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仁人"是怎样一种人?为什么作者要"求古仁人之心"?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首先应当明确什么是“古仁人之心”。“古仁人之心”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具体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即先人后己的济世思想。因为世风日下、世态炎凉,作者自然不愿颓废,就求古仁人之心

所谓古仁人:
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孔子:包含着爱惜劳动者的观点。如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又说:“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再如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并对“五者”作了解释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他把对众人宽,对被使人惠也包括于“仁”中。

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不问世俗!)

孟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仁政”和“王道”思想

古仁人应具备:温、良、恭、俭、让

品德高尚,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为什么作者要"求古仁人之心"?
因为在他那个时代他认为没人能理解他的政治抱负。

仁人志士
【解释】: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古仁人就是那些能以天下为己任,胸怀天下,不仅关注自我的修养,更关注天下苍生。

古仁人是怎样一种人?作者为什么要求古仁人之心?~

首先应当明确什么是“古仁人之心”。“古仁人之心”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具体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即先人后己的济世思想。因为世风日下、世态炎凉,作者自然不愿颓废,就求古仁人之心

这种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就替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就为君主担忧。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而绝不会像文中的“迁客骚人”那样以物喜以己悲(即因为才春秋之景而喜或悲)。这是作者对迁客骚人思想的批判和否定。
作者写此篇文章的目的有二,除了第一段所交代的为了滕子京(的叮嘱)之外,更重要的是传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因此作者探究古仁人之心的目的当然是:对滕子京和作者范仲淹自己的勉励,希望他们二人像古仁人那样的旷达胸襟,更希望自己能实现自己“先天下后天下”的远大的政治抱负。


#皮李咱# 用原文句子 作者心目中古仁人是什么样的人 -
(19625912734):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皮李咱# 古仁人、或异二者之为、的原因是什么?急!!!!!!!!!!!!! -
(1962591273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两句对偶句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不以外物的变化和自己的得失来左右自己的快乐或悲伤"

#皮李咱# 古仁人到底是指什么人 -
(19625912734): 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皮李咱# 岳阳楼记题后问题1、“古仁人”是怎样意中人?作者为什么要求古仁
(19625912734): 1.岳阳楼记中的古仁人是指和作者一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代圣贤. 作者追求古仁人之心是为了自比,借古人表达自己的人生志愿和目标 2.作者依靠对岳阳楼周围景观的描写和登楼者的心态进行结合,再将登岳阳楼这件事相互连接从而达到由事入景再入情. 3.答案为C项.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C项“先天下之忧而忧”中“而”的意思并不是转折连词“然而”,应该是表示顺承的连词,可以译为“就”.

#皮李咱# 岳阳楼记古仁人指怎样的人 -
(19625912734): 古代品德高尚的人 只是泛指,没有特定的人物

#皮李咱# 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为什么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19625912734): 文章的人物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作者的观点看法,具有主观性. 作者议论古仁人,要表现文章主旨或是表达自己的观点、理想抱负,具有社会意义.这已不单单是一个人物形象了

#皮李咱#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的“古仁人”,他指的是那些人? -
(19625912734): 古代品德高尚的人只是泛指,没有特定的人物

#皮李咱# 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为什么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
(19625912734): 文章的人物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作者的观点看法,具有主观性. 作者议论古仁人,要表现文章主旨或是表达自己的观点、理想抱负,具有社会意义.这已不单单是一个人物形象了

#皮李咱# 古仁人是怎样的人 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
(19625912734): 我觉得文中的一个结尾,应该是升华主题的一个行为,而且表达了他的一个中心思想.

#皮李咱# 《岳阳楼记》中的“古仁人”,作者用途何在文中的“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那作者为何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 作业帮
(19625912734):[答案] 为的是提高自己,我觉的是有这种人出现的,因为政治坎坷,在宋代之前,就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隐士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