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第一课时教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二)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富有感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涵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
(三)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以及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西北高原上白杨树的资料片,让学生对白杨树有些感性认识。
2、释题:“礼”,崇敬,题目的意思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赞美白杨树。
3、了解有关写作背景和文学常识。
阅读课文注释①,教师补充:
茅盾,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等。
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 *** 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抗日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 *** 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 *** 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整体感知,初步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1、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听准语音语调,扫清文字障碍。(详见“字词积累”)
2、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明确全文抒情线索。
明确: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抒情线索。文中五次提到白杨树的不平凡,把有关的语句一一找出来。
讨论:如何划分本文的段落层次?
学生讨论后明确:要划分段落层次,一定要注意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本文的段落层次划分如下:第一部分(第1段):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5—6段):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8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第9段):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三)合作探究,研读课文第一、二部分
1、学生朗读第一、二部分。
2、思考:开头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开门见山,点明文章题旨,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3、自由朗读2—3段,要求找准表现以下内容的词句:黄土高原特点,见到黄土高原的感觉,见到白杨树时情绪的变化。
明确:
特点: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感觉:雄壮,伟大,单调。
情绪:恹恹欲睡,惊奇地叫了一声。
4、描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①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雄壮”“伟大”的背景,正面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②写高原单调,令人“恹恹欲睡”,这是从反面为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作铺垫。
 (四)结束语
《白杨礼赞》是一篇“美文”,处处渗透着高尚的审美情趣。文章开头描绘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美”,雄伟壮阔的黄土高原,宛如并肩的远山的连峯,给人一种壮美之情。但西北之行所见的白杨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树?作者借赞美白杨树到底要赞美什么?让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进一步感受白杨树的美。
  (五)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抒发的情感。
2、掌握“字词积累”中的词语。



~


#年荀炎# 《白杨》一课 的主要内容 -
(19669311615): 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志向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

#年荀炎# 白杨礼赞如何展开联想,由树及人?四个排比反问句是怎样遂句加深的? -
(19669311615): 茅盾的《白杨礼赞》,抓住白杨树干、枝、叶、皮及顽强生命力这一点,采用象征手法,由此及彼,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和白杨树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北方农民. 作者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

#年荀炎# 白杨礼赞中白杨树为什么不平凡?????? -
(19669311615): 《白杨礼赞》 思考与练习??? 1.这篇课文借物咏人,作者是怎样逐层深入地来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 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写到它的外部形象,再写到它的内在气质,逐层深入地来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 2.文章赞美白杨树“不平凡”,却又多次说它是“极普通”的,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以极常见、极普通来反衬白杨树的不平凡. 3.作者是如何抓住白杨树的某些特征,来赞扬北方农名和我闷民族精神的? 作者是抓住白杨树的伟岸、挺拔、坚强不屈、力争上游等特征,来赞扬北方农民和我们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年荀炎# > 《白杨》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 《白杨》教案(四) -
(19669311615):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读写例话) 一、教学要求 通过阅读,理解 例话 内容,掌握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初读例话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那么.....·人教新课标:...

#年荀炎# 《白杨礼赞》一课中的每一段的极普通指的是什么?每一段的不平凡指的是又是什么? - 作业帮
(19669311615):[答案] :①从白杨树生长的环境,来赞美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课文的2、3、4三节) ②从白杨树的外形,来赞美白杨树"决不是平凡的树".(课文的5、6两节) ③从白杨树内在的气质,来进一步赞美"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并点明赞美...

#年荀炎# 茅盾白杨礼赞 散文 -
(19669311615): 白杨礼赞 ——茅盾/文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

#年荀炎# 白杨 教案 - 作业帮
(19669311615):[答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学习边疆建设者像白杨一样,“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的高贵品质.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

#年荀炎# 《白杨礼赞》 -
(19669311615): 借物言志,有句话:“像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那段,表达了作者通过白杨树的精神,表明以后要团结奋进,勇往直前.

#年荀炎# 9上语文1课白杨礼赞是什么版本 - 作业帮
(19669311615):[答案] 问题不明确.是语文社版.《白杨礼赞》体裁是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