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向心加速度怎么推导 高中物理中向心加速度的公式该如何推导?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如图甲,一质点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A点到B点的切线,即线速度Va和Vb,其大小相等。则向心加速度a就是由Vb到Va线速度的单位变化矢量。方法:如图乙,平移矢量Va,使其起点与B点重合,则矢量△V=矢量Vb-矢量Va(即转过某一弧度时线速度的改变量),设矢量Va与Vb的夹角θ就是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所转过的角(用弧度制表示)。
 又如图丁(圆O的一部分,即扇形,OQ=OP=r,同时有弦PQ和弧PQ),设θ为OQ与OP夹角的弧度数(其实是数学上这个角对应的弧长与圆半径的比值,即弧PQ :半径r的值,如一弧度≈57.3°)那么我们知道 X·Y/X=Y,则弧PQ的长度可以表示为“半径r·弧PQ/半径r”即弧长=半径×对应弧度。 当夹角θ很小很小时,可近似认为弧PQ=弦PQ,也就是说弯曲的弧长与笔直的线段长度几乎一样,这就为后面的求△V提供了依据。
 回到图乙,如图当OB,OA之间的夹角(等于Vb与Va的夹角)很小很小时,那么对应的△V就很小很小了,并且以B为顶点,母线长为Va(或Vb)的扇形中由A点到B点所扫过的弧△V就可近似等于弦△V,即根据图丁作介绍的,若把图丁中的半径r看做线速度Va(或Vb),弧长=半径×对应弧度(也就是先前的V=ω·r)用在图乙中就是弧△V=△V=线速度(视为半径r)×弧度θ(弧△V与可视为圆半径r的线速度Va或Vb的比值)   而当△V这个量小到单位时(即一秒钟内△V的量),那么这个△V就是我们所说的向心加速度a,向心加速度a=△V/△t,而弧△V=弦△V,所以向心加速度a=弧△V/△t。  
 首先弧度θ是质点经过某一时间(△t)做圆周运动所转过的角度的弧度数,则角速度ω=θ/△t,表示一秒钟内转过的弧度数,即弧度θ=ω·△t,① 并且△V=弧△V=向心加速度a×△t。②   再根据弧长=半径×对应弧度,弧△V=△V=线速度V×弧度θ(如图丙,当θ小到一定程度时,弧△V=△V,小到单位弧度时就存在这样的关系)再根据①②两式,得出向心加速度a×△t=线速度V(这个矢量的大小始终不变)×角速度ω·△t,同时除去等式左右的△t,于是最终化简为:   向心加速度a=线速度V×角速度ω,即a(n)=ω·V,还有a(n)=ω2·r,a(n)=V2/r等等 都是根据此式以及V=ω·r推理出来的。

高中物理向心加速度怎么推导~

如图甲,一质点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A点到B点的切线,即线速度Va和Vb,其大小相等。则向心加速度a就是由Vb到Va线速度的单位变化矢量。方法:如图乙,平移矢量Va,使其起点与B点重合,则矢量△V=矢量Vb-矢量Va(即转过某一弧度时线速度的改变量),设矢量Va与Vb的夹角θ就是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所转过的角(用弧度制表示)。
 又如图丁(圆O的一部分,即扇形,OQ=OP=r,同时有弦PQ和弧PQ),设θ为OQ与OP夹角的弧度数(其实是数学上这个角对应的弧长与圆半径的比值,即弧PQ :半径r的值,如一弧度≈57.3°)那么我们知道 X·Y/X=Y,则弧PQ的长度可以表示为“半径r·弧PQ/半径r”即弧长=半径×对应弧度。 当夹角θ很小很小时,可近似认为弧PQ=弦PQ,也就是说弯曲的弧长与笔直的线段长度几乎一样,这就为后面的求△V提供了依据。
 回到图乙,如图当OB,OA之间的夹角(等于Vb与Va的夹角)很小很小时,那么对应的△V就很小很小了,并且以B为顶点,母线长为Va(或Vb)的扇形中由A点到B点所扫过的弧△V就可近似等于弦△V,即根据图丁作介绍的,若把图丁中的半径r看做线速度Va(或Vb),弧长=半径×对应弧度(也就是先前的V=ω·r)用在图乙中就是弧△V=△V=线速度(视为半径r)×弧度θ(弧△V与可视为圆半径r的线速度Va或Vb的比值)   而当△V这个量小到单位时(即一秒钟内△V的量),那么这个△V就是我们所说的向心加速度a,向心加速度a=△V/△t,而弧△V=弦△V,所以向心加速度a=弧△V/△t。  
 首先弧度θ是质点经过某一时间(△t)做圆周运动所转过的角度的弧度数,则角速度ω=θ/△t,表示一秒钟内转过的弧度数,即弧度θ=ω·△t,① 并且△V=弧△V=向心加速度a×△t。②   再根据弧长=半径×对应弧度,弧△V=△V=线速度V×弧度θ(如图丙,当θ小到一定程度时,弧△V=△V,小到单位弧度时就存在这样的关系)再根据①②两式,得出向心加速度a×△t=线速度V(这个矢量的大小始终不变)×角速度ω·△t,同时除去等式左右的△t,于是最终化简为:   向心加速度a=线速度V×角速度ω,即a(n)=ω·V,还有a(n)=ω2·r,a(n)=V2/r等等 都是根据此式以及V=ω·r推理出来的。

