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白杨主要内容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三课《白杨》主要内容,求主要内容,谢谢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8
就是讲白杨在戈壁滩恶劣的环境下坚韧顽强生长,阻挡风沙,它们象征了守卫祖国边疆的战士,由物及人,以物喻人,赞美白杨的同时也在赞美保卫边疆的战士…

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志向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

这是老师的答案 把分给我吧,

这真是老师的答案

d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作者是借大戈壁的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们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大戈壁的列车上,一位父亲与他的孩子们的对话,父亲让孩子明白白杨在环境恶劣的戈壁滩上生长,它的坚韧与顽强。
同时借助白杨,热情讴歌了祖国边疆的建设者们,也表达了父亲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白杨主要内容,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白杨》的主要内容~

现代·袁鹰《白杨》主要内容:作者通过对白杨的赞美来歌颂这些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的崇高品格。
文章由树及人,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用了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比喻手法;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
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车窗外的白杨──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父亲眼中的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父亲心中的白杨──就是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

扩展资料原文:
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说:
“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了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文章简介:
本文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高大挺秀的大白杨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两个孩子知道了,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作者的人物描写非常传神,对父子三人进行了语言描写和神态刻画,孩子天真烂漫,父亲严肃而又不失亲切。在心理描写上则非常含蓄,没有过多直接的叙述,而是以神传情,意境深远,通过神态的变化来体现感情的波澜。
作者简介:
袁鹰,原名田复春,参加工作后改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苏省淮安人。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生于一个破败的地主家庭。1943年考入之江大学教育系,在校期间即参加《莘莘》、《新生代》、 《联声》报刊的编辑。
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被分配在学生运动、文艺和宣传部门工作,长期在报社当记者、编辑。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历任《世界晨报》、《联合晚报》副刊编辑。
建国后,任《解放日报》文教组组长,《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主任,《散文世界》主编。四十多年来,写了大量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和儿童文学作等。

讲白杨和边疆建设者的精神,爸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老边疆建设者一样建设边疆、扎根边疆。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大戈壁的列车上,一位父亲与他的孩子们的对话,父亲望着窗外的白杨,借助白杨,热情讴歌了祖国边疆的建设者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这篇文章首先从孩子们对白杨树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树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爸爸借助白杨表明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同时也希望他的孩子们能够成为祖国边疆的建设者。


#终径苗# 课文《白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19767064650): 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志向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

#终径苗# 求五年级下学期第三课白杨的概括主要内容,口吻不要太大人话,是五年级能达到的水平. - 作业帮
(19767064650):[答案] 爸爸带着孩子,在通往新疆的路上看见了白杨树,发出了争论.

#终径苗# 五年级下,3课白杨的主要内容!
(19767064650): 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窗外的白杨树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作者借白杨,歌颂了边疆建设者听从祖国安排,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

#终径苗# 五年级下册<<白杨>> -
(19767064650): 这篇课文以白杨为线索,用自然段合并法,把课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写大戈壁的铁路线上长着高大挺秀的白杨. 第二段(第四至十五自然段)讲的是“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第三段(第十六至十七自然段)讲的是“孩子们”不理解爸爸的心意,但他们知道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很多白杨树. 第四段(第十八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他们看到火车前进方向的右边,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终径苗#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 白杨 可以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19767064650): 分三部分,1到3,4到12,13到16.第一部分写了白杨的样子,第二部分写了父亲给孩子们讲白杨的品质和精神,第三部分写了父亲内心想的事.

#终径苗# 五年级下册白杨的中心内容
(19767064650): 借白杨的高大挺拔,忠诚无私,坚强不屈的特点以及爸爸和孩子们之间的对话比喻扎根边疆的建设者为祖国,代代扎根奉献青春.

#终径苗#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白杨》这一课是什么抒情散文 - 作业帮
(19767064650):[答案] 《《白杨》》这一课是借物喻人抒情散文.

#终径苗# 五年级下册《白杨》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可不可以长一点? -
(19767064650): 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志向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

#终径苗# 五年级下册白杨怎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9767064650): 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志向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

#终径苗# 《白杨》课文50字主要内容 -
(19767064650):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大戈壁的列车上,一位父亲与他的孩子们的对话,父亲望着窗外的白杨,借助白杨,热情讴歌了祖国边疆的建设者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这篇文章首先从孩子们对白杨树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树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爸爸借助白杨表明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同时也希望他的孩子们能够成为祖国边疆的建设者.