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数学第十五单元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单元测试卷【要苏教版的】 求苏教版初一上学期数学试卷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初一数学《线段、角》单元测试
一. 填空:(4′×6=24′)
1.已知线段AC和BC在一条直线上,如果AC = 8cm,BC=3cm,则线段AC和BC中点间的距离为______cm.
2.延长线段AB到C,如果AB= ,当AB的长等于2cm时,BC的长等于_______cm.
3.反向延长AB到D,如果AB= ,当AB的长等于2cm时,BD的长等于______cm.
4. 的补角是 的2倍,则 =_________. 5.若从点A看点B是北偏东60°,那么从点B看点A是___________ 6.一对邻补角的角平分线的夹角是____________度。
7.点A在直线 上,我们也说直线______点A,我们说连结AB,就是画出_______。 8.延长线段AB到C,使AC的长是AB的4倍,则AB与BC的长度的比是_______。 9.如图,M、N是线段AB上的两点,且MN=NB,则点N是线段___的中点,AM=AB-__MN,NB= (___- __)。
10.如图,图中总共有锐角____个,有小于平角的角____个。
计算: =____; =___
二. 选择题:(4′×6=24′)
1.C为线段AB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C= ,则BC为AB的( )
(A) (B) (C) (D)
2.在一条直线上截取线段AB=6cm,再从A起向AB方向截取线段AC=10cm,则AB中点与AC中点的距离是( )
(A)8cm (B) 4cm (C) 3cm (D) 2cm
3.已知线段AB=1.8cm , 点C在AB的延长线上,且AC= ,则线段BC等于( )
(A)2.5cm (B) 2.7cm (C) 3cm (D) 3.5cm
4.已知∠AOB=30°,又自∠AOB的顶点O引射线OC,若∠AOC : ∠AOB=4 : 3 ,那么∠BOC等于( )
(A)10° (B)40° (C)70° (D)10°或70°
5.一个角等于它的补角的5倍,那么这个角的补角的余角是( )
(A)30° (B)60° (C)45° (D)以上答案都不对
6.已知 的大小依次是( )
(A)110°,70° (B)105°,75° (C)100°,70°(D)110°,80°
7.下面的语句中,正确的是( )
(A)线段AB和线段BA是不同的线段; (B) AOB和 BOA是不同的角;
(C)“延长线段AB到C”与“延长线段BA到C”意义不同;(D)“连接AB”与“联接AB”意义不同
8.线段AB上有点C,AC:CB=2:3,点M和点N分别是线段AC和线段CB的中点,若MN=4,则AB的长是( )
(A)6; (B)8; (C)10; (D)12
9.已知线段AB,反向延长AB到C,使AC= BC,D为AC中点,若CD=2 ,则AB等于( )
(A)4 (B)6 (C)8 (D)10
10.钟表上的时间指示为两点半,这时时针和分针之间所形的成的(小于平角)角的度数是( )
(A) (B) (C) (D)
11.一个锐角的余角加上 ,就等于( )
(A)这个锐角的两倍数 (B)这个锐角的余角 (C)这个锐角的补角 (D)这个锐角加上
12.如图 AOC= ,ON是锐角 COD的角平分线,OM是 AOD的角平分线,那么, MON=( )
A. COD+ B. C. AOD D.

三. 计算题:(8′×3=24′)
1. 已知线段AB=CD,且彼此重合各自的 ,M、N分别为AB和CD的中点,且MN=14cm,求AB的长。

2 计算: (43°13′28〃÷2-10°5′18〃)×3

3. 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FOC=90°,
∠1=40°,求∠2与∠3的度数。

四. 证明题:(10′×2=20′)
1. 已知:M是线段AB的中点,P是线段BM上任意一点,
求证:PM=

2. 已知:A、O、B在同一直线上,OC是任意一条射线,OM、ON分别为∠AOB、∠BOC的平分线,求证:∠MON=90°

6. 已知点B在点A的正南,点M在点B的北偏西 画图求解:
方向距点A100米,同时,点M在B的北偏西 方向。
画图,并求出A、B两点的距离(精确到1米)(8分)
7.如图:将线段AB延长到C,使BC=2AB,AB的中点为D,E、F是BC上的点,且BE:EF=1:2,EF:FC=2:5,AC=60cm,求DE、DF的长.

