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问题好难,怎么作答呢? 行程问题,怎么解答?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09

一、考情分析

       无论是从题型种类数还是从出现频率来看,行程问题不得不说是数学运算中第一大题型。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十分常规,考生需要对每种题型的解法了如指掌,这样不单单是对行程问题的得分大有帮助,对其他题型也容易触类旁通。

二、解题方法

     (一)基础行程问题

       已知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该类型题目比较简单,举一道例题说明。

       例题1:A、B两地相距100公里,甲以1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前往B地。6小时后,乙开摩托车从A地出发驶向B地。问为了使乙不比甲晚到B地,摩托车每小时至少要行驶多少千米?

      A.24   B.25   C.28   D.30

     【答案详解】此题为典型的行程问题。路程为100公里,甲车速度为10千米/小时,则甲车时间为100÷10=10小时;乙车时间不多于10-6=4小时,而路程依然是100公里,则乙的速度不低于100÷4=25千米/小时。

(二)平均速度问题

       平均速度问题一般是指存在多个过程,每个过程物体移动速度不相同,最终求物体全程平均速度的问题。这类问题最常见的是时间相同和路程相同两种情况。

(三)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是研究相向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一般可以描述为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问题的核心是“速度和”问题。

基本公式:

相遇时间=路程÷(速度1+速度2) 

速度和=速度1+速度2 = 路程÷相遇时间 

路程=(速度1+速度2)×相遇时间 

核心要点

       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时间

       追及问题:路程差=速度差×时间

       行程问题一般要通过数形结合进行快速求解,常见的解法包括列方程,比例法等。常考的题型包括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

水静云舒2010-06-17写于百度空间《数量关系中行程问题常用公式汇总》http://hi.baidu.com/gwyks/item/53b991c01df66e2fee4665b9

祝你好运了



学会用正反比例

这类行程问题很简单

比例思想是考生在做题过程中常常会用到的一种思想,也是行测数量关系部分的重点考察内容,比例问题的难度属于中等偏上,相对于列方程求解这类常规方法而言,如果能巧用正反比,在行程问题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通过两个例题带大家体会如何利用正反比巧解行程问题。

例1.一战斗机从甲机场匀速开往乙机场,如果速度提高25%,可比原定时间提前12分钟到达;如果以原定速度飞行60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1/3,可以提前5分钟到达。那么甲乙两机场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A、750  B、800  C、900  D、1000

【答案】C。解析:第一次提速前后速度比4:5,则时间比为5:4,差了一份,相差12分钟,则原速走完全程需要1小时,即60分钟。第二次提速前后速度比为3:4,则时间比为4:3,差5分钟,即原来的速度走完后面的路程需要20分钟;可得原速走600千米需要60-20=40分钟,则原速为600千米÷40分钟=15千米/分钟,则全程为15千米/分钟×60分钟=900千米,故选择C选项。

列方程求解是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常规思路,但是在行程问题中列方程则比较繁琐,而比例法的好处在于摆脱方程的束缚,利用正反比,可达到快速求解的目的。

例2.一个小学生从家到学校,先用每分钟50米的速度走了2分钟,如果这样走下去,他上课就要迟到8分钟:后来他改用每分钟60米的速度前进,结果早到了5分钟,求这个学生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

A、1200  B、3200  C、4000  D、5600

【答案】:C。解析:V1=50,前2分钟走了100米,改变速度后V2=60,因为后一段路程两者走的距离相等,路程一定的时候,速度和时间成反比。

因为V1:V2=5:6,在速度提升之后,t1:t2=6:5,从慢8分钟到快5分钟,增加了13分钟,1个比例点对应13分钟。如果以50米/分钟的速度来走剩下的路程,应该走6个比例点,需要13×6=78分钟,

故S=78×50+100=3900+100=4000。

如果以60米/分钟的速度来走剩下的路程,应该走5个比例,需要13×5=65分钟, 

故S=65×60+100=3900+100=4000.故答案为C。

上面两个例题通过合理使用正反比能很快的求出正确答案而在行测考试中时间是最宝贵的,可以说时间就是生命,能够快速而准确的解题就是致胜的关键!

公务员考试每日一题强心记还会为大家梳理更多的公考知识!



