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效应在教育中的应用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一个实验。他从一所学校的一至六年级中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各个班的班主任,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但其实,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选出的。8个月后,他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这是因为,老师们会对那些上了名单的学生有更高的期望,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只要那些学生有一些出色的表现,老师们就会得到强化,心想,没错,他们的确很优秀,从而更加关注他们。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一方的情感和期望可以引起另一方微妙而深刻的变化,这就是「期望效应」。

因此,「期望效应」也被叫做「罗森塔尔效应」或是「皮格马利翁效应」,揭示了期望在人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的确,回想在学生生涯中,老师往往对成绩较好的同学寄予大的期望,反过来成绩优秀者在老师的期望中获得更大的自信,表现也会变得更好。而那些成绩稍差的同学,往往被老师形容成“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烂泥扶不上墙”,就可能导致学生的自我认知变成:反正我都是差生,不学就不学了呗!

教育中应该如何应用期望效应呢?对于家长、还是老师来说,都应该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

首先,要转变观念,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充分信任自己的学生、孩子,对他们的未来要充满信心。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从唯分数论去打压自己的孩子。最近《小舍得》的爆火也正是反映出当今社会的普遍焦虑,但除了焦虑,我们还要有所思考!

其次,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努力去挖掘他们的潜力。从优点出发鼓励他们,引导他们,期望效应会更加显著!

孩子的确有聪明与不聪明之分,智力的开发也有早有晚。这跟遗传、环境、教育等各方面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其实,聪明与不聪明是会互相转变的。有些孩子依仗自己有个能使小聪明的脑袋,往往就放松了学习,甚至不好好学习,这样,小聪明的脑袋就变成一个“笨”的因素。

另一种情况却恰恰相反,有的孩子本来较笨,由于加强教育,加强辅导,并鼓励他勤奋、拼搏,这样,原本的“笨”却变成了聪明的开端。

不管怎样,善用期望效应,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


#夔绍梦# 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19232162407):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提出.他们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

#夔绍梦# 教师实现积极期望效应的条件 -
(19232162407): 教师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 期望效应 这个效应源于古希腊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希腊雕刻家皮格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丽少女,并希望少女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真人.他的真挚的爱感动了爱神阿劳芙罗狄特,爱神赋予了少女雕像以生命,最终皮格马利翁与自己钟爱的少女结为伉俪.后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林塔尔等人为首的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一系列研究,实验证明,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老师对其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由于在教育界被教师广泛应用,所以又称为“教师期望效应”.

#夔绍梦# 期望效应中,老师为什么会产生对学生在学业上的表现的错误预期 -
(19232162407): 一、教师期望效应的含义 教师期望效应指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一是强化学生原有的某些特性,二是诱发某些过去所没有的行为[2].教师期望有两种效应:正效应是教师对学生的

#夔绍梦# 谈谈“戴高帽子”的心理学意义所在,对班主任工作有什么启示? -
(19232162407): 帽子有多高,人的眼界因仰望而被“引伸”有多远…… 所谓“志存高远”,就是因为高远处有顶自己心灵中羡慕并想得到的帽子. 在教育心理学中,这种作法被称为期待效应.也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希...

#夔绍梦# 如何使缺乏上进心的一个人充满干劲?
(19232162407): 让他看到希望,在给他定目标时,就像是摘树上的苹果,不要要求他摘最顶上的,而是摘离他最近的,一伸手够到了,他会很有满足感,那种成功后的喜悦不是奖金能带来的.

#夔绍梦# 关于“期望效应” -
(19232162407): 期待效应,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通常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一方充沛的感情和较高的期望可以引起另一方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夔绍梦# 教师期望效应的过程 -
(19232162407): 教师期待效应的产生过程 布罗菲和古德(Brophy,J·E.&Good,T·L,1970)提出的下述模式表明了期望传递过程在课堂中是怎样进行的情况: 1.在学年之初,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与成就作出许多有区别的期望; 2.与这些有区别的期望相一致,教...

#夔绍梦# 为什么人总要有期待? -
(19232162407): 就像歌词里唱的——“期待、期待你发现我的爱”;期待遇到对的人,期待自己考试能顺利通关,期待能被被人理解自己……;可是我们所期待的与现实都会有出入,很多我们所期待的都会落空;为什么我们所期待的都会落空?你的期望仅仅是...

#夔绍梦# 皮格马利翁效应和罗森塔尔效应分别是什么? -
(19232162407): 皮格马利翁效应和罗森塔尔效应实际上是同一种期望效应,只是有不同的命名.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期望效应.这种效应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于1968年通过实验发现.实验中,教师对某些学生给予更高的期望,一段时间后,这些学生的学业成绩比其他学生有明显提高.这个效应的来源是希腊神话中的皮格马利翁故事,故事中皮格马利翁对雕塑的热爱最终使得雕塑的美妙成为现实.因此,皮格马利翁效应和罗森塔尔效应都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在学生的学习成绩等方面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会带来积极的变化.

#夔绍梦# 现实中有什么关于期望效应的例子?
(19232162407): 期望效应在现实生活里,许多人迷信于星座,属相来测试人的命运,性格,迷信于某某智力商数量表测量孩子的智力等.面对这种现象,不能以简单的唯心主义,鬼神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