A D B E F C

8.如图:OB平分 ,OD平分 ,又已知 , ,求 .
E D C

B
O
A

自己去找

点p是直线l外一点,A B C为直线l上三点,PA=4cm,PB=2cm,PC=2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

求七年级下学期苏科数学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2考试常考的试卷压轴题,求15至20题~

题。 题,,,,不小心被我吃了

可从网上找啊!一大堆呢~!先帮你找一篇语文吧:
2000——200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初一语文试题
一、 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 选出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 )(2分)
A分歧(qi) 奔丧(ben) 谐音(xie) B天涯(ya) 犄角(qi) 觅食(mi)
C狼藉(jie) 干涩(se) 确凿(zao) D宿儒(su) 撷取(xie) 应和(he)
2、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2分)
A巍峨 静秘 花枝招展 B鞠躬 谄媚 永葆青春
C崇拜 袒露 忙然若失 D滑稽 肃暮 白驹过隙
3、下面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1)他看管着一头雪白的小山羊,小山羊在田埂上 地啃着青草。
(2)两年里积攒下来的那么多话,竟全部悄悄 了下来。
(3)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 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A欢快 沉默 晴朗 B欢快 沉淀 温晴
C悠闲 沉淀 温晴 D悠闲 沉默 晴朗
4、下面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 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
B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C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D “他不信,”砌成台子的全体石块一齐说:“马上给他看看,把他扔下去。”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2分)
A 爷爷爱看足球的习气好像有所改变。
B 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不承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C 这个山区对我很熟悉,能一一说出风景的佳处来。
D 就目前来讲,我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需要大大加强。
6、把下面这段话里的句子重新排列,使之成为意思连贯、句序合理的短文。(4分)
(1)绿是生命的颜色。(2)春雨过后,草尖上,树梢上冒出了一簇簇绿的叶芽,更会使你觉得新的生命在跳动。(3)你看那春天的原野,绿油油的,生气勃勃,欣欣向荣,令人咸到鼓舞和振奋。(4)道旁的树木,青翠欲滴;田间的秧苗,郁郁葱葱。(5)到了夏天,在地上一片葱笼。(6)面对着这充满蓬勃生机的大地,便会感到自己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
正确的顺序是
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桓侯故使人问之( )(2)两狼之并驱如故( )
(3)吾欲之南海,何如( )(4)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
8、将下面语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9、根据课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 ,思而不学则殆。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3)开轩面场圃, 。 ,还来就菊花。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足客留鸡豚。 , 。
(5)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6)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人之立志, ?
二、 课内阅读(共2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3题目。(9分)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象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10、“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落”字用得恰当,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落”表明物体按自然规律而下,速度慢,又有老师的手控制,说明不是真打。
B“落”表明物体自上而下运动,冲劲小,又有老师的手控制,说明老师不是真打。
C“落”是物体慢速运动而下,由于老师手握控制,不能打伤对方,说明假打。
D“落”是由于老师手控教鞭,慢速而下,不同于抽、打、摔等力大,表明老师假打。
11、文中加点的“狡猾”一词从感情色彩上应为 词,本意是 ;在文中用以表现一个孩子对老师的深刻理解和爱戴,因此,它在文中的意思是 (3分)
12、这段文字主要表现的是(2分)( )
A我的狡猾 B蔡老师与学生亲密无间的友好感情。
C孩子们善于观察 D蔡老师教育学生的方法有软有硬,既严肃又和善。
13、最能体现这段文字中心意思的一句话是 。(2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11分)
①不必说 的菜畦, 的石井栏, 的皂荚树, 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②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④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⑤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⑥有人说,何首乌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块根像人样。⑦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4、文中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3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5、此段中最能概括全段感情的句子的是第 句。(2分)
16、本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7、选出对本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本段运用了准确的形容词和动词描绘百草园的无限乐趣。
B该段运用了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表达了对所写事物的喜爱之情。
C该段从形、声、色、味、感等方面进行描写,突出了百草园的无限乐趣。
D本段写了许多事物,对“我”来说,除了蜈蚣和桑葚,其他事物都是很有吸引力的。
三、 课外阅读(完成下面短文,完成18——26题,共20分)
无题
①黑板上赫然写道:学杂费97.5元。他盯着这个数字,口袋里的手攥着的那张皱巴巴的50元钱已被手里的汗浸湿了。他不得一步一回头地向校门口走去……
②他坐在自家堂屋的门槛上,母亲下地还未回来。他听见过母亲无数次在父亲坟头唠叨:“他爹,保佑他考上好学校!”现在,他考上了,而且成绩拔尖,他记得母亲是怎样颤颤地从衣袋里取出钱的……
③“娃,咋回来了?”母亲一边放下锄头一边惊奇地问。“妈,我不读了,读书有什么好……”话没说完,母亲已给了他一耳光!他抬起头,只见母亲噙着泪水,嘴角颤动着,欲说无语。猛然,她问:“是不是钱不够?”他还能说什么呢?母亲明白了。
④打开堂屋的门,他和母亲一前一后地进了家。母亲说:“娃,你等着!”他惊愕地望着母亲的背影,心中再次升起了上学的渴望。一会儿,母亲提着一个盖着红布的竹篮走了进来,放在他面前:“娃,拿到学校去,跟老师说些好话,你的成绩不是最好的吗?”他一把搂住母亲,呜呜地哭了。
⑤他到了学校,老师正在为这个顶尖的学生没来报到而奇怪,忽然看见一个身着蓝色土布衣裤的学生站在门口。“进来吧!”老师说。他默默地放下篮子,掏出50元放在红布上。
⑥老师惊异地揭开红布——
⑦啊?!一篮白生生的鸡蛋!
老师拿着他的录取通知单,看看这50元钱和一篮鸡蛋——
愕然无语!
18、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1)赫( ) (2)颤( )
19、第①段中的“盯”和“攥”两个动作表明了他什么样的心理?(2分)