多做题目,多讲究做题方法。



一一起走到来说我是

解答行程问题时注意什么?~

解答行程问题,一般都要有路程、速度、时间三种量中的任意两个量。但是,在一类竞赛题中,往往只有 时间这一种量,根本不明示两个运动体的相向相遇,或者同向追及是在多少路程中发生的,因此,给解题增加 了一定的难度。


如果在解答的过程中,能根据题意恰当地设某段路程为单位“1”,以此为尺子,来度量两个或几个运动 体在不同的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的长短,这样,就能使数量关系明朗化,就能驾轻就熟,将问题化难为易。
例1 甲、乙、丙三人各以一定的速度,从A地到B地,丙出发5分钟后乙才出发,乙用25分钟追上丙 ;甲又比乙晚出发5分钟,经过40分钟才追上丙。甲出发后,需用多少分钟才能追上乙?
解 设乙追上丙所走的这段路程为单位“1”,则 乙每分钟能行这段路程的1/25;丙每分钟能行这 段路程的1/(25+5)=1/30;
根据“丙出发5分钟后乙才出发”、“甲又比乙晚出发5分钟”,则甲比丙晚出发10分钟。因此,当甲 出发时,丙已行驶了这段路程的1/30×10=1/3。甲追上丙,比丙多行了这段路程的1/3,花了4 0分钟。根据追及问题的关系式,可知甲比丙每分钟多行这段路程的1/3÷40=1/120。因此,
甲每分钟能行这段路程的1/30×(5+5)÷40+1/30=1/24。
通过所设的乙追上丙所走的这段路程为单位“1”,已推出了甲和乙速度之间的关系,因而甲追上乙所需 的时间就可知是
(1/25)×5÷(1/24-1/25)=120(分)
例2 某人沿公路骑自行车匀速前进。他发现这一公路上的公共汽车,每隔20分钟就有一辆车超过他, 每隔12分钟就有一辆车和他迎面相遇。如果这路车的两个车站,都以间隔相同的时间发一辆车,那么,每隔 多少分钟发一辆车?
解 由于两个车站都是以间隔相同的时间发车,所以在这两个车站间的这段公路上,不论是什么时刻,同 向行驶的所有车辆,两车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如果把这两车间的间距设为单位“1”。题中“每隔20分钟 就有一辆车超过他”,即自行车和汽车同向前进,汽车比自行车多行一个“间距”,需20分钟,也就是每分 钟汽车比自行车多行“间距”的1/20(速度差);“每隔12分钟就有一辆车和他迎面相遇”,同样可知 ,自行车和汽车在一分钟内,能共行“间距”的1/12(速度和)。
已知自行车和汽车在1分钟内的速度的“和”与“差”,由和差问题的关系式,可知汽车每分钟能行“间 距”的(1/20+1/12)÷2=1/15。
因此,这路车发车的间隔时间为
1÷〔(1/20+1/15)÷2〕=15(分)
例3 甲骑自行车到城里去办事,走后,乙发现他忘了一物,立即骑摩托车去追,乙追了15分钟还没追 上,连忙问路旁的人,路旁的人回答说:“甲在20分钟前经过这里。”乙看看手表,这时离甲出发时间一小 时。乙需再行几分钟就能追上甲?
解 “乙追了15分钟还没追上”,如果把乙追甲这15分钟所行的这段路程看作单位“1”,那么乙每 分钟可行这段路程的1/15。由题中条件可知,甲已出发一小时,并在20分钟前经过这里,说明甲走这段 路程花了60-20=40(分)钟,可知,甲每分钟能行这段路程的1/40,并且还可以推知,当乙询问 路旁人时,乙还距甲的路程是这段路程(单位“1”)的1/40×20=1/2,根据追及问题的关系式, 可以求得乙还需多少分钟才能追上甲,因此,本题的综合算式是:
1/(60-20)×20÷〔1/15-1/(60-20)〕=12(分)
这类题,单位“1”的确定,关键是确定一个与诸多因素相关联的可比量。这类题同样可以有多种解法, 不过从确立单位“1”这个角度来解答,一方面与小学生知识联系紧密,轻车熟路,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 在根据条件确立单位“1”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解:乙的速度为x,则路程为20x
根据题中条件,可知
相遇时两车用的时间为
20x/(105+x)
105×20x/(105+x)=(1+1/4)x×20x/(105+x),
105=(1+1/4)x,x=84
乙的速度为84千米/时
84×20=1680千米
两地相距1680千米


