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结合小数教材中某一具体教学课题简要阐述你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小学基本理念? 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一方面编者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编者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一、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特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一方面编者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编者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一、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2001年《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将“数学活动经验”列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表明数学知识不仅包括“客观性知识”,还包括从属于自己的“主观性知识”。十年后(2011年)出版的《数学课程标准》把“双基”扩展为“四基”,即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外,加上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意在进一步强化基本活动经验。把数学活动经验确定数学课程目标,体现了对数学课程价值的全面认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有助于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提升学生素养,对后续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下面我从“如何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视角,对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加减法”一课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激活已有认知, 唤醒活动经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应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结合点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数学学习是基于自身经验,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真正适合儿童的学习,应该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学习,一种能从内心深处唤醒沉睡的想象力和激情的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精确切入,唤醒学生的活动经验,让学生生动、有效地学习新知,使他们的活动经验得到积累,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四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小数的基本性质,这些认知都是进一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基础,让他们大胆尝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计算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当教学计算“2.26-1.18”时,采用(1)议一议。如何列竖式?怎样计算?(2)试一试。尝试列竖式计算;(3)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整数加减法又是怎样列竖式计算?(4)想一想。把2.26米、1.18米改写成用厘米作                 2.26  226

单位怎样计算?(5)比一比:比较-1.18   -118  找出联系与区别。这

1.08   108

样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向他们提供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突出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和退位的过程,成功地解决了小数减法的问题,使学生在探索中感感悟了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经历生活过程,领悟直接经验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生活经验是很丰富的,它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有效对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经历生活过程,主动建构知识,进而领悟直接经验,从而涌动激情,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教学中教师从生活入手,设计到超市买东西的例子,通过使用人民币的经验来解释数学问题。如设计赵亮是个喜欢运动的孩子,他买了一双运动鞋20.18元,一盒乒乓球9.6元,他应付多少钱?妈妈包里有30元够付吗?应找回多少钱。学生通过自己平时购买物品的经验,很快解决了这些问题,即

20.18元=20元1角8分  9.6元=9元6角

20元1角8分-9元6角=29元7角8分

30元-29元7角8分=2角2分

这个过程就是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学生在计算中领悟了直接经验。这样教学学生体会了小数加减法计算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若不学习小数计算会影响我们日常生活,从而产生要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迫切愿望。

三、开展探究活动,丰富间接经验

数学家华罗庚提出:“学数学不仅要获取知识结论,更重要的是经历结论得到的过程,因为只有经历了这个探索过程,才能明晰数学思想方法的积淀、凝聚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建立在看数学、听数学、说数学的基础上,更应重视为学生提供亲自探索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做数学,积累丰富的间接性活动经验。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数学,并不意味着数学局限于让学生借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如果忽略了把生活经验提升为数学经验,那么学生尽管学得热烈、积极,而少了数学化的深入思考,思维仍然徘徊不前,无法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学科的教学本色。因此,教师必须摆正生活感悟与数学思考的关系,应把生活经验作为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催化剂,引导学生把直接的生活经验提升为间接的数学经验,在数学化的思考活动中建构数学。如上面赵亮买运动鞋和乒乓球一题,学生如果只停留在用人民币购买物品的经验属于直接经验,在教学中着重引导竖式计算:(1)计算20.18+0.96时,两个小数怎样相加减?使学生明确小数点对齐,就保证了相同数位对齐,只有相同数位对齐,才能保证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字相加减的道理。(2)计算30-29.78时,整数如何与小数相加减?使学生理解整数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写成小数的形式,小数的末尾添上零,小数的大小不变;30添上零后,两个小数有同样多的位数,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计算。这样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索和策略,逐步丰富学生的间接经验。又如出示53.42-49.8 53.4+58.6,教师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尝试,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之间互相交换对问题的看法,在运用数学语言交流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小数点对齐”和结果化简的道理,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简洁美,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亲身经历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的全过程,获得笔算小数加减法的经历和体验;在数学活动中,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建构,享受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丰富了数学活动经验。

四、加强归纳应用, 提炼思维经验

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过程,在这个递进的过程中,后者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学生前期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只有参与多样化的数学活动,经历多次调用和加工才能逐渐内化为概括性更强的经验,进而达到理性的领悟,更有效地推广到同类问题的解决中去;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起初往往是模糊零散的,并且不易被学生直接感受到,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将学习过程中习得的这些模糊零散的经验清晰化、条理化、系统化,并因此留在大脑中。教学中对学生获得的经验,形成的表象要进行分析归纳、深化应用,形成抽象化意义的统一认识。教学中借助学生笔算小数加减法的经历,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共同总结出小数加减法计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促使学生思考提升对小数加减法笔算过程的认识,让学生在总结概括数学知识的活动中,锻炼提高思维水平。