你好,我们来说说向心加速度的公式的几种推导方法:
方法一:(课本上的方法)利用加速度的定义推导(又称矢量合成法):
  如上图所示:设小球在很短的时间t内从A运动到B,在时间t内速度变化为△v,
  因为△OAB∽△BDC(可自己证一下),所以有:△v/v=AB/R
  当t→0时,AB=弧AB
  所以:v=弧AB/t,a=△v/t
  所以a=v²/R
  补充:在矢量合成法中应用三角函数推导:
  如上图所示,物体自半径为r的圆周a匀速率运动至b,所经时间为△t,若物体在a、b点的速率为va=vb=v,则其速度的增量△v=vb-va=vb+(-va),由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其矢量图如图1。由余弦定理可得:(由于公式难于表述,用图片替代)
  可见当θ→0时,α=90°,即△v的方向和vb垂直,由于vb方向为圆周切线方向,故△v的方向指向圆心.因△v的方向即为加速度的方向,可见匀速圆周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圆心,
方法二: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推导(简称运动合成法)
  由于惯性,
小球有离开圆心沿切线运动的趋势,
而细线的拉力却拉着小球向圆心运动。这样小球运动可分解成沿切线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沿半径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设在很短的时间t内,
小球沿圆周从A到B,可分解为沿切线AC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沿AD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一:
  
方法三:利用开普勒第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向心加速度
  设: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以速率v在半径为r的近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
运行周期为T,地球质量为M.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T²/r³=k(k为常量)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Mm/r²
  对于圆周运动的物体有:T=2πr/v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F/m
  联立上述各式有:a=(GMk/4π²)×(v²/r)
  所以:a∝v²/r
——上述三方法自己总结
方法四:曲率圆法
——来自百度贴吧
方法五:类比法:
  设有一位置矢量r绕o点旋转,其矢端由a至b时发生的位移为△s(如图).若所经时间为△t,则在此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v=△s/△t,显然这个速率描述的是位置矢量矢端的运动速率,当△t趋近于零时,这个平均速率就表示位置矢量的矢端在某一时刻的即时速率,如果旋转是匀角速的,则其矢端的运动也是匀速率的,易知其速率:v=2πR/T(1)
  (1)式中t为旋转周期.再如图5是一物体由a至b过程中,每转过1/8圆周,速度变化的情况。现将其速度平移至图6中,容易看出图6和图5相类似,所不同的是图5表示的是位置矢量的旋转.,而图6则是速度矢量的旋转,显然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即
  a=△v/△t
(2)
  由图6可知,这个速度变化率其实就是速度矢量矢端的旋转速率,其旋转半径就是速率v的大小,故联立(1)(2)两式就可得出结论:a=v²/r
  方向的判断:比较图5图6可以看出当△t→o时△v的方向和△s的方向相垂直.故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垂直.


