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整理概念。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的整理,有谁知道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4
五年级下学期的数学概念
1. 沿中心线对折,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对称图形。
2. 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
3. 连接对应点的连接线是互相垂直的。
4. 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5.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6.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他本身。
7.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8.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他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9.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0.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11.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12.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13.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4.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15.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6.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7. 质数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8.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19.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0.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1. 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22. 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23.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4.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5. 长方体没盖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6.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任意一个面积×6)
27. 正方体没盖的表面积=棱长×棱长×5
28.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9.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写成cm3,dm3 ,m3
30.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31. 长方体体积(容积)=长×宽×高 V=abh
32. 正方体体积(容积)=棱长×棱长×棱长 V=3a
33. 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V=sh
34. 1dm3=1000 cm3 1 m3 =1000 dm3
35. 1L=1000ml 1L=1 dm3 1ml=1 cm3
36. 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37. 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38.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
39. 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40. 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41.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42.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43. a÷b=b分之a b≠0
44.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45.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像 , ,……这样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46.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分数大小不变。
47. 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48.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9.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50.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51. 6、12、18••••••是3和2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6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52.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分母分数,叫做通分。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53.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能化成有限小数,它的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和5。
54.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分母不同的分数,要先通分才能相加减。
55. 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
56.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57.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数或几个数最多,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58.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只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59. 复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分析两组数据的差别。

Obey the maths book ,YOU'd better work out by yourself.

网上自己找!

五年级下学期所有数学概念~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概念 第一单元: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的方法:
(1) 找出原始数据的范围,最大、最小各是多少;
(2) 根据统计的需要和数据范围的具体情况,把数据的范围划分成几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 排列编制成表;
(3) 统计各组中的原始数据的数目,填写统计表。 第二单元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长方体是由 6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 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 6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12 条棱可以分为 3 组,第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正方体是由 6 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个面)正方体的也有 12 条棱,它 (6 们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也有 8 个顶点。 正方体和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 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 6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 棱长 1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厘米。● 棱长 1 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分米。● 棱长 1 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米。●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 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 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10 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100 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1000 ● 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常用容积单位是升和毫升● 1 升=1000 毫升 1 升=1 立方分米 1 毫升=1 立方厘米 第三单元 ●整数 a 除以整数 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 a 能被 b 整除(也 可以说 b 能整除 a) ●如果数 a 能被数 b(b≠0)整除,a 就叫做 b 的倍数,b 就叫做 a 的约数(或 a 的因数) 。倍 数的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 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自然数分为偶数和奇数。因为 0 也能被 2 整除,所以 0 也是偶数。● 个位上是 0 或者 5 的数,都能被 5 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 3 整除,这个数就能被 3 整除。和● 一个数,如果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 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00 以内的质数表: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 个合数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先用一个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通常从最小的开始)去除, 得出的商如果是质数,就把除数和商写成相乘的形式;得出的商如果是合数,就照上面 的方法继续除下去,直到得出的商是质数为止,然后把各个除数和最后的商写成连乘的 形式。●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 约数。● 公约数只有 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一般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 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在除的过程中,有时也可以用两个数的公约数去除。●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就是 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 倍数。●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般从最小的开始), 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第四单元●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 1 来表示,通 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 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分数可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 在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 要用除数作分母, 被除数作分子。 在整数除法中,除数不能是 0。在分数中分母也不能是 0。● 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 1。●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 1 或都等于 1。 ● 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者带分数,要用分母去除分子。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不 能整除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整数(0 除外)可以化成分母是 1,2,3,4,5,…的假分数。● 把整数(0 除外)化成假分数,用指定的分母(0 除外)作分母,用分母和整数(0 除外) 的乘积作分子。●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用分母和整数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的 和作分子。●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 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注意:约分时尽量用口算,一般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 除外)去除分数的分子和分 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为了比较分数的大小或者进行计算,有时需要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母不同的分数 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的一般方法是: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 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 1 后面写几个 0 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 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化小数,可以直接去掉分母,看分母中 1 后面几个 0, 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分母不是 10,100,1000. …的分数化小数,要用分母去除分子;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 的,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 2 和 5 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 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 2 和 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第五单元● 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除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 个加数的运算.●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一、分数乘法、分数除法
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
3. 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2)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4. 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
(1)一个数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2)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3)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5. 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比如1/2的倒数是2,2的倒数是1/2,这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6. 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也可以用解方程。
二、分数的混合运算
1.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运算定律:
(1)乘法分配律:
(2)乘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
运用运算定律可对分数的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运算。
三、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和容积
1. 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2.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宽高都相等)
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5.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6.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前后面的面积=长×高;左右面的面积=宽×高;上下面的面积=长×宽
7.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8.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9.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10.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四、百分数
1.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
写作22%,读作:百分之二十二
2.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再加上百分号。
(2)百分数化小数:去掉百分号,百分号前的数的小数点向左移两位。
3. 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1)分数化百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得的商再化成百分数。或者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2)百分数化分数: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4.优秀率=优秀人数÷总人数
5.及格率=及格的人数÷总人数
6.合格率=合格的产品数÷产品总数
7.出勤率=出勤人数÷总人数
8.命中率=命中次数÷总次数
9.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种子总数
10.成活率=成活的棵数÷种植的总棵数
11.出粉率=面粉的重量÷小麦的重量
12.出油率=榨出的油的重量÷花生仁的重量
五、统计
1.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地各种数量的多少,并且方便进行比较。
2.扇形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各种量分别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3.折线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4.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5.把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中间的数叫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6.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这组数据的众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公式
一、分数乘法、分数除法
1. 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
3. 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4)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5)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4. 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
(1)一个数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2)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6)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5. 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比如1/2的倒数是2,2的倒数是1/2,这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6. 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也可以用解方程。
二、分数的混合运算
1.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运算定律:
(1)乘法分配律:
(2)乘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
运用运算定律可对分数的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运算。
三、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和容积
1. 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2.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11.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宽高都相等)
12.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13.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14.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前后面的面积=长×高;左右面的面积=宽×高;上下面的面积=长×宽
15.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6.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17.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18.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立方厘米
19.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20.相邻的的体积单位之间的互化

