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战士们不好意思再藏朱德同志的扁担是因为什么? 《朱德的扁担》中,战士们藏朱德的扁担,是因为什么,表现出了战...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最后战士们不好意来思再藏自朱德同志的扁担是因为朱德同志并没有因为失去扁担后就停止身先士卒的精神,反而是又到老乡那儿买了一根碗口粗的毛竹,自己动手,连夜做起了扁担。

大家看见他又有了一根新扁担,感到十分惊奇,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几分干劲。从此,朱德的扁担的故事传开了。井冈山军民为了永远纪念朱德这种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专门编了一首歌赞颂他:“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扩展资料:

朱德同志的扁担文物来历:

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军民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我要纠正的就是这个字“围”字,不是围剿。在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史中没有“围剿”,只有蒋介石发动湘赣两省的兵力对井冈山进行了三次“会剿”)。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谣,令人情不自禁想起那流传已久的朱德扁担的故事。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一部分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后,国民党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拔掉它。他们在军事上的一、二次“会剿”失败后,又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

为了准备第三次反“会剿”,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地方党组织积极动员群众为山上送粮。挑粮上山也成了红军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朱德经常亲自带领战士们下山挑粮。

朱德的扁担就是那时候朱德挑粮使用过的。“朱德的扁担”,见证了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情怀,这是抗战胜利的保证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德的扁担



朱军长砍来一根大毛竹,用柴刀做了一根又大又扎实的扁担,叫军需处长范树德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大字,从此,他的扁担再也没人“偷”了。

朱德没了扁担,心里很着急,他让警卫员到老乡那儿买了一根碗口粗的毛竹,自己动手,连夜做起了扁担。月光下,他破开竹子,熟练地削、刮、锯,一会儿就把一面黄一面白的半片竹子,做成了一根扁担。为防止战士们再藏他的扁担,就在上面刻了“朱德记”3个大字。

第二天,三星未落,挑粮的队伍又出发了,朱德仍然走在战士们中间,大家看见他又有了一根新扁担,感到十分惊奇,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几分干劲。

从此,朱德的扁担的故事传开了。井冈山军民为了永远纪念朱德这种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专门编了一首歌赞颂他:“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扩展资料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一部分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后,国民党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拔掉它。他们在军事上的一、二次“会剿”失败后,又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

为了准备第三次反“会剿”,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地方党组织积极动员群众为山上送粮。挑粮上山也成了红军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朱德经常亲自带领战士们下山挑粮。朱德的扁担就是那时候朱德挑粮使用过的。“朱德的扁担”,见证了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情怀,这是抗战胜利的保证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德的扁担



这是因为战士们知道了老总的坦荡胸怀,被老总的以身作则、与同志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不好意思再强自违背老总的意愿。

没什么不好意思。战士想让首长多休息一下,但是首长不愿意休息,只能随人愿了呗,很多事情,不能勉强。

为什么大家不好意思在藏朱德的扁担了~

因为朱德在扁担上刻上名字了,刻了“朱德记”3个大字。
《朱德的扁担》讲的是井冈山时期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困难,所需要的食盐、棉花、布匹、药材以及粮食奇缺,筹款也遇到很多困难。
为了解决眼前的吃饭和储备粮食问题,红4军司令部发起下山挑粮运动。朱德也常随着队伍去挑粮,战士们从心眼里敬佩他,但又心疼他。为革命日理万机,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
担心朱德累坏身体,就把他的扁担给藏起来了,朱德没了扁担,心里很着急,他让警卫员到老乡那儿买了一根碗口粗的毛竹,自己动手,连夜做起了扁担。
为防止战士们再藏他的扁担,就在上面刻了“朱德记”3个大字。从此,他的扁担再也没人“偷”了。

扩展资料:
《朱德的扁担》,第一次出现在报章上,是军事记者李普1946年12月4日发表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上的《中国军人的伟大导师--刘伯承将军敬赞朱总司令》:
“井岗山时代,毛主席、朱总司令与战士一同挑柴、担米,总司令之扁担上大书‘朱德的扁担’五个大字,至今传为佳话。”
全国少年儿童都知道这样一根扁担,源于开国上将朱良才为革命回忆录《红旗飘飘》丛书撰写的一篇文章《朱德的扁担》。
朱良才在井冈山做过朱德的通讯员,出主意藏起总司令扁担的就是他。不过,朱良才最初的记忆与李普的记载不同,朱老总在扁担上写下的是“朱德记”三个字。
到了20世纪80年代,另一位井冈山当事人范树德对扁担上的文字给出了新的说法。他在1982年《文史通讯》撰文,提出扁担上的文字既不是“朱德的扁担”,也不是“朱德记”,而是扁担的一端写着“朱德扁担”,另一端写着“不准乱拿”,共八个字。
1928年朱德、毛泽东会师后,范树德任红四军军需处处长,他的回忆自然有权威性。2001年《解放军报》发表了朱良才口述《常想起藏朱德扁担的日子》,认可了范树德的说法。
从5个字、3个字到8个字,体现了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思想品格。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根赫赫有名的扁担却被人盗取了!骂朱德为“大军阀、大野心家、黑司令”的标语一度贴到北京街头。
1967年2月,小学语文课文被换成了《林彪的扁担》。仅数年之后,林彪出走,教材又悄然改回《朱德的扁担》。

《朱德的扁担》中战士们藏朱德的扁担,是因为担心朱德同志太辛苦,表现出了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关心、爱护和敬佩。
原文节选:
朱德也常随着队伍去挑粮,一天往返50公里,光是空手上山下山都很吃力。但他的两只箩筐每次装得满满的,走起路来十分稳健利落,年青力壮的小伙子也常被他甩得老远。战士们从心眼里敬佩朱军长,但又心疼他。四十开外的人了,为革命日理万机,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大家一商量,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
这段话在战士们从心眼里敬佩朱军长,但又心疼他。就反映了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关心、爱护和敬佩。

扩展资料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一部分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后,国民党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拔掉它。他们在军事上的一、二次“会剿”失败后,又实行经济封锁。
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为了准备第三次反“会剿”,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地方党组织积极动员群众为山上送粮。挑粮上山也成了红军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朱德经常亲自带领战士们下山挑粮。
朱德的扁担就是那时候朱德挑粮使用过的。“朱德的扁担”,见证了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情怀,这是抗战胜利的保证之一。


#微庭诸# 关于劳动节的名人名言、来历 和劳动光荣的事 -
(18014561766): 关于劳动节的名人名言: 1、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卢梭 2、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高尔基 3、所有现存的好东西都是创造的果实.——米尔 4、要工作,要勤劳:劳作是最可靠的财富.——拉封丹 关于劳动节的来...

#微庭诸# 朱德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 作业帮
(18014561766):[答案] 当时有很多人不让老朱挑担,因为他公事繁忙,估计把扁担藏起来.所以他就在上面写了这几个字,不让别人拿,自己坚持干活,与广大士兵共患难.

#微庭诸# 2年纪语文朱德的扁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18014561766): 自古以来,以身作则就是领导干部必须要遵守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德准则.作为开国元勋之一的朱德,就能处处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在《朱德的扁担》这篇文章中,作为总司令的朱德同志,经常穿草鞋,戴斗笠,和战士们一样争着去挑粮.当年已经四十多岁的他,白天挑粮,晚上还要研究工作,是多么辛苦啊!战士们都劝他不要去,可他仍然坚持抢着挑.后来,大家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谁料,他又连夜赶做了一根扁担!这样一位可亲可敬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司令,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心疼,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感动,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敬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