朱德全教授认为:“应用意识的产生便是知识经验形成的标志。”积累基本活动经验要注重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运用,这种经验要注重思维的介入,没有思维的活动只能速写为缺失了数学意义的基本活动经验。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代生产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用数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深深感悟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当学生归纳总结出小数加减法方法后,让学生练习:(1)填一填:鸟巢可容纳约9.12万观众,水立方可容纳约1.68万观众,两处共容纳约   万观众。突出小数点的书写,巩固应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渗透数学的简洁美。(2)速算。8.88-2、8.88-0.2、8.88-0.02、8.88-0.002,进一步强调小数点对齐,并通过比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3)纠错题。充分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较正,使得经验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4)开放题。2012年伦敦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成绩表如下:

让学生搜集、处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思考、学习的过程。由于学生提的问题是多样的,列式解答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在解决问题中学生领会多种解题思路,感受解题策略的灵活性,提高了数学思考能力。通过这些练习使学生的经验从一个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巩固了活动经验,实现了经验的重新改组。

五、引导反思评价,发展复合经验

弗赖登塔尔教授认为:“反思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教师要给予学生的反思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思考,真正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当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回顾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反思,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经验因素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有意识地避免经验因素的消极作用,使积累起来的数学活动经验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所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归纳强化后,要注意引导学生评价反思。对数学活动经验进行提炼、总结、提升,使之成为经验化并加以推广,在此过程中,提升数学学习方法,养成反思体验的习惯,发展复合经验。如在经历小数加减法探索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及时给予评价强化,帮助学生对获得的小数竖式加减法经验进行显性化,当学生做完8.88-2、8.88-0.2、8.88-0.02、8.88-0.002时,引导学生反思,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从而使学生积累被减数相同,减数的数字相同而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差也不同的经验;又如,学生计算出111.60-99.00=12.6后,让学生反思,怎样检验是否做正确了,引导学生验算,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有利于培养迁移;当学生计算错误时,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失利经验,调整教学策略,启发学生反思,让学生识错、主动纠错,让学生真正学习自己需要的数学,使经验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一课结束时,可引导学生反思:我们是怎样得到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利用课件逐步出示学生将小数加减法数位对齐的活动过程,同时对学生及时作出评价;结束时的反思可以是知识、技能内容,也可以是思想方法、活动经验的内容。

总之,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是一个积累、提升的过程,教师要充分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让学生经历生活过程领悟经验,在探究活动中丰富经验,在反思评价中提升经验,在归纳应用中发展经验,切实将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统一于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过程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牛邱竹# 在教学中如何解析小学数学重点难点的
(19166191404): 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突破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堂课上的好不好,关键看教师是否正确地讲解了教材的基本内容,是否突破了教材的重点及解决了教材的难点,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本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总担心...

#牛邱竹#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9166191404):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1. 课题研究的背景新课程的实施给课堂教学带来了...

#牛邱竹# 浅谈如何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 -
(19166191404):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门艺术,也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温故知新,引出新的内容;它可以启迪学生思维,揭示和解决矛盾;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课堂教学提问的好坏直接影...

#牛邱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
(19166191404): 摘 要:核心素养是当代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创建核心素养体系,提升学校和广大教师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识是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教学的诉求.因此,初中各门学科都需要聚焦于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

#牛邱竹# 在小学数学中哪四种方式表示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
(19166191404): 向量~~ 坐标~~ 文字阐述~~ 图形标注~~

#牛邱竹# 小数的意义3 教学设计 -
(19166191404): ·认识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第2课时) 认识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第2课时) 教学内容:p.30~31的例3、例4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五的第6~10题 教学目标:1、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十进制...

#牛邱竹# 小学数学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说课稿 -
(19166191404):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整十数加一位数 相应减法 [小学数学 教学课件 PPT课件]: (1)40是( )个十. (2)4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4个十和5个一是( ). (3)3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3个十和8个一是( ).2.口算1.填空: ① 6+3= ② 5+8=③ 9-4=④ 15-7=⑤ 8+9=

#牛邱竹# 小学数学说课稿 -
(19166191404): 《克、千克、吨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克、千克、吨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教材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么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为了便于...

#牛邱竹# 四年级数学《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
(19166191404): 设计理念: “1亿有多大?”是“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教学时,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考、实践中建立数感,体验方法,丰富认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3-34页. 教材简析: 本...

#牛邱竹# 我们学了分数有哪些知识?小数呢?
(19166191404): 分数: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上数学,第10章《认识分数》例1和例2,教科书第98—100页,试一试,想想做做. 二、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