低级单位 高级单位
21.计算物体的体积用体积单位,计算液体、气体的体积一般用容积单位。
2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23.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24.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四、百分数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
写作22%,读作:百分之二十二
2.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再加上百分号。
(2)百分数化小数:去掉百分号,百分号前的数的小数点向左移两位。
3. 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1)分数化百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得的商再化成百分数。或者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2)百分数化分数: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13.优秀率=优秀人数÷总人数
14.及格率=及格的人数÷总人数
五、统计
1.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地各种数量的多少,并且方便进行比较。
7.扇形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各种量分别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8.折线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9.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10.把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中间的数叫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11.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这组数据的众数。


#驷沾湛# 小学数学五年级的知识点有哪些? -
(18287029763):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概念综合 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通常情况下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关系的量,如果盈利用正数表示,那么亏损就用负数,如果高于海平面用正数表示,那么低于海平面用负数表示.水...

#驷沾湛#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整理与复习怎么做 -
(18287029763): 1、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遗留问题的解决方案,注意切实执行,不要停留在形式上. 2、把你曾错过的内容集中起来复习,如果你有错题本的话就会很方便. 3、把你这段学习过的概念、内容做一次大的总结,如果你能自己很好地默写出来的话就算总结完成了. 4、检验复习的标准:对所学过的内容就好比写自己的名字一样轻松. ——节选自赵雨林《学会跟孩子说话》

#驷沾湛#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 -
(18287029763): 最少可花6分钟通知到每一个人(第一次花1分钟通知第一个人,第二次两人同时打电话通知两个人,第三次四人同时打电话通知四个人、、、、、、、)

#驷沾湛# 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回顾整理怎么写要写出所有的知识点, - 作业帮
(18287029763):[答案] 园的组成 1圆心:圆的中心叫圆心,用字母O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2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r表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3直径: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字母d表示,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

#驷沾湛#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18287029763): 因数,倍数,公因数,公倍数,通分,约分,统计知识等

#驷沾湛#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总结(注意、人教版) -
(18287029763): 五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单元 图形变换 归纳重点知识 轴对称 轴对称的意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两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这两个图形的对称轴.两个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

#驷沾湛#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部) -
(18287029763): 数学概念整理: 整数部分: 十进制计数法;一(个)、十、百、千、万……都叫做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驷沾湛# 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回顾整理怎么写 -
(18287029763): 园的组成 1圆心:圆的中心叫圆心,用字母O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2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r表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直径: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字母d表示,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同一个圆中的半径相等, 直径也相等,且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

#驷沾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五年级的概念总结
(18287029763): 小学数学四年级前四个单元知识点总结 1、路程速度时间公式:s=vt v=s÷t t=s÷v 2、正方形周长公式:C=4a 3、正方形面积公式:S=a2 4、长方形周长公式:C=2(a+b) 5、长方形面积公式:S=ab 6、加法交换律:a+b=b+a 7、加法结合律:a+b+...

#驷沾湛# 小学数学三至六年级知识点 -
(18287029763): 找了几个版的 苏教:(一)、数和数的运算(20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4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