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卫星6个公式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1

18578735330:   高中会考物理公式 -
籍梦瑶  ______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表 一、《力》 1.重力: ( , ,在地球两极g最大,在赤道g最小) 2.合力: 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直线运动》 1. 位移: ; (匀变速) 2. 平均速度: (适于任何运动); (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 加速度: (速度变化...

18578735330:   物理大神求解要步骤9题 -
籍梦瑶  ______ GMm/(R+h)^2=4π^2*(R+h)/T1^2 这是同步卫星的公式GMm/(R)^2=4π^2*(R)/T2^2 这是相同位置上的地球上的物体的公式T1=1/8T2 将上式联立求解出h就是你要的答案,加油吧,这...

18578735330:   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远动的周期T1=1天,月球是地球的一颗自然界中的卫星,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2=27.3天,已知 -
籍梦瑶  ______ 首先是受力分析,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向心力不是真实的受力)GMm/r^2 =mw^2 r, 得到 GM=w^2 * r^3 此等式适用于人造卫星与月球 得到 w1^2 * r1^3 = w2^2 * r2^3, w1=人造卫星角速度(2pi 每天) r1 = 人造卫星高度+地球半径=42400KM w2= 月球角速度 (2pi/27.3 每天) r2 = 未知量 算出r2=384421KM 十来年没做这种物理题的,感觉如果这种题不会的话,考大学要好好加油啊,复习从基础抓起.

18578735330:   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怎么求
籍梦瑶  ______ 同步卫星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以代入公式求解,只是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运行的半径不同.但随地球旋转的物体还受到地球的支持力,所以并非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以由周期求出向心加速度a=4π^2r/T.运行周期与行星自转周期相同或轨道平面旋转角速度与行星的公转角速度大致相等的卫星.同步卫星一般分为地球同步卫星和太阳同步卫星,卫星公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称地球同步卫星,亦称24小时同步卫星;卫星轨道平面的转动角速度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角速度几乎相等的,称太阳同步卫星.

18578735330:   求分析总结一下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和航天相关的公式 -
籍梦瑶  ______ 万有引力与航天中只有二个公式: 一、万有引力等于重力.适合在静止的情况. GMm/r^2=mg 此式可求地球质量,也可以求重力加速度. 二、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适用于运转的行星、卫星 GMm/r^2=man =mv^2/r =mω²r m(2π/T)²r 此式可求行星或者卫星的向心加速度an=GM/r^2.行星或者卫星的线速度v=√GM/r.行星或者卫星的周期T.. 中心天体的质量M=(2π/T)²r³/G

18578735330:   谁能收集1下高中的所有物理公式把各种方面都说明1下电学力学==都
籍梦瑶  ______ 一、质点的运动 1.类平抛运动中: 合速度vt=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at/v... 7km/s 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6.地球同步卫星...

18578735330:   高一和高二第一学期的全部物理公式?详细学出是如何推出来的,公式变
籍梦瑶  ______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 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

18578735330:   高中万有引力与航天:地球表面物体近地卫星同步卫星共用公式,和地球表面物体不能用,其它两者可用的公式 -
籍梦瑶  ______ 亲,套公式不是好方法,重点是理解,要理清异同,三者都有向心力,但地球表面有支持力,周期与同步卫星一样,所以同步卫星高度一定,其他与近地卫星一致,从最基本的原理出发总是正确的

18578735330:   关于高中物理万有引力那块有个公式不懂,大家帮我看看 -
籍梦瑶  ______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18578735330:   请问为什么所有同步卫星都要在赤道平面内?请用高中的公式来说明,谢谢!
籍梦瑶  ______ 同步卫星首先就是要和地球自转保持相同的角速度才能叫同步卫星. 所以只有在地球的引力为向心力的情况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一个模型比划以下,你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