放晴 C.全 表数量 D.到 穷尽
3.B
4.C
5.③④②①
二,阅读测试题.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面练习.
1. 概括一,二两段的段意.
2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前人之述"指的是___________,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 分别默写描写"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和表达范仲淹忧乐观的句子.
参考答案:
1.第一段: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盛况,作"记"缘由.
第二段:总写岳阳楼的大观及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唐贤今人诗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岳阳楼的景色是怎样的?第2段中哪句话引出下文的抒情?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和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这句话在今天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忧乐观,应该怎样看待?)

这句话(本文)表现了作者为民请命,心忧天下,,忠君爱国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今天,我们仍然要学习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微斯人,吾谁与归”?

4、写出出自本文沿用至今的成语(至少三个):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

5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联系实际,请你谈谈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获得的思想感悟。
.旷达胸襟.

7回忆全文内容,结合现实,请你谈谈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政治抱负的理解。
他们的或忧或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或忧或乐而转移的。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8“古仁人”的悲喜与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
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9文章 三,四 两段是写迁客骚人在不同天气下登楼愿望的悲喜情,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悲喜情?而古仁人为什么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触景生情,融情于景。因为自己的遭遇
因为古仁人品德高尚,胸怀天下,寄情于国家


#浦哗姚# 岳阳楼记练习题,求答案 -
(13057454647): ①、《岳阳楼记》通过写不同的景物引出'迁客骚人'们'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进而突出'古仁人之心'. 《醉翁亭记》写出各种景物无非也是想表达作者的'山水之乐'. ②、 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陶醉于自己管理下安居...

#浦哗姚# 有木有《岳阳楼记》的中考选择题?要附答案字词和中心思想的题都要!!!急!!!老师要我们出复习题 -
(13057454647): 1.“记”是一种 文体 .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旷达胸襟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滕子京的规箴 之意.2.①.文中表达作者赞美滕子京的语句是 政通人和,百废具...

#浦哗姚# 语文作业本岳阳楼记答案 -
(13057454647):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后的政绩及“重修岳阳楼”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努力处理政事,表现了他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 表明重修岳阳楼规模的句子是: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

#浦哗姚# 急需 岳阳楼记 测试题 付上答案 谢谢 -
(13057454647):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

#浦哗姚# 关于岳阳楼这首文言文关于岳阳楼记,例如那句话表达出抱负的句子?这样的例子越多越好,并且附带答案 - 作业帮
(13057454647):[答案] 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描写... 14、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浦哗姚# 岳阳楼记中考题 -
(13057454647): 《岳阳楼记》中考题专练 一、(2006北京课标B)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11—15题.①若夫淫雨露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圆怀乡,忧...

#浦哗姚# 求《岳阳楼记》中的活用词,古今异义词,和一词多意越多越好. - 作业帮
(13057454647):[答案] 一字多义: 以: 1) 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 2) 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夫: 1) 那 予观夫巴陵胜状 2)表句尾感叹 嗟夫 观: 1) 看 予观夫巴陵胜状 2) 景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浦哗姚# 跪求岳阳楼记问题的答案!!... -
(13057454647):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

#浦哗姚# 《登岳阳楼》练习题及答案 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 -
(13057454647):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这首诗中写景的是哪几句?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浦哗姚# 岳阳楼记课后题 -
(13057454647): 1.衬托出后一段中的美丽景色,表达出迁客骚人易被外界景物所影响. 2.承上启下,引出后两段的叙述.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因为全文主要抒发了诗人的远大抱负,而景物只是用来抒情的. 5.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