20、“妈,我不读了,读书有什么好……”他说这句话的用意是(2分)( )
A表达了他不想读书的真实的想法。
B表达了他想读书又难以实现愿望时抱怨母亲的心情。
C表达了他既渴望读书又不想因家境困难而使母亲为难的复杂感情。
D表达了他渴望读书却因家境困难造成读书无望的苦闷心情。
21、第③段中最能体现母亲理解儿子良苦用心的一句是(2分)


22、第④段写“他一把搂住母亲,呜呜地哭了”,修辞语“呜呜地”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感情?(2分)


23、第⑦段在“啊”的后面连用“?!”,其作用是(2分)


24、文章结尾用“愕然无语”写出了老师的复杂感情和内心受到的震动,试设想,如果老师当面说出自己的想法,会怎么说?(2分)


25、本文运用了 、 、 等描写方法刻画任务形象。(3分)
26、对文章用“无题”作标题的用意,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无题”作标题,能起到激发兴趣,促使读者急于读下去的作用。
B文章写的饿是学生入学时的一件小事,涉及的人物有儿子、母亲、老师,涉及的事物有50元钱和一篮鸡蛋,如用“无题”作题,可更好地概括上述人和事。
C文章充满了人间真情,儿子为母亲着想,母亲为儿子着想,老师为学生着想,使人读后思绪万千,震撼不已,用“无题”作题能含蓄而绝妙地表现这丰富感人的内涵,起到“无题胜有题”的作用。
D以“无题”作标题,意味深长,能引发读者的深思,给人以启迪。
四作文(50分)
27、题目:记一堂有趣的 课
要求:(1)先将题目填写完整,横线上可填“语文”“体育”“活动”等。
(2)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并突出重点。


#盛券言# 初一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
(19773692829): 初一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的相反数是( )(A)(B)-(C)(D) 2.-5的绝对值是( )(A)5(B)-5(C)(D) 3. 化简后是( )(A)-3(B)3(C)(D)以上都不对 4.若,则的值为( )(A)5(B)-5(C)(D)10...

#盛券言# 一道有关图形的初步认识的初一数学题
(19773692829): 两两相交,显然,都交于同一点时,交点个数最少,m=1 没有任意三条线交于同一点时,交点最多 这时,对任意一条直线,与5条直线都相交,有5个交点,因此,6条直线就应该有6*5=30个交点,但“a与b交”和“b与a交”是同一件事,因此是同一交点,所以,总交点数n=6*5/2=15 所以,m+n=15+1=16

#盛券言# 初一 数学 平面图形的认识 请详细解答,谢谢! (2 10:16:42)
(19773692829): 第一种情况 AB+AE=12 BC+CE=9 所以:AB-BC=3 AB+AC+BC=21 AB+AB+AB-3=21 AB=AC=8 BC=5第二种情况 AB+AE=9 BC+CE=12 所以:AB-BC=-3 AB+AC+BC=21 AB+AB+AB+3=21 AB=AC=6 BC=9

#盛券言# 上海版初一上册复习资料和数学的
(19773692829):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 多面体(棱柱、棱锥、棱台 … ) —— 旋转体(圆柱、圆锥、球 … ) 展开与折叠(图形、展开) 截一个几何体(图形、截面) 从不同方向看(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 点和...

#盛券言# 初一数学上册15个几何定义是什么 -
(19773692829): 由点,线,面,体这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就是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包括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点、直线、线段、射线、三角形、四边形等为平面图形;长方体、圆球、圆锥等为立体图形. 直线: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一点把一线段分为相...

#盛券言# 北师大七年级上册一单元测试卷答案单元测试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总分:100分;时间:分)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1、圆锥... - 作业帮
(19773692829):[答案] 2;1;1; 棱;侧棱; 11; V+F-E=2 ,V+F-E=2; (n+2),2n,3n

#盛券言# 初一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 -
(19773692829): 相等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盛券言# 八年级数学 第十章 图形的相似 单元测试(3) -
(19773692829): 1.若x:y:z=3:5:7,3x+2y-4z=9则x+y+z的值为(D ) (A) -3 (B)-5 (C)-7 (D) -15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 .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B.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C.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D.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3.在长度为1...

#盛券言# 初一数学下册学的内容是什么啊? - 作业帮
(19773692829):[答案] 一共七章 第一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第二章:幂的运算 第三章:从面积倒乘法公式 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五章:图形的全等 第六章:数据在我们的周围 第七章:感受概率 还有一个课题学习:丢弃了多少塑料袋

#盛券言# 数学图形认识初步一,1.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_____统称为几何图形.2.立体图形: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_____的图形成为立体图形.3.平面图形:各... - 作业帮
(19773692829):[答案] 一,1.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__各种图形___统称为几何图形. 2.立体图形: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__同一平面内___的图形成为立体图形. 3.平面图形:各部分都在__同一平面内___图形成为平面图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