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的最后一段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表达含蓄,意义深刻。

第五部分为最后一段,斥责那些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再一次赞美白杨树。作者把“贵族化的楠木”与“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进行对比,一“那”一“这"表现出界线分明的爱憎。结句再次点题,回应开头,简洁有力。

象征手法的运用

作者以白杨树象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歌颂他们团结战斗、不屈不挠、坚持抗战到底的崇高精神和坚强意志。

如这篇作品单是为写白杨树而写白杨树,自然也不失为一篇描写风物的佳作,但格调却要低得多。此文的成就,是与作者采用了象征手法,使文章寓有了更深的意义。



~


#广亭冠# 文章结尾如何写 -
(15546113667): 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选择结尾的方法,也必须...

#广亭冠#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怎样逐层深入地来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的 -
(15546113667): 第一段破题,直抒胸臆.“礼赞”,崇敬而赞美;“不平凡”,是礼赞的原因.起始峭拔有力,赞美之情破空而来. 第二段描写高原景象,述说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粗线条勾画,着眼于色彩,“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概述高原特色,辽阔平...

#广亭冠# 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有甚么区别? -
(15546113667): 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 一、针对对象不同: 1、写作方法,针对写作对象本身来、反映的事件本身. 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2、修辞手法,针对文中的语言. 修辞...

#广亭冠# <白杨>的结尾作者运用啦()()的写作方法 -
(15546113667):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广亭冠# 《白杨礼赞》结尾写楠木有什么作用 - 作业帮
(15546113667):[答案] 作者之所以在此写楠木,其实是把楠木和白杨树对 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 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呼应篇首.

#广亭冠# 白杨文中运用怎样的写作手法 - 作业帮
(15546113667):[答案] 本文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借物喻人:用一种物品的精神来比喻有同样精神的人.

#广亭冠# 有人说白杨礼赞中的最后一段的意思与四个排比反问句的意思重复,可以不要,你怎么看 - 作业帮
(15546113667):[答案] 作者在一连串的反问句以后,又再加上一段,以肯定的语气,总结了前两段的主要思想.一再着重地提出白杨树“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并且补充说明了那种“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也就是“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在反问句...

#广亭冠# 课文《白杨礼赞》第7段最后四个句子的作用是什么? - 作业帮
(15546113667):[答案] 逐层深入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广亭冠# 白杨礼赞第七段连用了四个( ),同时也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白杨树的 - 作业帮
(15546113667):[答案] 白杨礼赞第七段连用了四个(反问 ),同时也用了(排比 )的修辞手法,写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广亭冠# 本文主要是礼赞白杨树,那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要写楠木 - 作业帮
(15546113667):[答案] 是说《白杨礼赞》吗? 作者把“贵族化的楠木”与“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进行对比,一“那”一“这"表现出界线分明的爱憎.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楠木),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谐调和完整.结句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