#龚柏河# 高中物理向心加速度怎么求的? -
(17532007351): 要求向心加速度~ 然后就要首先分析好力 把力分解到水平方向 和垂直地面方面~ 然后 用垂直地面方向的力/质量就是 所求的向心加速度~ 前提还是要求力 要分析好力~

#龚柏河# 高中物理加速度的所有基本公式及推导公式 - 作业帮
(17532007351):[答案] a=速度改变量/时间改变量 2aS=V(t)2—V.2 只受重力:a=g 初速度为0:Vt=at 总的来讲:由基本公式(Vt=Vo+at)和(S=Vot+|/2at2)来推导; 向心加速度a: a=V2/R=rw2 F=ma

#龚柏河# 向心加速度公式用那种方法推导最简单? -
(17532007351): (课本上的方法相对说最简单)利用加速度的定义推导(又称矢量合成法):如上图所示:设小球在很短的时间t内从A运动到B,在时间t内速度变化为△v,因为△OAB∽△BDC(可自己证一下),所以有:△v/v=AB/R 当t→0时,AB=弧AB 所...

#龚柏河# 向心加速度的推导 -
(17532007351): 完全可以 考试不会考这个的 这个需要用矢量的变化来解释 即矢量的微分 这部分知识可以作为了解 不用深究 如果感兴趣的话 可以看看大学的普通物理教程 上面有详细的推导

#龚柏河# 向心加速度公式推导中△V=V*θ怎么得到的这是推导过程,简洁明了:设物体做圆周运动,在一段极短的时间t内,转过了圆心角θ,那么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 - 作业帮
(17532007351):[答案] 是这样的,首先,推导过程中物体做的是匀速圆周运动,那么物体的速率是恒定的,当物体转过一个较小角度时,将前后表示速度的箭头平移到同一起点,速度变化量为前后速度箭头的连线,这个三角形为顶角为转过角度的等腰三角形,而因角度很...

#龚柏河# 向心加速度公式推导 -
(17532007351): 尝试从加速度的知识来理解推导: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由于速度是矢量,因此不仅包含速度大小改变引起的特例:直线运动a = (V0-Vt)/t .还包含速度方向改变引起的特例:匀速圆周运动a = ω·V .ω、V分别表示速度方向改变快慢的物理量(角速度)、线速度的大小.公式的推导为:a =ω·V = Δθ·V/t = ΔL·V/r·t = V2/r .其中Δθ、ΔL、t、r分别表示:速度方向的变化量(角度)、速度方向变化量(角度)对应的弧长、方向变化所需的时间、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希望对加速度的知识归纳有所帮助,不知能否完全理解.

#龚柏河#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 - (关于向心加速度) 如何由a=△v/△t 推出a(n)=v的平方/r
(17532007351): 1.合力充当向心力,F=ma 得 mv^2/r=ma v^2/r=a 即得证 这是十分不严密的证法,但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也就要求到这了.... 我奥赛书上还有一种证法,你作为参考把! a(n) =lim(△t--0 )【△v/△t 】 =lim(△t--0 )【v*AB线/△t*r】 =lim(△t--0 )【v*AB弧/△t*r】 =v^2/r

#龚柏河# 高一物理,关于向心力的大小和向心加速度公式的推导…有些字母不知道怎么得出来的 -
(17532007351): 首先,基本表达式是F=ma(这是牛顿第二定律.其次要记住的是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为:a=v^2/r.其它的都是推导而来.根据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的关系,可得到a=ω^r2.将加速度代入牛二定律,其他式子均可得到.

#龚柏河# 高一物理,关于向心力的大小和向心加速度公式的推导…有些字母不知道怎么得出来的大小:F心=mw^2r=mv^2/r加速度:a=F/m=w^2/r=v^2/r不知道这些怎... - 作业帮
(17532007351):[答案] 首先,基本表达式是F=ma(这是牛顿第二定律.其次要记住的是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为:a=v^2/r.其它的都是推导而来.根据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的关系,可得到a=ω^r2.将加速度代入牛二定律,其他式子均可得到.

#龚柏河# 这几个式子怎么互推?高中物理向心加速度 -
(17532007351): v=wr. w是转速.转速等于2pai除以周期T,周期和频率f是倒数关系,最后角速度乘以半径当然等于线速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