#闫卷侨# 奥数 行程问题 超难 -
(17188888159): 首先,假设第一圈时,甲速度v,则乙速度2v/3,可计算第二圈时,甲速度4v/3,乙速度4v/5,假设跑到长s,第一次相遇时甲跑了3s/5,乙跑了2s/5,从甲跑完第一圈(时间s/v)到乙跑完第一圈(时间3s/2v)时间间隔为s/2v,所以这个时间里甲已经开始跑第二圈,距离2s/3,从这时开始,可以认为甲乙在s/3长的跑道上相向而行,第二次相遇时,乙跑了3/8*s/3=s/8,所以,甲乙两人第二次相遇距第一次相遇点3s/5-s/8=19s/40,又有甲乙两人第二次相遇距第一次相遇点190米,所以s=190/(19/40)=400米=0.4千米

#闫卷侨# 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要点概括 -
(17188888159): 关键是:速度乘以时间等于路程的数量关系的灵活运用

#闫卷侨# 超级难的行程问题及奥数,麻烦各位大侠解决一下.请写出详细过程(不要方程).Thank you very much! -
(17188888159): (1)甲说谎了,乙和丙没有说谎;(2)由题目知狗追了48米时,兔子跑了24米,即兔子跑的路程只有狗的一半.所以再追12米时,兔子只跑了6米,于是追上了;(3)需要8小时,56/(5+6-4)=8小时;(4)7倍.因为汽车与自行车同向行驶10分钟和自行车与人相向行驶10分钟路程一样,所以汽车速度-自行车速度=自行车速度+步行速度,所以汽车速度为步行速度的7倍;(5)6倍.下午两点车出发,2.40到达学校,用了40分钟,而车辆往返需要1小时,即车走了总路程的2/3,劳模走了1/3,,劳模用了1个小时走了1/3路程,而车用半小时走完全程,所以车速度是劳模的6倍.

#闫卷侨# 一道很难的行程问题 高手帮我 -
(17188888159): 解:设乙车行驶一周需要x小时,x-4=1/(1/3+1/x) x-4=3x/x+3(x-4)(x+3)=3x x^2-4x-12=0(x-6)(x+2)=0 x1=6,x2=-2(舍) 答:乙车行驶一周需要6小时.

#闫卷侨# 六年级的小学生怎样提高做行程问题的应用题? -
(17188888159): 首先是画图分析!这个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型结合.再次,要了解行程问题的几个基本公式,就是想办法往公式上去靠拢,当然这要老师的教学理念深化到学生,题目不提倡多做,关键是理念清晰就OK了!

#闫卷侨# 好难的行程问题... -
(17188888159): 解:设甲原来速度为x,乙为y.8(x+y)=6(x+2+y+2) x+y=128x+3=6(x+2) 8x-3=6(x+2) x=4.5 x=7.5 因为甲的速度大于乙,所以甲的速度是7.5千米每时.

#闫卷侨# 行程问题,高难度,高手解答,要过程,好了加分
(17188888159): 设圆周长为x,a的速度为y/分 则b的速度为(7x/15-y)/分 则在a加速时,b在15分钟内跑了15*(7x/15-y) 那么a在15分钟内跑了: y+(y+6)+(y+2*6)+....+(y+14*6) =15y+6*(1+2+...+14) =15y+6*(14+1)*14/2 =15y+630 而在15分钟内,a,b共同跑的路程为15x 所以有: 15x=(7x/15-y)*15+15y+630 简化上式可得: 2x=630 即x=315米 那么圆周的直径为: d=315/3.14 约等于100米

#闫卷侨# 一道很难很难的行程问题!!!!! -
(17188888159): 如果没算错的话应该距甲地450千米 从甲到乙,每行90千米休息一次,那么行走了450千米后正好休息第5次,此时离乙地500千米;从乙到甲,每行100千米休息一次,那么行走500千米后正好到达刚才休息的地点.

#闫卷侨# 路程问题,好难啊!!! -
(17188888159): 设甲的速度为V甲,一的速度为V乙 则有10(V甲+V乙)=V甲+1060=V乙+1030 后面相信你能做了吧

#闫卷侨# 很难的行程问题,请教了 -
(17188888159): 这个问题关键是:既然在终点相遇,可以假设认为甲乙速度相同,而实际上乙比甲早出发2/3小时,所以乙2/3小时所走的路程抵消了甲和乙的速度差,故:甲的速度=10/(2/3)=15 KM/H 乙的速度=15-10=5 KM/H然后经过3小时两人相遇后又相距50KM,也就是3小时甲和乙合走了一个路程+50KM,故:AB路程 = (甲速+乙速)*3-50=10 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